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发“城市吸烟地图”
历时2年,遍布14个城市,覆盖3万多人,中国首张“城市吸烟地图”日前绘制完成。8月1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世界卫生组织在京发布《2013~2014中国部分城市成人烟草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受调查城市中,总体吸烟率最高的是沈阳,吸烟率达24.5%;青岛则以17.7%的吸烟率成为最排斥烟草的城市。
11城市吸烟率超过20%
本次调查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兰州、克拉玛依、青岛等14个城市,超过3万人参与。调查显示,除了青岛、哈尔滨、深圳3个城市外,其他城市的吸烟率都高于20%。
其中,沈阳、洛阳、鞍山成为男性吸烟率最高的3个城市,均达到了44%。所有城市的女性吸烟率都低于男性,但华北及东北地区的城市女性吸烟率偏高。有趣的是,虽然青岛的总体吸烟率最低,但青岛烟民的日吸烟数是所有14个城市中最多的,达到15.9支。
调查发现,各城市中90%的人都知道吸烟可能导致肺癌,但绝大多数吸烟者并不考虑在未来12个月内戒烟,过去一年内尝试戒烟的比例也不足四成。对二手烟危害的认知率,东部或沿海城市要明显高于内陆城市。
历史因素也会影响吸烟率
报告显示,这次调查的14个城市的总体吸烟率均未超过2010年统计的 26.1%的全国总体吸烟率,可见我国控烟工作还是有了一定的效果。但“各个地区控烟活动展开力度和时长的不同导致了城市间产生了差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像青岛早在2013年就开展了控烟立法,吸烟率的下降就非常明显。
其次,对吸烟危害认识程度的不同也影响了各个城市的吸烟率。很多民众只知道吸烟对肺不好,但对吸烟会引起其他疾病却知之甚少。像兰州这样的省会城市,知道吸烟可能引起中风、性功能障碍和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的人不足两成。
最后,吸烟与历史因素和风俗有很大关系。以东北为例,1949年以前,东北女性吸烟率大约15%,“东北三大怪”中就有“大姑娘叼着大烟袋”的说法,该地方女性对吸烟有着历史认同感。而在华北,解放前许多电影明星也是烟草的代言人,成为华北女性追逐的“时髦”。这种历史原因导致即使女性吸烟,社会的包容度也会偏高,女烟民的戒烟愿望就不强烈。
卖烟的和控烟的必须分开
杨功焕表示,虽然目前我国整体控烟情况取得很大进步,但中国烟草消费量和生产量却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与烟草关乎税收是分不开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制品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烟草制品消费国。据了解,2014年,烟草行业工商税利达到10517.6亿元,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可见烟草税收对国家财政的支持是巨大的。但烟草也让我国付出了巨大的健康成本和社会成本。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二手烟暴露人数多达7.4亿,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致死人数超过140万,2008年可归因于烟草使用的总社会成本为289亿美元,是2000年的4倍。
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明确规定,烟盒包装上应有说明烟草使用有害后果的健康警语,且不少于30%以上文字或图片,然而我国香烟包装盒上只有模糊的“吸烟有害健康”文字。《报告》显示,由于吸烟广告的欺骗性,甚至相当多的高学历群体也相信低焦油卷烟比普通烟危害低。杨功焕认为,这是烟草业有意识、精心设计的误导,控烟界与一些不良科学家合谋来帮助烟草业获得利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注明,“低焦油”、“淡味”和“柔和”等词语已被证明是没有意义的。
杨功焕说:“如果控烟的和卖烟的人在一起商量,烟怎么控烟?不能让卖烟的人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杨功焕建议,应健全和完善控烟履约机制。政府需从专业的角度看待控烟问题,严格控烟标准,规范烟草市场,将烟草专卖局从控烟领导小组中分离出来,明确责任义务。实行烟草加税,公众场所全面禁烟,禁止烟草广告,规范烟盒包装,提供完善可行的戒烟帮助,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烟草对人的危害巨大到什么程度。
杨功焕认为,中国控烟工作可以借鉴俄罗斯等欧美国家。俄罗斯男性吸烟率居世界第一,2013年2月,俄出台《保护公众健康免受烟草危害法》,分阶段实现全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提高卷烟消费税率,提高购买烟草合法年龄至21岁。一系列控烟措施实施后,俄吸烟率下降了6个百分点,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是印度、越南、泰国等国家的控烟工作在许多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
