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现代已故十大名中医(全)
柯与参(1903年~1978年),名敏,字与参,甘肃宁县人。1926年,开始行医。历任中央国医馆理事,上海光华医药杂志社兰州分社社长,甘肃省国医分馆馆长、省中医学会理事长、省中医学院筹备领导小组组长等职。他一生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思想,精研《灵枢》《素问》等经典著作,曾先后受教于章太炎、恽铁樵、陆渊雷、施今墨等医坛大师,治学严谨,既通中医经典,又善辨证施治,尤以治疗妇科、儿科及消化系统疾病见长,研发了著名儿科良方“健儿素”。发起创办了甘肃第一个中医学术刊物《国医月刊》,著有《六十种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柯与参医案》。其论文、医案遗稿由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整理汇集成册,出版了《中国当代医疗经验荟萃》。
张汉祥(1911年~1983年),天津市人,中医主任医师。曾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卫生厅中医门诊部主任、甘肃省中医院院长。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常委。他勤求古训,耽嗜典籍,博采众方,能够通篇背诵《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典籍。潜心研究祖国医学,对仲景学说的研究尤为深入,经他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数十年后仍健康地生活。他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诊治疾病,特别是为前国家主席刘少奇治疗中外专家束手无策的过敏性鼻炎取得了明显疗效。由于在中医临床诊治上的卓越成效,多次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热衷于甘肃中医事业的发展,积极筹建了甘肃省中医院。曾被评为甘肃省和兰州市劳动模范。其学术思想载入《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中。
, http://www.100md.com
董静庵(1901年~1973年),甘肃广河县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医名渐起,1951年与名中医牛孝威、柯与参等组建中医联合诊所,1955年成立兰州市中医门诊部,1958年扩建为兰州市中医医院并任副院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董静庵从医数十载,刻苦学习至老不息,对中医理、法、方、药精研颇深,偶有心得,随笔录之,因而收集颇富,体会很深。坚持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重视六经辨证,善于运用经方,勇于创新。主张辨证论治和专方治专病相结合,提倡以少御多,药力才能专一,组方用药谨严,精简便廉,常以七、八味取胜。晚年治病,多出奇方,以奏奇功。对常见急慢性传染病和内伤杂病,法古汇今,采用自拟方,师古方之意加减,尊古不泥,遣方用药,精炼效高,屡用必验。自创方“马鞭汤”和“龟龙丸”(天水中药厂制成改名结核丸)治多种结核病疗效甚佳;善用“雷击散”预防流行性感冒;运用“羚黄散”治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地丁汤”治各种急性炎症,随证变通,每获奇效。
, 百拇医药
张涛清(1915年~2002年),山东烟台市人,中医针灸主任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甘肃省中医院院长、名誉院长,甘肃省皇甫谧针灸研究所名誉所长,甘肃省政协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倡导成立了甘肃皇甫谧针灸研究所。他从事针灸临床和科研工作40余载,为甘肃中医针灸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心血。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他总结出“疾徐,提插,捻转”的复合手法,并根据张机“六经传变”、李杲“脾胃为生化之源”、叶天士“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理论,积几十年的针灸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临症应重视调理脾胃,“调经络,保中气”,创立了“五穴方”,用之于临床疗效显著。主要著作有《针灸治疗菌痢临床和实践研究论文集》《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针灸内难选读》《甲乙经原文出处考》《张涛清针灸治验选》等。其传略被载入《中国针灸气功按摩100名人》中。素有陇原“针灸神手”之美誉。
