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白芷
编号:12539639
祛风止痛话白芷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297期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根。味辛、性温,归肺、脾、胃三经。具有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等功效,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渊牙痛、赤白带下、寒湿腹痛、湿盛久泻、肠风痔漏、目痒泪出、痈疽疮疡、皮肤燥痒及疥癣等症。《本草经疏》载:白芷“性善祛风,能蚀脓,故主妇人漏下赤白。辛以散之,温以和之,香气入脾,故主血闭阴肿,寒热,头风侵目泪出。辛香温散,故疗风邪久泻,风能胜湿也。”《本草求真》载: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斑疵者是也。且其风热乘肺,上烁于脑,渗为渊涕;移于大肠,变为血崩血闭,肠风痔瘘痈疽;风与湿热,发于皮肤,变为疮疡燥痒;皆能温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风悉去,留结之痈肿潜消,诚祛风上达,散湿火要剂也。”

    配伍应用

    1.风寒感冒、头痛、鼻塞:常与防风、羌活等配伍。
, http://www.100md.com
    2.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川芎等;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等。风火齿痛者,配石膏、黄连等。鼻渊头痛者,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风湿寒痹、腰背疼痛者,与羌活、独活、威灵仙等同用。

    3.疮疡肿痛: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等同用;脓出不畅,配伍金银花、天花粉等。

    4.带下过多: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同用。

    5.鼻渊:有化湿通鼻窍之功,多配合辛夷、鹅儿不食草等同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此外,白芷还可用于毒蛇咬伤,有解蛇毒作用,古代有单用煎汤内服,用渣外敷的记载,现代有些蛇药解毒片即有本品配伍在内。

    注意:阴虚血热者忌服。
, 百拇医药
    内服方

    湿疹肤痒:白芷、土茯苓、薏苡仁各30克,黄柏、蛇床子各10克,蝉蜕6克,水煎服。

    盆腔炎:白芷15克,薏苡仁、蒲公英、败酱草、红花、猪苓各20克,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0剂。痛消带止后,继用白芷10克,水煎,代茶饮月余,以巩固疗效。

    鼻渊:白芷、辛夷、防风各4克,苍耳子5克,川芎2.5克,北细辛3.5克,甘草1.5克,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4剂。

    胃痛:白芷、黄芪、白及、甘草各等份,研细末,每次8克,每日两次,加蜂蜜两匙冲服。

    带下病:白芷50克,白芍、白矾各25克,共研为细末,制成如梧桐子大的蜡丸,每次10~15克,空腹伴米汤服用。

, http://www.100md.com     外用方

    小儿慢性肠炎:白芷、干姜各5克,葱头1个,与适量蜂蜜共捣为糊状,敷贴脐部,每日1剂。

    婴儿湿疹:白芷、蛇床子、防风各15克,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15分钟取汁,待水温时,擦洗患处。每日2~3次,每日1剂,一般3剂可见效。

    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白芷60克、冰片0.6克,共研成末,以少许置于患者鼻前庭,均匀吸入,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神经性牙痛:白芷、荜菝、细辛、防风各10克,高良姜8克,焙黄研为细末,以药棉蘸药粉少许,塞入对侧鼻中,并深呼吸2分钟,痛止取出。

    肩周炎:白芷60克,川乌、草乌各100克,樟脑90克,共研细末。使用时按关节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以食醋调和,敷于痛处,药厚5毫米,纱布盖好固定,然后用热水袋敷30分钟,每晚1次,连敷14天。

    慢性鼻窦炎:白芷、辛夷、苏梗、薄荷、苍耳子各30克,水煎,以鼻吸收热蒸汽,每天闻熏2~3次,每次20分钟,闻熏后避免受寒刺激。

    老年习惯性便秘:白芷、苦丁茶、制川芎各9克,生附子15克,胡椒3克,大蒜10克。共捣碎炒烫,装入布袋,置神阙穴(肚脐)上加热水袋保持温度,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刀箭伤疮:白芷嚼烂涂之。(陈日益),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验方秘方 > 中医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