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信息
编号:12548304
中医医院周刊 总第10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医改改出“5升5降”

    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围绕新医改构建综合绩效考评和KPI(医院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模式以来,呈现“5升5降”:2014年与2010年比,该院门诊、出院人次和业务收入分别翻了一番多,医疗净利润提升6.13个百分点,平均职工年收入增加82.2%;平均住院日和门诊、出院均次费连年下降,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从50%以上降到41.9%,百元收入耗材从22.05%降至12.34%。今年头9个月统计表明,该院“5升5降”的势头持续。

    长兴县中医院院长柏平华解释说,医疗增加值是在不增加病人负担基础上,医院通过增加医疗劳务和节省耗材提高经济效益取得的。为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效率、效益贡献,体现医技人员的劳动价值,建立和完善可持续的医院动力发展系统,医院创新《实施临床、医技、护理和职能科室综合考评细则》和《构建KPI考核指标体系》。
, 百拇医药
    该院以“医疗和服务质量前提下提升医疗增加值”的绩效考核为导向,明确了中医药临床应用,医疗业务数量、质量指标和药占比,百元收入耗材比以及病人满意度测评率指标,促使做到能用中医药治疗的不用西医西药,能用普通药的不用贵重药,可用中医“外治法”的不打针吃药,能在门诊治疗的不动员住院,不做不必要的检查。其核心内容为严格控制“药占比”。因而,该院2014年门诊、出院均次费用仅为166元、5006元,明显低于全省同级医院水平,并为区域内医疗费用最低。

    医院提升业务效益不仅要抓业务数量,还要抓低成本多产出的业务“含金量”。医院“KPI”考核把业务百元收入耗材指标落实到科室和个人,促使杜绝材料浪费,做到卫生材料能少用的不多用,能便宜的不用贵重的,不该用的不用。从而使“百元耗材”比率连年下降。

    创新考核体系后,不仅患者受益,医院和医务人员也得益。2014年,该院业务收入达3.12亿元,比2010年1.19亿猛增1.6倍;其中中药饮片、中医非药物治疗收入从1270余万元增加到4540余万元,医院职工平均年收入也从5.4万元增至10.64万元。 (章关春 徐尤佳 方旭东 朱永琴)
, http://www.100md.com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 科技驱动:专科发展的强劲动力

    

    

    专科专病巡礼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

    脑病科主任卢昌均(右一)和主治医师王金宇(中)在指导患者使用该科发明的辅助器进行康复训练。本报记者 向佳 摄

    科研人员正在脑病科“认知功能障碍防治实验室”使用流式细胞仪做实验。
, http://www.100md.com
    临床疗效是检验医院专科水平的金标准,而科研则是推动临床疗效提升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对于国家重点专科、专病来说,科研能力更是体现专科实力的重要指标。医疗是今天,科研是明天。紧密结合临床需求,科研工作能为解决临床问题开辟新思路;紧跟学术前沿,科研工作能带动专科专病实现新飞跃。

    近40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价值超百万的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专业仪器各司其职,几个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大白鼠水迷宫实验……这里并非专门的科研单位,而是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的实验室。自2010年成立以来,这里先后承担各类课题25项,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多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成果和奖励。在这样强大的科研能力驱动下,脑病科在治疗痴呆、急性脑梗死、卒中后抑郁、遗传及神经变性疾病等科研上取得不少突破,也给专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

    中西医结合创新提升疗效

    胡先生是中国建筑质量“鲁班奖”评选权威专家,一次应邀到柳州参与评奖,谁知一下飞机后就出现了左侧肢体无力的症状,由于在另一家三甲医院未能明确诊断,一直信任中医药的胡先生转入了柳州市中医院。
, http://www.100md.com
    胡先生入院后言语低微,声音嘶哑,呼吸急促,四肢肌力0级,完全瘫痪,随后出现呼吸无力、呼吸困难,痰多不易咳出等症状,很快呼吸衰竭。当时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卢昌均果断诊断为痿证、风痰阻络证,从西医角度则诊断为急性重症格林巴利合并呼吸衰竭和肺部感染。

    除了用西药抑制免疫反应、抗感染之外,卢昌均还给予胡先生针灸、口服中药偏瘫口服液、推拿等中医药治疗,特别是控制并发症肺部感染方面给予中医辨证施治培土生金法,疗效显著。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胡先生竟恢复迅速,很快脱离生命危险,短短39天的治疗,出院时已经能够自行行走,生活部分自理,萎缩的肌肉也逐渐复原。

    短期内恢复得这么好,完全超出了胡先生和家人的预期,他们送来锦旗,还写了一首诗赞美中医的神奇疗效。

    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病例让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本着“中医领跑,西医跟进,中西结合要创新”的发展思路,该科开展了醒脑开窍针法、腹针、水针等众多优势特色中医疗法,采取西医、中药、针灸及早期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分病种分层次分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随着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科室的病区不断扩大,病床也增加到150张。
, http://www.100md.com
    而在2006年以前,脑病科只有不到40张病床,接收的病人大多是中风后遗症、不能自理的康复患者。“当时基本上没有危重症和疑难病人,专科实力弱,大家干劲也不足。”脑病科总护士长严群说,自从学科带头人卢昌均来到科室,成果救治了几个别的医院治不好的病人,在本地引起不小轰动,科室医疗水平也逐步发生了质的变化。

