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院 > 医院管理 > 交流探讨
编号:12528117
全国中医院院长高级管理研习班(4)嘉宾观点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特色强院 品牌立院
走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之路
中医特色立院之本 创新发展强院之路
整合医学 促专科发展
践行“三个转变” 实现跨越发展
如何发挥中医特色树立中医品牌

     研习班现场

    编者按:4月10日~11日,由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市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北辰中医院、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天津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天津市蓟县中医院共同承办,四川新绿色药业协办的“全国中医院院长高级管理研习班(第四站)”在天津举办。来自天津及省外中医医院30多名医院管理者和临床科室负责人参会。

    (本报记者陈计智整理版面统筹姬美玲)

    走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院积极贯彻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精神,认真扎实地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分步实施,医院的综合保障能力、疑难重症救护能力和区域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在业务规模、学科地位、专科优势、管理效率、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取得了全面提升。
, http://www.100md.com
    临床需求是中医药发展的原动力

    1.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日益增长的重大需求。

    2.降低医疗费用、探索中国特色医学模式的紧迫需求。

    3.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特色的战略需求。

    传统临床优势是中医药的特色

    中医药的优势——“简、便、验、廉”。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上疗效独特,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在解决重大、疑难疾病上具有特色优势,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不可缺失的力量。我院的传统优势包括针灸、推拿治脊柱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妇科病、皮肤病、风湿病等。

    1.通过总结中医传承脉络,提升了各学科专业对脊柱病中医药理论内涵的认识。
, 百拇医药
    2.通过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及重大成果的实施、凝练和总结,有效推进脊柱病临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大规模展开,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性成果。

    3.通过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强化了脊柱病中医药领军人才的培养,打造了一支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脊柱病临床人才团队。

    如何走中西医结合之路

    学科引领,构筑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学科群;专科建设,构筑五级(国家-部-市-局-院级)专科网络;以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技术为主导,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体现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围绕临床关键问题开展研究,科技引领支持临床,打造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高地;学科交叉提升了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水平。

    以中西医结合为医疗主体,整合中、西医各学科优势,积极开拓传统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道路,各级各类重点专科(专病)在中西医结合理论、诊疗技术和临床疗效上成绩显著;找准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脑卒中、脊柱病、痛风、再障、耳鸣耳聋等16个重点病种达到国内或上海市领先水平;大胆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管理模式,开展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管理,优化重点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 http://www.100md.com
    创新医疗模式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疾病单元——以重点病种研究为着力点,以临床路径为贯穿线,多学科整合建立卒中单元和脊柱病单元,体现以疾病诊治链为纽带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整合门诊——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开展代谢病、耳鸣耳聋、骨质疏松、脊柱病、疼痛、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针、推、康、药、心理疏导联用的一门式整合门诊,形成特色优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 房敏)

    中医特色立院之本 创新发展强院之路

    江苏省中医院建院60年来,现已拥有37个临床专科,6个医技科室,床位2500张,病区56个,医护教职员工近3000人。2014年,服务门诊病人450万人次,住院病人6万人次。医院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的管理要不断创新。下面我从中医学术、人才、传承三方面进行探讨。
, 百拇医药
    中医学术发展为核心

    学术创新是发展之源。弘扬中医理论,运用最新科技,适应当今需求,还能引领未来发展,这是我们对中医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整建制融入附属医院,实现优势资源整合,医教研协调发展;引进海外英才,聘请哈佛大学教授在中医消化肿瘤、结肠炎、慢性代谢性疾病等方面组建科研团队;与法国签署黄葵胶囊合作项目,加强研究,成立了江苏省中医临床研究院。

    中医人才培养为关键

    医院提出了“333”人才培养的设计,以及名医宝塔工程。加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3支人才队伍协同发展;让“老中青”3代人才,老有尊严,中有成就,少有前途;使业务型、管理型、服务型3类人才,人人皆可成才。全院40岁以下年轻人,全部参加“省中黄埔”培训,近两年共培训了518名。对所有的年轻医生实行等级考试,2014年考核了468名医生。青年才俊才是医院明天的核心竞争力。
, 百拇医药
    中医传承创新为动力

