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 正文
编号:13044062
疟疾克星青蒿素的前世今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9日 中国医药报
抗疟药原理各有不同,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和提炼
     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这是2011年9月30日,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展示奖杯和证书。新华社供图

    2015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的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获悉自己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屠呦呦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早在2011年,屠呦呦就获得拉斯克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获得拉斯克奖的科学家很多也会获得诺贝尔奖,因此该奖被视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如今,历史再一次验证了这种猜测。

    疟疾与人类相伴

    疟疾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常见病,中国就是一个饱受疟疾侵扰的国家。人患疟疾后会产生周期性高烧和寒战的症状,俗称“打摆子”。中国古人把疟疾称为“烟瘴”,认为是飘浮的雾气导致人们中毒。

    1880年,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法国医生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在疟疾患者体内发现了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并确定它是导致疟疾的直接原因,这种致病原便是疟原虫。为此,拉韦朗获得了190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97年,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证明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给人的,为此他获得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两项发现已经奠定了人类抗击疟疾的基础。疟原虫是跨宿主成长的病原虫。它在脊椎动物体内进行无性繁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8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