    “中医不是只能治个头疼感冒,治疗这些疑难危重病人才能体现中医的真正实力,让别人看得起你,躺着进来的,让他们走着出去。”卢昌均自信地说。带领大家不再跟在别人后面走,而是瞄准前沿,以科技武装和强大自己,使科室的专科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从临床到实验再到临床

    在脑病科的康复治疗室,王金宇主治医师正在指导患者使用他发明的偏瘫半桥训练辅助器进行康复训练。和其他不锈钢材质的“高大上”康复训练设备不同,这个训练器看起来有点“土”——放置胳膊的木板还是用绷带固定的。
, 百拇医药
    “别看样子土,但它能同时锻炼到上肢多个肌肉,其他市面上的设备还没它全面。”王金宇说,这是他们科室根据在临床上发现的这一问题,针对性地发明了这一设备,较好地提升了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目前已经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王金宇可谓脑病科的发明达人之一,他发明的踝关节牵引器、家用康复锻炼椅等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据初步统计,脑病科获得的新型实用国家发明专利共14项。

    在临床上发现问题,拿到实验室研究攻关、找到解决的办法再回到临床检验、再反馈到科研中不断改进——像这样的过程在脑病科已经成为工作常态。正是在这样的循环实践中,脑病科的临床诊治水平、解决急危重症能力、科研实力不断提升。

    尤其是依托科室建立的“认知功能障碍防治实验室”,开展了神经干细胞、帕金森症、血管性痴呆、小脑萎缩症、肌萎缩症等基础及临床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市级的科研项目支持,并获得了不少成果。
, http://www.100md.com
    “通过此前的动物实验我们证实了院内制剂通窍活血胶囊对治疗痴呆效果不错,现在我们希

    望通过实验了解这个药物对于早期痴呆的效果。”卢昌均说。

    此外,卢昌均还带领实验室专职的科研团队展开了“遗传性共济失调研究”。“目前这类疾病国内外没有太好的治疗办法,我们想通过挖掘民族医药开发些好的方法。”卢昌均表示,目前课题组已到几个省市采集了血液样本,他们将在挖掘瑶族、侗族医药经验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我们运用中医、瑶医药等结合西医,治疗效果非常好。”在临床上不断取得的成效让卢昌均带领的团队越来越有自信。“过去脑病患者在ICU危险期大约有7天,通过我们采取的中医药手段,危险期能缩短到3天,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康复也快。”卢昌均说。

    “不仅是把人救活,更要让病人有尊严地活着,让他回归社会。”这是脑病科一直遵循的目标和原则。为了让脑病患者能够更好地回归社会,卢昌均带领科室很早便推广早期康复概念,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就开始介入早期康复,而且除了器械康复等传统手段,还加入瑶医药火针等方法,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 http://www.100md.com
    医院鼎力支持提供强大后盾

    “没有科研就没有未来。”这是卢昌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没有医院的鼎力支持,科室的科研建设难以开展。

    对于脑病科的发展,柳州市中医院可谓提供了强大后盾和支持。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医院仅在各种设备上就先后投入了约700万元。

    “现在的中医三甲医院,必须是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而突出中医特色最重要的就是推动专科专病建设,在这一点上医院不遗余力。”柳州市中医院副院长杨春旭说,除了硬件上的投入,医院在人才引进、队伍培养、梯队建设等软件方面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外出培训提高技能、国外深造扩大视野,上到高精尖的科研和技术,下到受百姓欢迎的适宜技术,只要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提升临床疗效和专科水平,医院都给予了倾力支持。

    “我们经常强调的是,医疗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学是后天,三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中医院的重点、优势专科必须有前瞻性思路,把这三方面协调好。”杨春旭说。
, 百拇医药
    为了鼓励专科开展科研工作,医院出台了多重激励机制。如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基金和省部级的基金,医院会给予奖励并安排50%的配套资金,并积极争取省、市的相关配套支持;项目获奖、论文发表等还会给予奖励。

    “重点、优势专科要取得外界认可,是需要科研、项目、成果、论文作为支撑的。以此来体现其影响力。”杨春旭说,医院鼓励各专科做科研、写论文,把临床的经验总结出来,让外界更好地了解医院的专科建设成果。在这样的要求下,医院对优秀科室带头人的要求不仅仅是自身业务能力突出,还要求科研能力、带动全科室业务技能提升、培养优秀青年医生等综合素养要强。

    此外,医院还建立了青年人才库,有一定学历、年龄在35岁左右、在专科里具有潜质的年轻医生作为后备人才培训、培养,每个月有一定津贴,外出进修学习、申报课题会优先考虑,搭建平台让他们更快速地成长。

    相关链接
, http://www.100md.com
    重点专科建设,科研有硬指标

    科研教学

    专科建设周期内围绕提高优势病种中医临床疗效开展临床研究,承担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或奖励≥1项。

