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信息
编号:12547503
中医医院周刊 总第3期 四问中医急诊发展之困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医院周刊 总第3期

    

    四问中医急诊发展之困

    

    常被人们认为是“慢郎中”的中医如何办急诊?在当前深化医改形势下对中医急诊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中医急诊专科发展建设中哪些难题亟待解决?近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首届中医急诊论坛”上,来自全国近百家中医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及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 百拇医药
    在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EICU病房,护士在为患者做中药穴位贴敷。 本报记者 向佳摄

    中医急诊是否可有可无?

    与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提升的中医医院相比,我国中医急诊水平和能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除了部分地区未纳入当地120急救体系等客观条件外,主观上的轻视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医医院的急诊科是否可有可无?贵州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陈杨给记者算了笔账:过去一年急诊科给医院产生的效益是3000多万,每个月通过急诊收入住院的病人约为100~200人,而如果没有呼吸、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应急救治能力,会让医院损失多少病人?“急诊科对于树立医院整体形象,承担解决患者急危重症任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陈杨说。

    然而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截至2014年底,全国中医类医院3732所,设置急诊科的比例仅为47%,其中三级中医类医院设置比例为87.76%,中医类医院急诊量仅占全国医院急诊量的13.24%。即使已经设置的急诊科也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差、人员不稳定、待遇低下等问题,其应急能力、急救技术、中医特色也需进一步提升。
, 百拇医药
    “目前中医医院急诊的发展现状距离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要求、距离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相关负责人说。

    从政策层面上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作为重点工作任务,这一形势下迫切需要公立中医医院特别是城市三级中医医院不断提升其解决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能力。

    对于新医改形势下中医医院急诊科的发展走向,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李俊认为,三级医院急诊科的规模需扩大,以接受处理所在地区急诊病人以及下级医院转送来的急危重症病人;二级医院的急诊队伍要扩大,且身份应该更加多元,包括急诊、专科门诊、危重病人转运等。“要应对新医改的挑战,三级中医院的急诊必须进入并且成为当地急诊急救的网络单位,而且要成为当地二甲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诊目标医院。”李俊说。
, 百拇医药
    急诊在前还是中医在前?

    “大家提到中医急诊通常说‘西医+中医’能达到‘1+1>2’的效果,这是中医急诊的优势所在,能够更好地提高急诊疗效。”广东省中医院大急诊科副主任丁邦晗说,但这一概念下通常容易弄混急诊和中医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医医院急诊确实姓“中”,因此也有区别于综合性医院急诊的特点,但中医医院的急诊首先是“急诊”,其次再探索中医药在急诊中的应用。“急诊首先是要以救治病人为中心,必须要和同级西医院的急诊在同一水平线上。”丁邦晗说,只要能自始至终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到底,就不会弄混这一逻辑关系。

    这一观点引起不少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的共鸣。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桂伟也表示,保证病源是发展中医医院急诊的基础,其次才能讲中医特色。“首先要把病人抓住,拥有能和同级西医院竞争的救治能力,其次还要有中医的特色,这样中医医院急诊科才能发展。”
, 百拇医药
    “没吃过西餐,怎么能学会用刀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孔立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急诊与中医的关系,“没有病人如何谈中医药参与?中医急诊要发展首先要保证病源。”孔立说。

    然而,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在进行急诊专科建设、评审、考核时,急诊科与其他专科如脾胃科、心病科等采用的是同一套标准、同一种方法,只重视中医药的参与,重视中医特色的“优势病种”,甚至“主攻病种”的中医疗效。在不少专家看来,这种评价方法可能会忽视急诊科的内涵――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建设,有本末倒置的嫌疑,这成为目前中医院急诊科发展中存在的核心死结。

    “如果在急危重症的救治方面,现代医学救治手段和中医特色要想实现1+1>2,必须要掌握现代急救技术,即掌握前面的1,后者的中医特色应用的1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前者的1没有做好,就吸引不了病人到中医院急诊就诊,则医生的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后者1的应用也没有实现的基础了。”丁邦晗说。

, 百拇医药     对此,不少专家呼吁要把标准回归到“以病人为中心”而非“以中医为中心”,因为中医急诊科室存在的价值是在为急诊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的。

    “我认为中医医院急诊科的评价标准首先应参照同级综合性医院急诊评价的标准,还要考量中医院的急诊是否有切实应用中医特色疗法。”丁邦晗认为,应该明确中医院的急诊是急诊在前,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在前,中医特色疗法是为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的。“我们应该针对中医院急诊科的责任和承担的任务,重新构建符合中医院急诊科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丁邦晗说。

    中医特色如何在急诊中运用?

