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药典故 > 正文
编号:13074366
本名猴姜骨碎补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9日 中国医药报
     骨碎补,原名猴姜,又名申姜、崖姜,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的根茎。自唐代入药以来,至今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了。

    传说唐玄宗李隆基的一个爱妃,不小心扭断了脚脖子,众御医束手无策,有位走方郎中用了一味药后,其脚伤很快痊愈。玄宗高兴之余,一定要知道这味药的名字。当被告知药名叫“猴姜”之后,玄宗听了很不满意:“好好的药叫这么难听的一个名字,还是让朕给它改个名吧。既然骨头碎了它能给补上,那干脆就叫‘补骨碎’好了。”后来,就慢慢地由“补骨碎”转成了“骨碎补”。

    除了猴姜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释名”项还提及另外3个别名,即胡孙姜、石毛姜、石庵闾,并引陈藏器曰:“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或作骨碎布,讹矣。江西人呼为胡孙姜,象形也。”据此,骨碎补之名还真与唐代玄宗皇帝有关。

    李时珍对胡孙姜、石毛姜未作释名,但对石庵闾还是谈了自己的意见:“庵闾主折伤破血。此物功同,故有庵闾之名。”至于因何会有“姜”之名,李时珍在“集解”项也有明确的解释:“其根扁长,略似姜形。其叶有桠缺,颇似贯众叶。谓叶如庵闾者,殊谬;如石韦者,亦差。”其叶既不像马志所谓“叶如庵闾”,又不似陈藏器说的“叶如石韦”,而是很像贯众叶。李时珍在描述药材特征的同时,顺便还订正了前人在植物学方面的以讹传讹。

    关于骨碎补的主治,李时珍是这样说的:“研末,猪肾夹煨,空心食,治耳鸣,及肾虚久泄,牙疼。”正是由于李时珍能以临证治验为基础,所以才会在“发明”项做出如此精彩评述:“骨碎补,足少阴药也。故能入骨,治牙及久泄痢。昔有魏刺史子久泄,诸医不效,垂殆。予用此药末入猪肾中煨熟与食,顿住。盖肾主大小便,久泄属肾虚,不可专从脾胃也。雷公炮炙论用此方治耳鸣,耳亦肾之窍也。案戴原礼《证治要诀》云:‘痢后下虚,不善调养,或远行,或房劳,或外感,致两足痿软,或痛或痹,遂成痢风。宜用独活寄生汤吞虎骨四斤丸,仍以骨碎补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之。外用杜仲、牛膝、杉木节、萆薢、白芷、南星煎汤,频频熏洗。’此亦从肾虚骨痿而治也。”上述医理分析,既简明扼要,又丝丝入扣,使人心领神会,拿来即能用,即便在今天仍不乏现实意义。

    另外,李时珍引用戴氏原文也是恰到好处,充分印证了“骨痿从肾虚论治”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

    近代中医大师蒲辅周先生创用“加味六昧地黄丸”治疗肾虚牙痛屡获良效,其中所加的一味就是骨碎补,另外两味是肉桂、风化硝。这种牙痛属虚证,以牙龈不红肿为特征,兼见头晕乏力、腰膝酸软等肾虚之象。笔者曾以此方验之临床,确有不凡的效果,故录之于此。

    骨碎补,一味疗效确切的中药,一个令人难忘的名字。 (黄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