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经络穴位 > 穴位大全图解 > 足阳明胃经穴
编号:12527765
足三里(穴位位置图与作用功效)
http://www.100md.com 中医养生堂
足三里穴穴位的位置

     【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足三里按摩的五种方法:⒈端坐凳上,四指并拢,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按掐活动,一掐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

    ⒉端坐凳上,四指屈曲,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点按活动,一按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

    ⒊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食指按放在足三里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面加压,两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连做1分钟。两侧交替进行。⒋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将拇指指端按放足三里穴处,力集中于指端,尽力按压,然后推拨该处筋肉,连做7次。两侧交替进行。

    ⒌正身端坐,一腿前伸,两手张掌,搓擦腿部,自上而下,搓擦至遍,两腿各搓擦1遍。 足三里准确位置定位视频足三里定位、功效及按摩方法视频:
, 百拇医药
    

足三里穴功能、定位及按摩方法



    【主治病症】本穴应用广泛,为全身强壮要穴,针灸按摩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亦为消化系统常用要穴。

    1.消化系统疾病:胃痛,呕吐,噎嗝,腹胀,腹泻,便秘,肠痈,急慢性胃肠炎,胃痉挛,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肠炎,痢疾,急慢性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肝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辅助胃镜检查;

    2.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贫血,风湿热;

    3.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膀胱炎,遗尿,阳萎,遗精;

    5.妇产科系统疾病:乳痈,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
, 百拇医药
    6.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神经衰弱,小儿麻痹,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癫痫;

    7.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疾,口腔疾患,耳聋,耳鸣。

    8.下肢痹痛,水肿,脚气。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梁丘穴治胃痛;配内关穴治呕吐;配气海穴治腹胀;配膻中穴、乳根穴治乳痛;配阳陵泉穴、悬钟穴治下肢痹痛;常灸天里可养志保健。

    【别名】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里穴。

    【穴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常

    【刺灸法】
, http://www.100md.com
    刺法:
1.直刺0.5~1.5寸,针感向下肤放散;2.针尖略向上斜刺,在不断捻转运针之时,针感可沿胃经逐渐循股走至髀关、归来、天枢等穴,少数走向胃腑、剑突处;3.理气止痛可用龙虎交战法;4.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10壮,艾条灸10~20分钟。 强身保健可采用化脓灸,每年1次,或累计灸数百壮或温灸至皮肤稍见红晕为度,每日1次,每月20次,有时亦可采用药物天灸。

    【五种按摩方法】⒈端坐凳上,四指并拢,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按掐活动,一掐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

    ⒉端坐凳上,四指屈曲,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点按活动,一按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

, 百拇医药     ⒊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食指按放在足三里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面加压,两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连做1分钟。两侧交替进行。

    ⒋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将拇指指端按放足三里穴处,力集中于指端,尽力按压,然后推拨该处筋肉,连做7次。两侧交替进行。

    ⒌正身端坐,一腿前伸,两手张掌,搓擦腿部,自上而下,搓擦至遍,两腿各搓擦1遍。

    按摩足三里最好采用推拿按摩相结合的方法。由于足三里下面肌肉较丰满,手力小的有时难以达到得气的效果,这时也不排除应用一些辅助器械和别人帮助按摩。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长伸肌→小腿骨间膜。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针经皮肤,皮下组织,进入胫骨前肌及其深面的长伸肌。支配胫骨前肌和长、趾长伸肌。
, 百拇医药
    【名解】

    (1)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下,指本穴位处足之下部,别于手三里穴所在之部。

    (2)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下陵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沉积之处。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中夹带大量的脾土微粒,至本穴后,因经水散行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被较多气化,脾土微粒也因之停驻,形成了本穴大范围的脾土堆积之状,故名下陵。

    (3)胃管。胃,土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

    (4)鬼邪。鬼,与神相对,指地部的经水。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气血中地部经水偏多则为胃之害。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而本穴功用为气化水湿上补天部胃经之气,维持胃经湿热之性,若受以寒、经水偏多,则本穴气化之气少,胃经湿热之性无存,故名鬼邪。 (5)胃经合。因胃经自厉兑穴起,足三里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气皆汇合于此,故为胃经合穴。
, http://www.100md.com
    (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地部经水气化于天,变为天部经气,物质的运动无风木的横行、火的炎上、水的润下等特征,只有土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及天部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湿后固化于穴周内外,天部之气则循胃经上行。

    【功能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治疗功效】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针刺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 百拇医药
    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衰老】

    主穴 足三里 关元 百会 神阙 三阴交 内关

    配穴肾虚者,配肾俞;脾虚者,配脾俞;心肺气虚者,配心俞、肺俞。

    方义 足三里补健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关元培本固肾;三阴交健脾益胃,百会升阳举陷,醒脑安神;灸神阙可鼓舞元气;内关养心安神。诸穴合用,可以调整人体阴阳气血,保持机体正常功能活动。
, 百拇医药
    【慢性疲劳综合症】