    目前,医院有国医大师4名、全国名老中医25名、省级名医60名、院级名医171名。医院重视国医大师精神的学习和名医大家学术的传承。去年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出版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系列丛书27本。 (江苏省中医院副书记 薛明新)

    整合医学 促专科发展

    郑州市中医院是郑州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中医院,秉承“防治一体、中西结合、生态医疗、储蓄健康”的理念,倡导“整合医学”,在合作中求创新,促发展。

    防治结合整体化

    医院强调“治未病”理念,注重健康人群的健康指导,亚健康人群的干预,疾病人群的治疗康复,构筑防治结合的终身健康管理体系。医院治未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程服务能力提升的试点单位,提出“四季五步”的管理理念:“四季”按春夏秋冬防病;“五步”就是金木水火土的信息采集,评估指导,健康干预,以及对应的健康产品。
, 百拇医药
    中西医结合一体化

    脑病科成立“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绿色通道”,内外联手,一体化实施抢救治疗、康复、预防;心病科倡导健康从“心”开始,开通“急性心梗绿色通道”,对心血管疾病实行中西医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使救治时间低于国家治愈心梗的标准时间;妇产科开展围生育期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中医治疗及康复体系,提高孕产妇生活品质,并提出中医加微创的治疗方法,利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妇科肿瘤、不孕不育。

    人才培养系统化

    医院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了五大工程,即师带徒、青苗工程、西学中工程、拔尖人才、科技创新培养。

    分层服务多元化

    医院服务理念为以人为本、形神并重、重视标准、尊重个性。结合自身优势,医院推出“三养模式”(医养、食养、心养)、“三张处方”(药物处方、营养处方、心灵处方),提升服务品质。
, 百拇医药
    区域合作连锁化

    郑州市中医医疗联合体目前有35家联合单位,在医疗联合体内实行321模式,即三级中医院带二级中医院,二级中医院拖一级中医院,逐级支持,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区域协同中共同发展。

    线上线下便捷化

    传统中医联合现代媒体,实现互联共享,便捷服务。医院搭建三级中医远程防控诊疗平台进行会诊,开展经络体能检测,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医院开设中医传承平台,挖掘名中医的学术思想,促进产、学、研结合,凝练学术精华。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院长 刘宝琴)

    践行“三个转变” 实现跨越发展
, 百拇医药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1954年建院以来,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医院事业实现了三次跨越腾飞。2008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政府决定共同投资建立新院区,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医院拥有两个院区,占地230亩,开放床位数2600张。我院在2013年就提出“三个转变”的工作思路,由追求数量型医院向提高质量型医院转变,由医疗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提升医疗质量

    中医医院的发展面临三种模式,包括自身模式、中西医结合模式、中医药现代化模式。要坚持三种发展模式并进:切入点—专病建设;普适点—综合疗法;着力点—突出特色;提高点—协同创新。因此,在确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关键要提升医疗质量,突出诊疗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管理,形成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诊疗服务模式。

    研究型医院
, 百拇医药
    建设思路,创造研究型医院基础是研究型学科,关键是研究型人才,核心是转化医学,支撑是数字化管理,也就是“四位一体”。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重点学科群、重点专病网络建设为支撑,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构建转化医学诊疗模式,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机制创新,构建科室综合评价、学科专项补贴、医疗绩效考评相结合的多维科室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科发展方向引导、创新能力驱动、工作业绩激励相呼应的管理机制,从学科的管理、评价、激励、监督、协调等多个方面着力,推动学科不断发展,持续改进。

    科学化管理

    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精细化管理定义为“五精四细”即五精: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链接有序、精准);四细:细分对象、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
, 百拇医药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坚持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规划及措施;推行成本预算及管理,加强财务资金管理。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马融)

