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评论 > 分析评论
编号:12539298
莆田系与百度掐架伤害了谁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24日 医药经济报
     最近,莆田系医院与百度的“互掐”持续发酵,在医疗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掐架给“互联网+”与医疗业未来如何“+”带来一些启示。

    一是民营医院不应继续走老路。不可否认,资本的原始积累每一个毛孔里都渗着血。莆田系几十年的发展也正是走了这样一条路。几十年前,从一张治疗皮肤病的偏方起,莆田系开始了从“游医”到“医疗王国”的扩张,一路走来,离不开强大的搜索引擎,他们就是一对相爱着的冤家。

    一直以来,不少人对莆田系并无好感,但并没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莆田系能够发展至今。时代在进步,尽管互联网一定会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但犹如莆田系一样的民营医院,继续像以前那样与互联网“勾勾搭搭”似乎已经不行了。

    二是医院发展靠的是口碑不是打广告。医院打广告并不是中国的传统,因为大家相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但不知从何时起,医疗机构开始做起了广告,也许就是从民营医院开始的吧。

    如果从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病人对生存与健康的无限渴望角度考虑,或许医疗广告是互联网+的一部分。然而,所有办医院的人都必须清楚一点,医疗广告是双刃剑,它把医疗光鲜的一面呈现给社会与患者的同时,也无形中提高了患者的期望值,进而容易增加“不满意度”,也把医疗的不可预知性和高风险掩盖了。

    三是医疗行业如何做互联网+。最近,国家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互联网上一些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可以做健康方面的咨询,但不能开展诊治工作。要充分理解主管部门的良苦用心,一方面是担心患者的安全,另一方面是现有法律法规不允许。但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互联网,是医疗难以拒绝的,至少目前看来,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患者群,进行随访、监测,特别是对于慢病、高血压、术后病人回访、康复指导、药品配送、用药指导、医疗设备穿戴等是完全有可能的。

    同时,还应看到,现在的医疗服务政策、法律管制主要基于医疗机构,把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来看待,因此,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不能执业,医生必须注册在医疗机构内,出了医疗事故也是医疗机构赔偿,医生只是单位人。如果有一天医生就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呢?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互联网医疗又会是另一片新天地。到那时,类似百度与莆田系掐架的事件也许就不会发生,他们更有可能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本版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百拇医药(■徐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