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6 > 其它各类资料 > 正文
编号:12893763
《爱—阿赫马托娃诗选》(阿赫马托娃)文字版,版面精确还原.pdf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5日
第1页
第140页
第14页
《爱—阿赫马托娃诗选》(阿赫马托娃)文字版,版面精确还原[PDF]

    参见附件(3224KB,349页)。

    中文名:爱—阿赫马托娃诗选

    作者:阿赫马托娃

    译者:乌兰汗

    资源格式:PDF

    版本:文字版,版面精确还原

    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

    书号:7-5016-0019-8/I·20

    发行时间:1991年09月

    地区:大陆

    语言:简体中文

    爱—阿赫马托娃诗选 简介:

    爱—阿赫马托娃诗选 :

    《爱—阿赫马托娃诗选》近十年来,在研究苏联诗歌的过程中,顺手译了一些诗作。今承卢永同志的好意相约,把我译的安娜·阿赫马托娃的作品(包括发爱—阿赫马托娃诗选过的和未发爱—阿赫马托娃诗选的)编成集子,呈献给我国诗歌爱好者。安·阿赫马托娃(1889-1966)是位复杂的人物。她的创作岁月长达半个多世纪,产品精但不丰。这可能与她对诗歌艺术的严要求有关,也可能由于她个人生活道路坎坷所致。

    《爱—阿赫马托娃诗选》阿赫马托娃写诗始于本世纪初,在大学读书时开始发爱—阿赫马托娃诗选作品,191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黄昏》。当时,俄国象征派诗歌从高峰转向下坡,新崛起的一代自命不凡,成立了各种文艺团体。阿赫马托娃和尼·古米廖夫、米·库兹明、谢·戈罗杰茨基、奥·曼德尔施塔姆、弗·纳尔布特、米·金凯维奇等人便在“阿克梅派”的旗帜下登上文坛。

    爱—阿赫马托娃诗选 :

    爱—阿赫马托娃诗选

    小白桦诗库

    爱

    ——阿赫马托娃诗选

    乌兰汗 译

    外国文学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北京

    爱

    Ai

    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

    (北京朝内大街166 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北京市人民文学印刷厂印刷

    字数173,000 开本787×940 毫米 132 印张11 12 插页2

    1991 年9 月北京第1 版 1991年9 月北京第1 次印刷

    印数0,001-3,440

    ISBN 7-5016-0019-8I·20 定价4.15元

    出版说明

    田野上的白桦树,端庄,光洁,朴实,温存,岂

    不正是诗的一种象征。因此,我们选择它作为这套苏

    联诗歌小丛书的名称。这里收入的是几个时代苏联的

    优秀诗人的作品。它们是明朗的,而不是晦涩的,有

    时是哀伤的,但并非绝望的,不少诗诉说了沉重的苦

    难,然而也显示出坚强的信心。每本集子里的诗都经

    过了精选,尽力表现原作者的特色和风格。译者也都

    是当代的名家。希望这套丛书能给广大读者带来喜

    悦、深思和美的感受,为诗人提供借鉴。诗集装帧精

    美,也是一种良好有益的礼品。

    ·1·

    前 言

    近十年来,在研究苏联诗歌的过程中,顺手译了

    一些诗作。今承卢永同志的好意相约,把我译的安

    娜·阿赫马托娃的作品(包括发表过的和未发表的)

