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5 > 针炙类资料补充 > 正文
编号:12543573
专病笔谈——针灸治疗中风总结.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参见附件(83kb)。

    文章编号:025522930 (2005) 0620429202

    中图分类号:R24616 文献标识码:A

    专病笔谈 — — — 针灸治疗中风总结

    自2004 年 4 月我刊开设 “专病笔谈” 栏目以来 ,临床医生的来稿十分踊跃 ,共收到稿件 200 余篇。

    择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 ,进行了 7 期针灸治疗中风

    病的讨论 ,主要对针灸治疗中风的介入时机、 出血性

    中风与缺血性中风如何区别治疗、 对中风后遗症及

    并发症特异有效的针灸方法、 针灸治疗中风应注意

    的事项以及中风病的疗效判断标准进行了深入讨

    论 ,现总结如下。

    1 针灸治疗中风的介入时机问题

    治疗中风针灸何时介入 ,既是临床医疗实践中

    有争议的问题 ,也是针灸治疗中风能否提高疗效的

    关键点。回答这个问题 ,大多数医生认为应区别对

    待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111 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理基础是脑血栓形成或栓

    塞性脑缺血或脑血管痉挛等 ,使其所供应的脑神经

    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而发病。所以 ,几乎所有的来

    稿者均认为针刺的介入越早越好 ,针刺介入越早越

    能尽快促使血脉通畅 ,恢复血液供应 ,减少因缺血而

    致的脑神经组织的坏死。

    112 出血性中风

    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制是由于脑血管破裂 ,血

    液外溢,其所供应的脑神经组织得不到供养而发病。

    脑血管破裂的原因多是由于血压太高所致。尽管有

    一些报道 ,在出血性中风发病的一两天即给予针刺 ,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但多数来稿者还

    是持谨慎态度 ,认为在发病急性期处于抢救阶段 ,针

    灸不宜立刻介入 ,而是在生命体征平稳后 3~5 天 ,针灸才可介入(偏远边区无任何抢救条件的基层除

    外) 。此时针刺还要注意根据患者的敏感度以及接

    受针刺的程度进行适度刺激 ,刺激强度不能太强。

    对于出血性中风的治疗 ,要小心谨慎 ,但也不可因噎

    废食 ,在早期一律不使用针灸 ,这样往往会延误治疗

    时机 ,造成不可逆转的脑神经坏死 ,出现严重的后遗

    症或并发症 ,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掌握好这

    个度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很关键的问题。

    2 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如何区别治疗问题

    在中风急性期治疗如前所述 ,缺血性中风应尽

    早尽快采用针灸治疗 ,并可根据病情选穴针刺;而对

    于出血性中风应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如血压在 140/

    90 mmHg以下) 3~5 天再介入针灸治疗较稳妥 ,且

    选穴时应注意避免选用敏感性太强的穴位 ,手法宜

    轻柔 ,刺激要轻 ,以免使患者紧张而引起血压上升。

    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二者的治疗基本一致 ,可根据

    患者的症状、 体征选穴针刺。

    3 中风病的疗效判断标准

    针灸治疗中风在临床上虽然被广泛应用 ,但由

    于疗效标准不统一 ,技术操作不规范 ,导致各家的疗

    效差异很大 ,很难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因此 ,必须首

    先对疗效标准进行统一、 规范 ,才能使疗效评价客

    观、 公正 ,从而使针灸的疗效得到公认。

    多数来稿者认为可以借用康复医学的疗效标

    准。但是 ,目前康复医学有关中风的疗效评价标准

    较多 ,到底哪些标准适用于针灸的疗效评价 ? 为此 ,在本次笔谈中 ,将现在临床中常用的较适用于针灸

    临床的中风疗效标准刊登出来 ,供临床医生参考选

    用。然而 ,如何选用这些评价标准 ,还要根据疾病的

    发展阶段及治疗的目的而定。如:评价针灸对中风

    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作用 ,可选用 “Brunnst rom

    法” 或 “简化 Fugl2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 ;评价针

    灸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中综合运动功能的改善 ,可

    选用 “Rivermead 运动指数法” ;评价针灸对中风偏

    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 ,可用 “Bart hel

    指数表” ;观察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可选用

    我国 1995 年制订的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

    程度评分标准” (以上标准可参阅本刊专病笔谈的相

    关内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