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更多评论
编号:12530194
“网怒”实为戾气之霾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4日 健康时报
     这几天,我们见证了网络舆论的一幕反转剧。 5月3日,一段“成都女司机遭暴打”的视频在社交媒体疯传。众多网友谴责男司机暴行,并要求对其严惩。随后,女司机违规变道、别车等不文明开车细节被曝光。于是网友转而高呼“打得好”。而女司机受访时所言的“觉得变道没错”,更是进一步刺激着网络上沸反盈天的“愤怒”。最终,在某网站发起的调查中,超过33万网友竟认为,“女司机违反交通法规强行变道,应该被好好教训下。”

    只是,女司机纵使有错,似乎也不应承受拳脚之祸。再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当事人难道只能贴上“非黑即白”的标签?驰骋于道德暴力的快意,而懒得细究“路怒”的公共议题——这种舆论姿态,捍卫的未必是公义,说白了,不过是伺机宣泄灰暗的私人情绪。

    生活中的戾气在网络上路演,就成了动辄义愤填膺的“网怒”。究其本质,不过是侵蚀网络肌体的暴力之霾。“1998年,我失去了全部名誉和尊严,失去了自我,甚至几乎失去了生命……十七年前,这种现象还没有专属名词,但现在我们把它称作‘网络欺凌’或‘网上骚扰’。”近日,白宫性丑闻事件当事人莱温斯基在一家非盈利机构的大会上发表演讲,呼吁关爱受网络欺凌人群。遗憾的是,这样的呼吁并没能拯救24岁的台湾艺人杨又颖——4月21日,杨又颖在家中自杀,遗书显示她曾长期遭受“网络霸凌”。谁曾想“网怒”当真会成了利剑,字字要人命?

    是的,“网怒”如流感,转相染易,浑然不觉。断章取义的传播,煽风点火的言论,以及无往不利的“人肉搜索”,往往给当事人造成难以抚平的创伤。这些年,“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虐猫事件”、“女白领自杀事件”……无不演绎着“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魔力。

    总结下来,“网怒”表现有三:一是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公共事件,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二是无节操、无底线地挖掘新闻当事人的个人隐私,甚至“株连”亲朋;三是线上线下直接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

    互联网作为自由平台,发言成本小、联合成本低、杀伤半径大——既不用负责,又宣泄情绪,于是,伤人于无形的“网怒”,成了公共事件中的“常客”。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网怒”一族头也不回,将真相与秩序甩在身后,在点击率经济的蛊惑下极速狂奔。只是键盘侠们远离了健康心态,也逾越了法与情的底线。中国迄今已有6.3亿网民、近5亿智能手机用户——是时候祭出制度的力量,开出法律的罚单,唤醒理性自觉,对“网怒”说不了!, 百拇医药(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