控烟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杨功焕说:“单靠戒烟门诊等医疗方式提供帮助是有限的,每个公众也要主动戒烟控烟。”比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如果在餐厅、办公室看见有人吸烟,公众要做一个积极的劝阻者。见到烟草广告可以积极举报,这种举报可以有效地促进政府严格执法。▲ (本报记者 高 阳)
11城市吸烟率超过20%
本次调查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兰州、克拉玛依、青岛等14个城市,超过3万人参与。调查显示,除了青岛、哈尔滨、深圳3个城市外,其他城市的吸烟率都高于20%。
其中,沈阳、洛阳、鞍山成为男性吸烟率最高的3个城市,均达到了44%。所有城市的女性吸烟率都低于男性,但华北及东北地区的城市女性吸烟率偏高。有趣的是,虽然青岛的总体吸烟率最低,但青岛烟民的日吸烟数是所有14个城市中最多的,达到15.9支。
调查发现,各城市中90%的人都知道吸烟可能导致肺癌,但绝大多数吸烟者并不考虑在未来12个月内戒烟,过去一年内尝试戒烟的比例也不足四成。对二手烟危害的认知率,东部或沿海城市要明显高于内陆城市。
历史因素也会影响吸烟率
报告显示,这次调查的14个城市的总体吸烟率均未超过2010年统计的 26.1%的全国总体吸烟率,可见我国控烟工作还是有了一定的效果。但“各个地区控烟活动展开力度和时长的不同导致了城市间产生了差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像青岛早在2013年就开展了控烟立法,吸烟率的下降就非常明显。
其次,对吸烟危害认识程度的不同也影响了各个城市的吸烟率。很多民众只知道吸烟对肺不好,但对吸烟会引起其他疾病却知之甚少。像兰州这样的省会城市,知道吸烟可能引起中风、性功能障碍和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的人不足两成。
最后,吸烟与历史因素和风俗有很大关系。以东北为例,1949年以前,东北女性吸烟率大约15%,“东北三大怪”中就有“大姑娘叼着大烟袋”的说法,该地方女性对吸烟有着历史认同感。而在华北,解放前许多电影明星也是烟草的代言人,成为华北女性追逐的“时髦”。这种历史原因导致即使女性吸烟,社会的包容度也会偏高,女烟民的戒烟愿望就不强烈。
卖烟的和控烟的必须分开
杨功焕表示,虽然目前我国整体控烟情况取得很大进步,但中国烟草消费量和生产量却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与烟草关乎税收是分不开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制品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烟草制品消费国。据了解,2014年,烟草行业工商税利达到10517.6亿元,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可见烟草税收对国家财政的支持是巨大的。但烟草也让我国付出了巨大的健康成本和社会成本。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二手烟暴露人数多达7.4亿,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致死人数超过140万,2008年可归因于烟草使用的总社会成本为289亿美元,是2000年的4倍。
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明确规定,烟盒包装上应有说明烟草使用有害后果的健康警语,且不少于30%以上文字或图片,然而我国香烟包装盒上只有模糊的“吸烟有害健康”文字。《报告》显示,由于吸烟广告的欺骗性,甚至相当多的高学历群体也相信低焦油卷烟比普通烟危害低。杨功焕认为,这是烟草业有意识、精心设计的误导,控烟界与一些不良科学家合谋来帮助烟草业获得利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注明,“低焦油”、“淡味”和“柔和”等词语已被证明是没有意义的。
杨功焕说:“如果控烟的和卖烟的人在一起商量,烟怎么控烟?不能让卖烟的人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杨功焕建议,应健全和完善控烟履约机制。政府需从专业的角度看待控烟问题,严格控烟标准,规范烟草市场,将烟草专卖局从控烟领导小组中分离出来,明确责任义务。实行烟草加税,公众场所全面禁烟,禁止烟草广告,规范烟盒包装,提供完善可行的戒烟帮助,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烟草对人的危害巨大到什么程度。
杨功焕认为,中国控烟工作可以借鉴俄罗斯等欧美国家。俄罗斯男性吸烟率居世界第一,2013年2月,俄出台《保护公众健康免受烟草危害法》,分阶段实现全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提高卷烟消费税率,提高购买烟草合法年龄至21岁。一系列控烟措施实施后,俄吸烟率下降了6个百分点,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是印度、越南、泰国等国家的控烟工作在许多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
控烟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杨功焕说:“单靠戒烟门诊等医疗方式提供帮助是有限的,每个公众也要主动戒烟控烟。”比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如果在餐厅、办公室看见有人吸烟,公众要做一个积极的劝阻者。见到烟草广告可以积极举报,这种举报可以有效地促进政府严格执法。▲ (本报记者 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