    主穴 脾俞 肝俞 肾俞 膻中 足三里 关元 百会

    配穴脾气不足者,配太白、三阴交;失眠者,配神门、照海;健忘者,配四神聪、水沟;肝气郁结者,配太冲。

    方义 脾俞、肝俞、肾俞用补法可调补肝、脾、肾;膻中为气会,可调理气机;足三里、关元补益气血阴阳;百会健脑安神。

    【内伤头痛】

    1、实证主穴 百会 头维 风池

    配穴肝阳上亢者,配太冲、侠溪、三阴交;痰浊上扰者,配中脘、丰隆、阴陵泉;瘀阻脑络者,配阿是穴、膈俞、内关。
, http://www.100md.com
    方义百会、头维疏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2、虚证主穴 百会 风池 足三里

    配穴 气血亏虚者,配肝俞、脾俞、三阴交;肾精不足者,配肾俞、太溪、悬钟。

    方义 百会疏调局部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两穴相配可荣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

    【虚证眩晕】主穴 风池 百会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配穴气血不足者,配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者,配太溪、悬钟、三阴交。

, 百拇医药     方义 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补益气血,精血互生以治本;风池用平补平泻法,疏调头部气血;百会用补法升提气血,诸穴配合脑髓得养,眩晕可平。

    【穴位研究】

    对唾液分泌的影响 对110例健康者针刺足三里穴,引起唾液淀粉酶含量显著增加。亦有实验表明,针刺足三里,当拇指向前捻转时,唾液淀粉酶含量骤然增加,拇指向后则降低。

    对胃蠕动的影响 针刺对健康者的胃蠕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随机体功能状态不同,针刺反应胃功能也不同。从胃电图也显示出双向调整作用。针刺218例健康者的足三里穴,以观察其胃的张力、胃蠕动频率、胃的排空时间等,所得结果是,机体的功能状态不同,针刺反应也不同,是一种双向调整作用。已从正常与某些患者,在针刺足三里穴时,胃电的变化中得到证实。当针刺足三里时,胃电频率和振幅均有双向的调整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对胃分泌的影响 针刺足三里 ,治疗消化系统病时,针刺对胃酸和胃蛋白酶有调整作用,原来水平高者,针刺后降低,而低者则升高,对营养不良患者低于正常的胃总酸、游离酸、胃蛋白酶、脂肪酶等指标,针刺后可恢复正常。

    对肠功能的影响 :80例便秘患者,针刺后顺利排便;对腹泻患者有止泻作用。

    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40名健康男女青年,针刺足三里时,安静肺通量比针前增加24.9%,耗氧量增强22.8%。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①针刺足三里可以促进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的提高。对免疫蛋白中的IgG、IgA有一定影响。能提高补体C3DHA值,从而控制发病。

    ②配三阴交,温针治疗121例,因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治疗6天后,白细胞升高的有效率为73.6%。
, 百拇医药
    调整铜锌失调 艾灸足三里,能调整老年人血中高铜与低锌。

    对肠胃功能的影响 :

    ①从大鼠、豚鼠、兔等动物的实验中可以看出针刺兔的“足三里穴”,对小肠的运动以减弱为主,亦有部分动物表现先减弱后增强。并从另一实验中得到,当轻捻转与留针时,小肠运动以增强为主,重捻则运动减弱。

    ②对兔小肠消化间期综合肌电有明显影响,可使小肠电周期缩短,III相时程延长,即小肠分节运动周期缩短,每一次蠕动持续时间延长,有助于小肠对食糜的消化。

    ③对引起肠运动效应的传导途径研究中得知,除神经的传导外,还有动脉壁上的一些结构参与,其中平滑肌的传导很可能参与这一效应。

    ④有镇呕效应,表现为呕吐的症状持续时间缩短。镇呕吐的机理,是通过迷走神经,当切断迷走神经后,电针镇呕吐的效应就消失。
, http://www.100md.com
    对大鼠胃酸分泌有调整作用 调整的机理可能是电针能引起鼠内啡呔含量增加,而使胃酸排出量增加。当切除迷走神经支配时,并不影响针刺对胃酸分泌的调整作用。从另一实验也证实了电针“足三里”对胃酸的分泌有调整作用,当造成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时,针刺“足三里”穴能抑制胃酸分泌,对应激性溃疡起保护性的作用。

    对大鼠胰蛋白酶的影响 当针“足三里”时,能明显降低大鼠胰蛋白浓度及排出量,即抑制胰酶分泌。对胰腺有保护性作用。这也许是针刺治疗急性胰腺以得良好效果的机理。

    据报道针刺大鼠“足三里”时,下丘脑室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β-内啡呔含量下降。 对免疫异常有调整作用,如对自发性高血压的胸腺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初次抗体生成能力及血清溶血素,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正常大鼠的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

    【穴位配伍】

, 百拇医药     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肝理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配上巨虚、三阴交、切口两旁俞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术。

    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配脾俞、气海、肾俞,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虚慢性腹泻。
, http://www.100md.com
    【文献摘要】

    《灵枢》: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

    《灵枢》: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

    《外台》:凡人年三十以上,苦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以三里下气。

    《四总穴》:肚腹三里留。

    《通玄指要赋》:三里却五劳之羸瘦;痹肾败,取足阳明之上。

    《玉龙赋》:心悸虚烦,刺三里。

    《马丹阳十二穴歌》: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