    广东省中医院大急诊科总护士长邓秋迎曾向“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请教如何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急诊常见的外感发热,周老亲授采用卫气营血辨证的方法,配合柴胡和青蒿煮水擦拭,还有些病人需要配合喝热开水或中药汤剂,帮助发汗,退热效果很好。

    这一方法在该院急诊科推出后,护士们多了项工作——守着煎药锅不停地熬制中药给高热患者使用。虽然中药擦拭不一定能迅速退烧,有时候发热反复还需每两个小时擦拭一遍或再喝中药,但依旧受到不少患者的欢迎。
, 百拇医药
    “虽然有很多病人希望在最短时间内退烧,来了就要求输液,但其实很多时候是不需要输液的。”邓秋迎说。事实上,在急诊救治中能体现中医特色的疗法有很多,如中药擦拭、足浴、药浴,还有中暑刮痧、穴位放血、走罐、中药熏蒸等,这些中医药治疗手段虽避免了抗生素过度使用等副作用,但也面临着流程长、收费低、操作复杂等现实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倾斜恐怕难以推行。

    邓秋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同样是外感发热,如果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护士只需两分钟即可完成操作,而采用中药擦拭方剂进行退热治疗,不仅需要煎煮中药、在身体相应部位擦拭、配合汤药口服、密切观察,还有可能需反复擦拭几次等,可谓费时费力,对于本就忙碌的急诊科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这方面我们医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绩效收入上有所倾斜,保证这些中医特色疗法能很好的应用到急诊。”邓秋迎说。

    丁邦晗也表示,中医院急诊毕竟姓“中”,有义务去探索中医药特色疗法在急症中的运用,以提高疗效。但急诊首先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因此不可能成为中医药疗法的“试验田”,要在其他各专科不断强大,在实践中探索出各专科急症的成熟、有效的中医特色疗法的基础上,再将其运用到急诊门诊和院前急救中,提高急危重症的疗效。
, 百拇医药
    中医医院急诊如何稳定队伍?

    今年7月,丁邦晗带领团队面向全国300家中医医院范围内做了关于中医医院急诊科现状的调查,根据截至8月初反馈的问卷结果显示,近200家中医医院急诊科在基础设施、人员配备、科室质量控制标准建立等方面还存在有待完善和规范之处。

    而谈起中医医院急诊目前面临的问题,不少专家有话要说。

    “急诊大夫是公认的收入低、风险高,而且社会地位低,医院领导应该从发展全局角度对急诊科给予支持和倾斜。”河南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胡仕祥说,一定要用数据、用事实来争取医院和上级领导的支持。

    “急诊是一个特殊的科室,要有相对稳定的队伍,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辽宁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陈海铭说,过去分到急诊科的都是其他科室不要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在医院特别重视,要求各个科室的主任、护士长都要来急诊带班。
, 百拇医药
    “急诊科人员到一定年龄老化之后其出路在哪里?没有专业就意味着不能出专家门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方邦江提出,要给每个人定好专业方向、有意识地培养亚专科人才,如呼吸急诊、心脑急诊等,同时要求其他科室凡是晋升副高、正高的人员要到急诊工作半年,以帮助培养急诊亚学科的骨干。

    “稳定队伍,首先是保证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收入,其次要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丁邦晗说,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在与当地同级的西医院进行业务交流时,医护人员的临床能力尤其是年轻医护人员完全不逊色于他们,在中医院做急诊不仅没有自卑感,由于懂中医药,还多一份自豪和自信。据悉,该科在近5年的广州市急救医院指挥中心(120)例行巡查评分中,在62家医院中有4次获得全市第一,其竞争对手包括广州地区所有综合性三甲医院。

    至于中医急诊人才的培养,不少专家都认为亚专科建设非常重要,要让最优秀的人才来做中医急诊,且中西医都要精通。“我每个星期都请其他专科的主任来讲课,让科室的大夫学习最新的医学科技进展。”陈杨说。
, 百拇医药
    “急诊科的医生必须有较强的‘单兵作战’能力,故急诊科必须要全面、成体系培养人才;急诊科还需要精诚团结,大家都积极向上、水平一致,才能确保医疗安全,因此在中医院从事急诊工作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培训和严格考核才能内部准入。”丁邦晗说。

    中医医院急诊科应该是什么样?

    相关链接

    1 人员配备

    中医医院急诊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6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职业医师。中医医院急诊科医生均应接受过中医急诊科专科训练,掌握中医急诊学和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 http://www.100md.com
    住院医师应通过规范化培训,掌握本学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疗方案(规范、指南),掌握中医急诊基础知识,熟悉3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熟悉基本理论、常用急救技术。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临床常见急诊病症形成较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一定的诊疗经验,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急诊救治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以上医师应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应用中医理论处理急诊疑难病症、危重病的能力,具备对本学科常见病症诊疗方案(规范、指南)做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2 能力配备

    中医医院急诊科应具备常见、多发急症重症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院应能开展各相关专科的常见急症、病症的诊疗。三级中医医院应当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开展疑难病症及危重病的临床研究。中医医院急诊科应注重继承创新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探索中医诊疗新技术,积极应用头针、平衡针等中医特色技术。

    3 如何考核

    中医医院急诊科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应用中医诊疗技术治疗率、急重症抢救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病死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摘编自《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