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视点
编号:12528360
@微博·中医药视点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微博·中医药

    @仝小林北京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石,不读则“头重脚轻根底浅”;《伤寒论》是治病的实战本领,不学则“嘴尖皮厚腹中空”。

    现代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药理等的不断进步,为理解中医的传统诊治理念以及推进中医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厥功伟矣。

    @选择中医_董洪涛

    中医理论源自古贤对于天文地理及人事的观察,可以说,中医是一门自然医学,中医强调我们的生活要顺应自然规律,越是自然的,越是健康的。令人欣慰的是,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养生,并且愿意接受中医。我相信,中医不但能让我们更健康,而且必将成为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故说:崇尚自然,选择中医。

, http://www.100md.com     读《内经》,见其文中黄帝、岐伯、伯高、雷公、俞跗诸家反复辩难问答。之所以要列出如此多的前贤,我想,或许中医理论奥妙精微,仅凭一人之力不能得其全体,因此,需要多人参与,互相参酌,方能透发其义。比如,岐伯精医术脉理;俞跗治病不用汤药、针灸,而是割皮解肌,洗涤五脏;雷公则精望色与针灸。

    @赵进喜大夫

    中医临床思维训练,应该是中医诊疗活动的全程训练,包括四诊资料搜集、辨病辨证以及提出立法处方遣药与调护措施等,应该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突出中医诊疗思维特色!当然合理参考现代医学病理与发病以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也应该是有益的补充!

    今日博士考试集体判卷,总体感觉笔试还是很能反映考生水平,而许多考生应用中医理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是比较差!有的一见胸痹心痛现代研究,就想到了溶栓、支架、冠脉搭桥等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有的一见头晕半身不遂,就想到了肝阳化风,或是大脑完全为现代医学知识占领,或者是未见病人,先有成见!
, 百拇医药
    @微博·中医药

    @仝小林北京

    按照中医原创性思维有可能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是因为中医的很多治法,其实是自然现象的抽提,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但是,既然是自然现象,既然有效,就一定有科学内涵。只要找到了恰当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就有可能揭示其治病原理,既为现代科学所认同,又走出与现代医学不同的路。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有人说:中医用故事说话,西医用数据说话,谁是文学?谁是科学?——我倒觉得若能医文俱佳更好。古代的中医往往亦擅长文章,读其医案,欣赏其文,想见其时其人的风采,实在是羡慕地紧。说中医没有数据资料,那是对中医的误解。仲景的经方条文经过两千多年的临床验证,至今仍有实效,其数据还不够大吗?

    数据是现代医学的生命线,任何新药研发出来,其病理、药理、毒理以及临床应用都要有大样本的数据支持。但近一百来年,虽然有符合科学要求的大样本数据基础,新药却频频被淘汰。是现代仪器不够精密,还是实验设计不够科学,或者是小白鼠说了不算?反观中医中药,历经两千多年的临床验证,至今仍在应用。
, 百拇医药
    @老药铺

    中医诞生于中国,延续千年不灭,这是有道理的也是合理的。中医黑们我想也是吃中国饭长大的吧?如果中医不科学,那你每天吃的饭科不科学?按西餐定时定量标准,中餐全都不科学。吃过几天汉堡,就说肉夹馍不科学?

    @傅延龄

    中医学的许多词语被西医拿去,但到了那里,它们的含义却大不相同,此脾非彼脾,此痰非彼痰。可是西医是全球性主流医学,那些被拿去的词语,它们的西医学定义广为人知,被科学界和更为广泛的人群视为标准。我不知有多少人了解到这一情况?我也不知这种矛盾、冲突、不谐和尴尬的状况会如何解决。

    @黄老斯人

    现代物理趋近世界本原。传统中医理论对天地人整体宏观解读,有赖物理学的不断深入。中医属早期复杂性思维,它与当代复杂性科学根本上相洽。
, 百拇医药
    @中医唐云

    有人说,中医没经科学论证,是不科学的。我说,那请让科学来论证下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吧……宇宙在按自己的规律运行发展,没有科学论证,不代表规律就不存在,我们可以从各种现象中总结归纳出一般规律,再运用于疾病的治疗,这就是中医理论的来源。

    @王敬刮痧

    中西医源于东西方不同哲学思想。一些愤青用西方哲学理解东方哲学,用西医理解中医,凡不像西方的皆视为不科学落后的,这没有道理。

    @贠克强

    中华传统哲学有三个基本命题,即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其中“天人合一”是根本,也是中医学的主要源头。其实,不光中医学,“天人合一”是衡量人类活动包括“科学技术”是否具有真正科学性、持续前瞻性以及是否贴合人类生态化的金标准。顺应天道者昌,逆反自然者亡。
, 百拇医药
    哲学可以拿科学验证,但科学验证不了的哲学未必是错的,因为科学往往是相对的、局部的甚而是错误的。相对而言,中医哲学的成分多一点,西医科学的成分多一点。中医是在自然宇宙、社会环境中考察调理个体人之动态,西医是在具普遍意义的人体中观察调节各系统脏器、组织分子的关系。

    @微博·中医药

    @仝小林北京

    传承,在神似,而不在形似。形似者,辨证选方用量与老师类同,此继承之下工,所谓“似我者死”也。倘若不记一方一药,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者,此继承之上工。若能夯实传统文化,拓宽现代科技,则是“学我者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神似”,源自于“精足”“气盛”。
, 百拇医药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国医,其理论与临床经验皆是人类健康的宝贵财富。传承中医,发扬中医,这是“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正道。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学习中医一定要通晓历法,包括以太阳运行周期为主的阳历以及合太阳月亮运行周期为一体的阴历,特别要学习中国独特的干支历法。《内经》里不但有四时养生,四时即源自太阳运动;还有随月亮圆缺而选择补泻之法;且五运六气理论又要依赖干支纪年。因此说,从历法而入中医,即是溯源;源明则其流自清。

    @中医唐云

    中医理论并非来自经验,而是来自对宇宙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探究,以自然之理参悟人身之理而得来之医学。
, http://www.100md.com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大样本随机双盲测试是现在医学界公认的确定药物疗效的方法,这也是一把利剑,不管某种疗法背后有多雄厚的文化支撑,也不管其被实施了多少年,无效就是无效。有人说,中医从来不敢做的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这可是诬蔑了中医。中医最不怕的就是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因为中医有效,百试百效,不怕检验。

    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是中医的亮点。一则,自秦汉至今历经两千多年的检验,早已充分证明中医能治病。不管如何设计实验来检测中医,中医都不畏惧。实验要求样本越大越好,两千年的医案记录算不算大?以针灸为例,针入立效,可检测血液指标、热像图,可测试疼痛缓解的程度,可用任何所谓的客观指标来验证。二则,中医经典的每段经文、仲景的每条方证都可以去用任何手段去验证。比如,外感风寒表虚证用桂枝汤、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大包主治周身尽痛等等,只要实验设计合理,中医的理法方药及经络、穴位等不惧怕任何方式的验证。三则,中医能治病,这已经是两千多年被反复验证过了的事实,即使没有现代所谓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验证,中医仍然能治病,何必非要验证之后才相信呢?若暂时没有数据,要不要相信事实呢?我相信,大凡有点科学精神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事实,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