    如何发挥中医特色树立中医品牌

    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现场

    4月10日下午,全国中医医院院长高级管理研习班期间,与会代表就“如何发挥中医特色、树立中医品牌”话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出席研讨嘉宾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刘新桥、郑州市中医院院长刘宝琴、天津滨海新区中医院书记李晓文、天津蓟县中医院院长赵宗河等。以下是部分嘉宾观点摘录。
, 百拇医药
    天津蓟县中医院院长赵宗河:

    发挥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

    当基层的中医院院长很难,因为上有县医院人才集聚,实力雄厚,下有乡镇医院,所以是在夹缝中生存,那就必须定好位,与西医院错位发展,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才能保生存、增活力、谋发展、求创新。

    首先是发展模式定位:中医自身的发展模式、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模式、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三种模式缺一不可。第二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把中医的专科、专病做大做强,使一至两个专科带动一所医院的发展,吸引更多的病人;多创建名中医工作室,中医的师承非常重要,为什么现在的医生很少运用中医开药方,就是缺乏师承,缺乏临床,我想中医的教育应在学院教育之后,再经过师承培训,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我们与北京东直门医院合作,帮医院建立了两个名中医工作室,一个是王耀献院长的肾病,一个是赵宝明教授的肛肠病,给我们多带几个徒弟,提高一下水平;中医治未病要沉下去,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我们是二级医院还肩负着一级医院的职能,这样更有利于发挥中医特色。第三树立品牌:改善就医环境,把环境打造成中医的文化元素,一看就是中医院,让患者认识中医、了解中医;提高医疗技术,病人看医院关键在疗效,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得提高医疗技术,让老百姓相信你,来了病人尽可能不转走;增强服务意识,多与病人沟通,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否则这个牌子就砸了。
, 百拇医药
    天津滨海新区中医院书记李晓文:

    宣传中医传统文化

    我认为中医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的根是德,中医院的文化不同于其他单位。任命我做书记时,认真思考了我所工作的领域。党务工作主抓职工的思想政治和医德医风,归结起来主要是做“人”的工作。

    这个人主要是指医院职工和患者,“人”字是一撇一捺,一撇是健康,一捺是道德,如果没有这一撇,就没有健康。如果这个撇没有捺支撑,人在世间无以立。无论是职工还是患者,健康和道德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一撇一捺做好。只有做好这一撇一捺,才能使人达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医院和谐、医患和谐和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务工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为此,我们组织全院职工学习《弟子规》,每月面向医患组织传统文化讲座、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再有我们组织中医养生讲座及八段锦比赛等有益健康的活动,以提升职工的道德和健康水准。我们在为患者恢复健康的同时也为其培育了道德,使其认为我们是传健康、讲道德的医院,所以传统文化讲座是宣传医院品牌的载体,使我院在天津市卫生局第三方的患者满意度调查2013年的第四季度中获第一名(40家二级医院参加),2014年稳居第6名。
, 百拇医药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刘新桥:

    打造过硬的学科团队

    医院如何可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是医院带头人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带领一个团队往前走。院长的要求和目标是决定这个团队能走多远、多高的关键因素。医院建院60年,正在经历第三次腾飞,到底要飞到哪种程度,院长定了六个一流,一流的团队、设备、专家等,目标就是要建成一流的中医中心。

    其次,我们医院要具有相应的实力,坚持中医特色是根本,我们有两位国医大师,两位院士带领的学科团队,全院职工齐心协力,这样就具有了向上发展的基础。

    第三是打品牌,有的学科给搭建一个平台,会成长得很快,但是有些学科达到一定阶段,要想办法给它一个上升的动力。近期医院的工作就是将部分多学科交叉的疾病,跨学科组合专病门诊。充分发挥医院的优势和综合诊治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医院的针灸已达一定的水平,但还在积极地学习水针刀、熏灸等的治疗方法,进一步丰富和提高针灸的实力,我们要做中国的针灸中心。

    60年的风雨历程,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为的就是我们的中医事业,为的就是我们忠实的中医患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向更高的平台努力攀登。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