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经络穴位 > 穴位大全图解 > 足少阴肾经穴 > 幽门 Youmen (KI21)
编号:12527625
幽门(穴位位置图与作用功效)
http://www.100md.com 中医养生堂
幽门穴穴位的位置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通俗定位】仰卧位,在肓俞上6寸,巨阙(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参考穴位图】

    

幽门穴功能、定位及按摩方法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及鞘内的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皮肤由第六、七、八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腹腔内相对应器官有肝(右侧)、胃(左侧)。肝在胸腹前壁的体表投影以三点作标志:第一点在右锁骨中线与第五肋相交处;第二点在右腋中线与第十肋相交处下方1.5厘米处;第三点在左第六肋软骨距前正中线左侧约5厘米处。第一点和第二点连成弧线,和胸腹右侧壁一致,该线为肝的右缘;第二点和第三点的连线相当于肝的下缘。该下缘可以分成三份,右侧份相当于右肋弓,中份相当于右第九肋与左第八肋前端的连线,该连线以上至胸廓下口为肝脏左叶,紧贴腹前壁的内侧面。因此,针刺该穴时,不能超过上列层次解剖的结构。若已盲目深刺,经腹膜腔入肝脏,千万不能提插,针由原路退出,并要严密观察病人情况,以防内出血的发生。

    【特异性】足少阴经与冲脉之交会穴。

    【主治疾病】腹痛,呕吐,善哕,消化不良,泄泻,痢疾。

    【人体穴位配伍】配玉堂穴治烦心呕吐;配中脘穴、建里穴治胃痛、噎嗝、呕吐;配天枢穴治腹胀、肠鸣、泄泻。

    【刺灸法】直刺0.5~1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别名】上门穴,上关穴,幽关穴。

    【穴义】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

    【名解】1)幽门。幽,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门,出入的门户。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本穴物质为腹通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因其性寒湿滞重,至本穴后,在外部传入之热的作用下只有极少部分水湿循经上行,肾经冲脉气血从此由寒湿之性转而变温热之性,故名。幽关名意与幽门同。

    2)上门穴。上,上行也。门,出入的门户也。上门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上行。理同幽门名解。上关穴名意与上门同,关指穴内滞重的水湿被关卡于下,只有轻质之气循经上行。

    3)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散热冷降,小部分则吸热循经上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补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