    编成集子,呈献给我国诗歌爱好者。

    安·阿赫马托娃(1889-1966)是位复杂的人物。

    她的创作岁月长达半个多世纪,产品精但不丰。这可

    能与她对诗歌艺术的严要求有关,也可能由于她个人

    生活道路坎坷所致。

    阿赫马托娃写诗始于本世纪初,在大学读书时开

    始发表作品,1912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黄昏》。当

    时,俄国象征派诗歌从高峰转向下坡,新崛起的一代

    自命不凡,成立了各种文艺团体。阿赫马托娃和尼·古

    米廖夫、米·库兹明、谢·戈罗杰茨基、奥·曼德尔

    施塔姆、弗·纳尔布特、米·金凯维奇等人便在“阿

    克梅派”的旗帜下登上文坛。

    那是乌云压顶的时代。1905 年革命遭到失败,反动势力猖獗,宗教迷信泛滥,****盛行……

    阿克梅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存在的年头不长,·2·

    仅仅十年左右(1912-1922)。这个流派自认为是艺

    术真理的最高表现者,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并尽力摆

    脱象征派的影响。

    阿赫马托娃的第一本诗集《黄昏》一出版,立刻

    引起文艺界的重视与争论。这是一本抒情诗集,主题

    是爱情,从自我表现出发,倾诉少女爱情的不幸。这

    个主题在她以后的几本诗集中仍然占主要地位。诗中

    还常常涉及到对死亡的联想。这与她家庭的悲剧以及

    疾病缠身不无关系。1905 年,她父母离异,从而使

    她失掉了父母共同的爱,饱尝了家庭拆散后的辛酸。

    她兄弟姐妹六人,阿赫马托娃排行第四。上有两个姐

    姐一个哥哥,下有一妹一弟。他们几乎都染有肺结核

    病。大姐伊丽娜在阿赫马托娃未出世前就夭折了。二

    姐伊娜死于二十二岁妙龄。大哥和小妹也都在二十年

    代初相继去世。阿赫马托娃本人也患肺结核,所以常

    常受到死亡的威胁。因此,她早年诗中的悲凉感,正

    说明她囿于自我的小圈子里,没有看到整个阶级社会

    的残酷现实。她个人家庭生活的破裂,更增加了她诗

    歌中的哀怨的调子。

    阿赫马托娃没有接受十月革命。这是她的出身、资产阶级教育和思想意识所决定的。但,她并没有反

    对革命,对祖国一直怀着深情。她的朋友们一个个移

    居国外,召唤她也去,被她拒绝了。这从她的创作中

    可以看到。1922 年重新发表的《我听到一个声

    ·3·

    音……》,是她思想变化后的修改稿。这首诗原来写

    于 1917 年,开头还有四行:

    在自杀成风的苦闷中

    人民期待着德国客人的来临,从俄国教堂里飘出了

    拜占庭的严峻精神。

    表现出她对现实的错误估计。经过三、四年的社会实

    践,她改变了自己的立场,突出了对从国外传来的“召

    唤”的谴责,把它斥之为“可恶的谰言”。然而,象

    这一类涉及到大众生活的作品,在阿赫马托娃当时的

    创作中,稀如晨星,更多的则是她的爱情抒情诗。

    在二十年代上半叶,在朝气蓬勃的新社会的革命

    进程中,苏联国内对阿赫马托娃的创作有两种截然相

    背的看法。一种是以岗位派文艺评论家列列维奇

    (1901-1945)为代表。这位血气方刚的青年批评家

    一口咬定阿赫马托娃是反对新生活的“敌人”,说“培

    养出阿赫马托娃的创作的社会环境……是地主之家,是老爷的公馆”,说她的作品是“地主庄园里种植的

    暖房花草”,说她的天地“极其狭小”,说她的诗歌

    不外是“贵族文化的一块小小美丽残片”,说她诗歌

    中对于社会进程“只有极其微弱的反响,而且还是敌

    意的”(见《在岗位上》一书,1924 年)。列列维

    奇的观点在当时占居上风,奠定了对阿赫马托娃反复

    ·4·

    批判的理论基础。

    但,在同一时期,或更早一些,老一辈革命家

    瓦·奥辛斯基(奥包连斯基,1887-1938)却对阿赫

    马托娃的作品持另一种看法。1922 年 7 月 4 日他在

    《真理报》上发表文章,认为阿赫马托娃是“一流的

    抒情诗人”,他写道:“每一位杰出的诗人与众不同

    的特点,在于他善于为同时代的某一群体的心灵活动

    提出浓缩的、突出的、响亮的表达方式,以它来概括

    重大的或有特色的事件。”另一位老革命家亚·柯伦

    泰(1872-1952)于 1923 年第 2 期《青年近卫军》

    杂志上发表《写给劳动青年的一封信》,认为阿赫马

    托娃的诗集是“描写妇女心灵的书”,是用诗表现了

    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奴役的妇女为争取自身人格而进

    行的斗争。她认为“阿赫马托娃完全不象我们冷眼初

    看时所感觉的那么‘陌生’”,在她的诗中“有过渡

    时代我们所熟悉的、活生生的、亲近的妇女的心,它

    在颤抖,它在搏斗,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的心理在分

    化,在这个时代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

    文化正在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安娜.阿赫马托娃正

    是站在欣欣向荣的,而不是奄奄一息的意识形态的一

    方”。

    经过几十年的历史沉淀,终于证明这些老革命家

    是有眼力的,他们看得远,他们透过诗人个人感情的

    表层发现了丰富的心灵矿藏,他们对阿赫马托娃以后

    ·5·

    的发展寄予希望,对她的诗艺技巧表示赞许。而列列

    维奇的“革命大批判”,只不过是庸俗社会学的一种

    表现,可是这种“大批判”却长时间对阿赫马托娃起

    着扼杀的作用。

    从二十年代中期起,大约有十个年头,阿赫马托

    娃没有发表作品。她在认识新的社会,新的现实,同

    时也在勇敢地承受自己多灾多难的命运的考验。

    从三十年代后期起,她完成了许多新的抒情诗,爱情的主题退让到社会问题和民众命运问题之后,《安魂曲》(1935-1940)、列宁格勒诗抄(1941

    -1944)以及诗剧《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1940

    -1942)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她本人也承认:“我

    的文风变了,声音也变了”,“再不可能退回到最初

    的写法上去了。是好,是坏,不能由我来判断。1940

    年——达到了极点。诗作源源不断,甚至跟踪而来,它们来得急急忙忙,使我喘不过气:什么样的诗都有,大概也有坏的作品”。①

    苏联人民进行卫国战争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24KB,3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