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40993
出意外,交通风险概率很低 放宽心,不必恐惧交通工具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5日 中国妇女报
     6月初,长江游轮“东方之星”翻沉,给几百个家庭带来生离死别的痛苦,也让许多人开始惧怕乘坐轮船出行。有调查显示,51%的受访者坦承航空事故频发对自己造成心理影响,其中16%的人感觉自己患上了“飞行恐惧症”,35%的人一直都有一些焦虑。专家指出,统计数据显示,在每年起飞的3340万架次航班中,只有21架航班坠毁,发生风险概率极低。患有“交通工具恐惧症”的人们,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回避某种交通工具。专家建议,对付“交通工具恐惧症”的最佳办法是心理疏导与亲身体验的结合,不妨尝试着乘坐这种交通工具,通过实践认识到仅仅是自己把危险过分夸大化,慢慢排除对某种交通工具的心霾。

    ■ 本报记者 杨娜

    “以后出门旅游绝不坐游船。在四下不着边际的长江、大海里,一旦翻船,哪有的救呀!”6月9日早上7点半,在北京中关村某公司上班的黄女士,一边等公交车一边翻看手机新闻慨叹着。截至6月8日上午11时,长江游轮“东方之星”翻沉,已造成434人遇难。这一事件给几百个家庭带来了生离死别的痛苦,也让许多的“黄女士”们开始惧怕乘坐轮船出行。

    其实,自从2014年那个号称“人类航空史上最黑暗的7月”——短短8天,3架飞机相继失事,造成400多人罹难,就已有许多人开始质疑乘飞机出行的安全性。据某媒体公众调查中心去年对3375名市民展开的在线调查显示,51%的受访者坦承,航空事故频发对自己造成心理影响。其中,近两成人(16%)感觉自己患上了“飞行恐惧症”,35%的人一直都有一些焦虑。

    其实,无论是轮船、飞机,还是汽车、火车,都是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的出行工具,其发生风险概率极低。有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世界每天起飞大约10万架次航班。在每年起飞的3340万架次航班中,只有21架航班坠毁。患有交通工具恐惧症的人们,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回避某种交通工具。心理专家认为,对付交通工具恐惧症的最佳办法是心理疏导与亲身体验的结合。

    “交通工具恐惧症患者”多具有胆小、懦弱、依赖性强、神经质的性格特征

    灾难事件发生时往往是突发和几乎不可控的,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喜欢“不可控”的无助感,于是要么回避这种危险情景,要么想方设法找出一些可控性因素,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国内某航空公司售票员透露,在去年空难事件发生之后,大多数购票者购买机票时,除了询问票价和时间,多数会询问机型,是大飞机还是小飞机?告诉对方飞机类型后,旅客还会询问此类型飞机近年来的安全飞行情况。

    普通人这样,不少演艺圈的公众人物同样也如此。据说,葛优就惧怕坐飞机,不论是颁奖晚会还是到外地拍戏,葛优一直坚持“火车能到的地方,绝对不坐飞机”这一原则。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任郭蓄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诚陈,在她接诊的患者中,的确有不少这类恐惧乘坐某种交通工具的患者,一般这类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心慌、紧张、害怕、手抖、出汗、坐立不安等心理性焦虑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瞳孔放大、恶心、呕吐、尿频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症状。“患者本人也知道这种害怕是过分、不应该或不合理的,但自己并不能防止和控制恐惧感的发作。”

    郭主任告诉记者,有些患者是从小开始不明原因地对坐某种交通工具感到害怕;有些是受到某些车祸、空难事件的刺激,不再敢乘坐;还有些是由其他事件转嫁过来的,例如有位女患者由于婚姻不顺利,继而变得不敢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总体上,这类患者具有胆小、懦弱、依赖性强、神经质的性格特征。