, http://www.100md.com
裴慎(1917年~1989年),字慎之,武山县洛门镇裴家庄人。最初从事教育,曾任小学校长。酷爱中医,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弃教从医,先后去上海、南京等地,师事我国著名中医欧阳予仲、余无言等人。学成后在西安、平凉、天水等地开业行医。三十岁左右,即以伤寒、杂病闻名于陇东、陇南一带。1949年秋,倡导组建洛门及洛门大众诊疗所和中医药研究组。其论文《麻疹的辨证论治》《天冬合剂治百日咳113例》因临床验证疗效确凿,被列为协定处方推广。1953年,被评为省甲级模范,洛门医研组获省甲级模范奖。1956年,调武山县医院,将原洛门诊所1.5万元的私有资金,无偿捐给国家。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身陷冤狱。狱中4年,著成《本草骈比》《金匮新释》等著作。1962年出狱后安排在天水机床厂医务所工作。1973年调省劳改局兰州医院任中医科主任、名誉院长。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出版了《裴慎医案选》《本草骈比》《伤寒论方证识》等专著,成为省内著名的中医专家。裴慎不仅医德高尚,擅治疑难杂症,且博学多才,于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有“陇上板桥”之誉。
, 百拇医药
刘景泉(1904年~1977年),字盈川,甘肃秦安县人。自幼深受“普施仁义,广积阴德”家风的熏陶,承六世之家学,精通岐黄之术,广纳博采,医术高超。早年行医于家乡魏家店及邻县通渭、静宁、会宁、定西大部分地区,人称“刘家药铺老四”,名噪一时。1956年魏店卫生院成立时参加工作。1958年,经“中国胃镜之父”杨英福院长考察,调往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工作。刘景泉先生一生悬壶济世,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治学以《内经》《难经》为理论,以《伤寒杂病论》为临证指导,览百家学说,秉承张元素、李东垣、朱丹溪之说,结合临床辨证实践,总结出中医诊病以“阴阳为基础,脏腑为根本,脉象为依据,八纲为准绳”的思辨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尤其注重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以升降学说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独创“升降益气汤”等方剂,应用祖传秘方研制成了“小儿消积杀菌丸”等儿科良药。临床上胆大心细,选方神奇,处方简约,用药精粹,疗效迅捷,敢于承担风险,曾使众多垂危病人起死回生。擅治内、妇、儿及杂病。医德医风高尚,医技独特,陇上慕名求诊者络绎不绝。1965年着手撰写专著《景泉医话》,因“文革”而半途而废。2007年其子刘东汉教授将刘景泉先生一生行医之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总结整理,编著60余万言的《刘景泉、刘东汉医案精选》。退休后,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统战部确定刘景泉享受省级名中医专家待遇。
, 百拇医药
郭均甫(1901年~1977年),河南省洛阳市人,“平乐郭氏正骨”嫡系传人。曾任甘肃省中医院中医骨科负责人、兰州中医学会会长。郭均甫6岁入私塾,少儿即喜读中医典籍。16岁拜在通晓中医内外科和针灸、正骨的郭鸣岗、王宏基两位老先生门下。后又投师于当时享有盛誉的郭耀堂攻正骨学。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郭均甫深得郭氏家传理法方药和正骨绝学的真髓。青年时代,郭均甫就开始独立行医,先后到过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等地行医,1944年,到兰州开业行医。新中国成立后,郭均甫精湛的正骨医术在兰州已声名鹊起。1956年,应中医专家张汉祥之邀,创立甘肃省中医院中医骨科。1959年,为向建国十周年献礼,将祖传秘方“展筋丹”“消定散”“珍珠生肌散”“损伤散”等,全部献给了国家。郭均甫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50余年,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新的正骨手法,概括为“摸、离、推、按、端、托”六字诀,他重视药治,根据受伤部位、时间、经络循行和脏腑证候用药。其配置的外敷药“消定散”,消肿止痛,疗效显著。内服药“损伤散”,外用药“折伤膏”对促进骨折愈合有显著疗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展筋丹”和治疗老年病的“人参归鹿丸”等在临床上都有很好的疗效。郭均甫一生治病救人无数,被誉为“圣手婆心”,是甘肃乃至西北现代中医骨伤科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主要著作有《中医伤科学》《中医骨伤科讲义》。
, 百拇医药
金品三(1906年~1988年),河南郑州市人,民革党员,主任医师,曾任中华医学会甘肃肛肠学会名誉会长。1930年起,金品三随伯父金其秀学习中医外科。1933年取得医师证书,先后在开封、郑州、许昌、西安、兰州等地行医。1956年,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将私人诊所的药品及设备贡献给医院,为创建和发展痔瘘科付出了毕生的精力。金品三从事中医外科和痔瘘科临床五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对中医外科和痔瘘疾病的诊治颇有研究。他采用“三品一条枪”(脱管锭)治疗骨结核、骨髓炎、复杂性肛瘘效果显著,肛门侧切搔刮术治疗直肠脱垂和脱肛很有独到之处,肛门矫形术治疗三度肛裂曾获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他发掘和改进的外用药“古墨膏”“松硫膏”用于灭菌消炎止痛,内服药“清脏丸”清热润便,效果甚好。他研制的“万灵丹”治疗腹泻,“皮肤灵”治疗过敏性皮炎和皮肤瘙痒症,“二味拔毒散”治疗带状疱疹,“牛黄珍珠散”治疗扁桃腺炎和喉炎等均有显效;自制的瘘管弯刀及银烙铁、三棱针等手术器械,在临床应用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金品三为甘肃痔瘘专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84年由省政府颁发了“老中医药人员”荣誉证书。《金品三医案选》入编《中医医案医话集锦》及《中医医论医案医方选》等著作中。
, 百拇医药
窦伯清(1914年~1988年),名微,甘肃武威市人。幼年就读于武威县清应寺私塾,1927年转入武威国学专修馆,1930年辍学经商。在此期间,亲人因病被庸医误治而丧生,悲愤之余遂立志学医,刻苦攻读中医基础理论,以《医学三字经》启蒙,从简至繁,由易而难,渐及《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难经》等经典医籍。常义务为乡邻亲朋诊治,颇多效验。为求深造,1930年10月前往兰州积善针灸馆,进一步系统学习了中医及针灸专业技术。1940年正式悬壶于武威。所疗者奇验甚多,故而名声大噪,慕名求医者盈门。1948年参加了北平国医砥柱社,进一步探求中医学术,并任武威分社社长。1952年,他与权爱棠、杨衡武等8位中医师组织成立了武威第一联合诊所(新中诊所),被选为武威地区卫生协会副主任委员。1955年调入甘肃省中医院任中医主治医师,1960年2月在上海中医学院深造半年,同年被任命为省中医院住院部主任。196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甘肃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甘肃省医学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多次被评为甘肃省中医院及省卫生厅先进工作者。窦伯清从医50余载,治学严谨,对医术精益求精,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在内科、儿科、妇科及针灸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中风、消渴、虚劳诸病的疗效更为显著。在治疗时强调审证求因,循经定治。论著有《窦伯清医案》,另有《中风》《消渴》《湿热》《烂喉丹痧》《痛经》《麻疹未透》等10余篇医案。
, 百拇医药
牛孝威(1904年~1960年),甘肃康乐县人。1928年迁居临洮,1929年随叔父牛载坤去南京,考入陶行知所办晓庄师范学校,翌年,拜名医施今墨为师,学习中医。潜心苦学,得施秘传。1931年中央国医馆甘肃分馆成立,即返回兰州,任甘肃国医馆主治医师兼该馆中医研究室及药物研究室主任。后任副馆长、馆长。同时,受聘为兰州南大街万寿堂药店主治医师,并任考试院高等考试中医师兰州考区委员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响应政府号召,在安泰堂药店组织联合诊所任所长。1956年应聘参加兰州市中医门诊部工作,1959年门诊部扩建为兰州市中医院后,任内科室主任。牛孝威医术高超,学识渊博,辨病、辨证准确,立法精当,制方严谨,用药精练、灵活,常三五味药立起沉疴。主张“寒热并用而不悖,表里兼治而相得,两药配伍而另生效用,互相制约而各展所长。”他认为,西医是根据疾病在微观方面的特点进行辨病;而中医是根据疾病反映的宏观方面的证候特点进行辨病,两者似相矛盾,实则相辅相成。中西医只有在辨病的基础上统一起来,才会找到一条结合的新途径。在中医学习班、中医进修班、西医学习中医班等处讲课时,善于启发、鼓励、传道、解惑,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颇得同学和患者称赞,故有“牛一笑”的雅号。20世纪30至50年代,牛孝威被誉为甘肃中医泰斗。遗著有《国药四百味化学分析》《伤寒论西医串讲》等。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