    “交通工具恐惧症”需因人而异,用心理疏导结合行为治疗小步渐进施治

    小刘是某公司的职员,今年32岁,他不敢坐地铁、高铁,也不敢坐飞机,他描述:“我一旦坐上就感觉浑身颤抖、胸闷,好像自己要濒临死亡似的”。对于小刘,郭主任采用认知心理和行为治疗,并结合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大概用了2~3个月时间,才慢慢见到效果。

    “首先,我跟他一起分析他的恐惧心理和症状,让患者认识到是他自己把事件的危险性无端地扩大化了。在降低患者对这种交通工具的抵触情绪后,通过让患者尝试坐这种交通工具的实践行为,慢慢降低患者的恐惧情绪。”郭主任说。

    一开始,郭主任让小刘先上地铁坐一站就下车。如果下车后小刘心理上觉得还算安全,慢慢地,郭主任再鼓励他坐两站、三站……通过一次次地锻炼,小刘坐地铁渐渐不害怕了。用这个方法,郭主任又让小刘尝试坐高铁,当小刘敢乘坐高铁之后,他的自信心就越来越强了。慢慢地,他又尝试坐飞机,“目前,小刘已经可以坐北京到上海这类短途的航班了,当然像北京到西藏、北京到新疆这类太远的行程,小刘还是不行。”

    21岁的大三女生李文(化名)与小刘不同,她的恐惧来源于一次车祸刺激。去年“十一”假期里,叔叔开车接她去奶奶家,途中叔叔的车和迎面来的中型货车相撞。“我的头撞到窗子边,一下子流了很多血。今年寒假我回家,在飞机出行的前几天,晚上睡不着,早上醒得很早,就担心会出事。”李文知道自己“不安分的心”,已经影响到生活和学习状态,“五一”放假前她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

    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何林姣对李文也采取了和小刘类似的小步渐进的治疗方式,对李文的“病态”进行了系统干预:先让来访者试着回想之前经历——用想象的方式进入现场——乘坐自己较能接受的交通工具——乘坐其他自己不太敢坐的交通工具——从对所有交通工具的恐惧中脱敏出来。

    李文前前后后找何林姣治疗了5次,回顾整个治疗过程,何林姣介绍:

    首先让李文回顾自己在咨询之后的一些好的变化,运用放松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让其认识到这些想法都没有事实根据;并且乘客出危险的概率很低,说明自己的这些想法没有必要。

    其次,告知李文当自己出现各种担忧时,可以找记录本记下自己的担忧,并提示她可以这样写:1.这种想法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2.乘坐交通工具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3.想问题要想积极的方面;4.用积极的思维模式来填充对某种事物产生的回避;5.出游可以让我换一个地方,换一种心情。

    “我现在不会再去回避那些恐惧了,我试着乘坐一些比如校园巴士和公交车等,不会那么害怕了;当我出现恐惧心理时,我就写下来,做分析,这种方法能改善我的一些紧张,我现在睡眠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李文笑着对记者说。

    郭蓄芳主任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身旁坐着一个熟人,比如家人、朋友,这时患者会很安心”。但是,如果当天只有患者自己一个人乘坐交通工具出行,身边没有熟人依赖,心里又会极度恐慌起来,那该怎么办呢?

    “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同。” 郭蓄芳说,有些人会事先吃些抗焦虑的药物;有些人习惯在飞机起飞前给家人朋友打个电话,这样上飞机后她或他就会很安心;心理暗示也很重要,身上佩戴一个吉祥物,同时嘴里念念有词地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心里的恐惧也会相应减轻;还有的人不断地喝水、上厕所,减轻自己的紧张。

    但是,郭蓄芳建议,这时最好不要喝咖啡、茶或是可乐这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那只会让原本就高度紧张的你更加亢奋;还有的人通过吃东西、看报纸杂志、跟空姐聊天,或不断地跟空姐要这要那,来转移注意力,减轻紧张焦虑的状态。但如果你身边刚好坐着一个跟你一样患有交通工具恐惧症的人,还一直喋喋不休叨咕个不停,那么你最好想办法调换位置离他远点,避免不良情绪的传染,让原本紧张的自己更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