    专科建设周期内每年度应有以提高优势病种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际刊物上发表,或出版专著。

    专科对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的治疗难点进行梳理分析,积极研究探索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的解决方案,并在临床进行验证、应用。

    专科承担临床教学工作;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每年举办地市级以上以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专题培训班;开展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

    专科对护理人员开展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系统接受培训的比例≥80%。
, http://www.100md.com
    专科建设周期内每年派出和接收一定数量的进修人员,进修内容应与本专科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相关。

    组织管理

    医院制定以实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总体目标的专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

    医院管理体系、科室综合考核指标中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的实施作为重要指标,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

    医院制定专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计划,有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学术继承人选拔与激励机制,并认真组织实施。

    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等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满足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和中医远程技术指导等工作需要。
, http://www.100md.com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专科所在医院应给予专科经费投入,专款专用。

    节选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要求(2013版)》

    送产妇红糖鸡蛋暖人心

    深更半夜,孩子呱呱落地,产妇饥饿怎么办?不需要跑食堂、找饭店、累家人,护士已把一碗热腾腾的红糖鸡蛋送到床头。这样的举措对于还未从疼痛中缓过神的产妇、忙得不可开交的老人,还有那不知从何下手的新爸爸来说,都是贴心的服务。

    这是江西省上高县中医院妇产科根据产妇需要补充红糖和本地要吃鸡蛋的乡俗习惯,推出给每一位产妇煮三个红糖鸡蛋的服务。该服务规定顺产产妇从回病房起、剖宫产产妇在产后3天,护士将分别煮好红糖鸡蛋免费送到产妇手中。这项服务已免费送出鸡蛋约2万个、6000余份。该科从细节着手,从平凡小事做起,让病人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温馨服务,极大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已连续3年接生人数居全县之首。
, 百拇医药
    这只是上高县中医院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主题活动中推出众多便民举措中的一项。近年来,上高县中医院高度重视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从简化就医流程、增设收费窗口、改建缴费桌椅(使收费员与缴费者面对面平视)、进行早中晚三次常规查房和感情查房、邀请第三方评价真实反映满意度并意见整改、实行弹性排班、进行学习大比武等方面着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在改革发展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建设步伐,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工作来抓,把细节服务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刘敏鹃)

    别忘记医生也是一个普通人

    据《医学界》报道,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桑自强医生,下班后在宿舍休息……再也没有醒来,享年37岁。一位擅长心血管病治疗的医生最终倒在了猝死上,人们再次关注医生的健康问题。据中国医师协会2015年3月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医务人员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少等问题。据《2014年中国医生执业状况调查》显示,在7000多名被调查医生中,九成人表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八成人没有双休日的概念,最近一年没有带薪休假;超九成人感觉每天下班后状态不佳;近五成人感觉“非常累”。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小范围数据,但从每年都有医生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情况不难看出,“过劳死”正在成为威胁医生健康的杀手。
, 百拇医药
    《掌上医讯》曾经给出了这样一个“2015年猝死医生不完全名单”:1月11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鲁凯伍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离世,年仅47岁;3月2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闫润栀医生猝死,年仅28岁,去世当天凌晨还抢救了一名病人;3月4日凌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一名刚工作3年的规培轮转女医生蓉英,在麻醉科值夜班后猝死,年仅26岁;4月1日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一位麻醉科女医师夜班时突发疾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4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大连突发心脏病猝死,年仅48岁;4月13日,实名认证为“淮北市人民医院住院医师”的一位医生微博爆料,自己所在医院一位医生“早上交班前突发心梗,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0多岁;4月14日凌晨,福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康强病逝,年仅51岁;6月29日,年仅43岁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晶因心脏破裂猝死,离世前一天,他刚值班24小时,端午节3天假期中的21、22日,李晶连续上班两天;7月8日,中日医院31岁青年医生宋韩明在值班室内被发现呼吸心跳停止,不幸去世……
, 百拇医药
    一名又一名医生过早死亡,道出国内医生执业状况不容乐观。什么样的节奏导致医生“过劳死”频频发生呢?除工作强度大、压力大、休息时间少外,笔者觉得对医生忽视了“三心”或许是加剧医生“过劳死”的根本原因。

    一是忽视医生的心理健康。多数医疗机构只关注医生的学历、医术、工作效率等,很少顾及医生工作时的内心世界。特别是行业规章制度“逐年增多”,“医闹”“恶性伤医”等事件停不下来,导致医生工作处在一种忧心忡忡状态下,甚至受到委屈时,还让医生“自己承受”,不知不觉中,医生或多或少恐惧上班。医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工作,难免会出现猝死等意外。

    二是少有关注医生家庭环境。其实,医生也是一个具备七情六欲的普通人,难免在家庭中扮演一个“不顺心”的人物。很多时候,医疗行业要求医生在工作岗位上有任何委屈都得硬抗,苦脸装着笑脸。久而久之,回到家里还保持着“工作状态”,家人根本不知道医生有什么不顺心。据观察,少有医疗机构真正顾及和关注医生的家庭情况,甚至鲜有关注医生回到家里的生存情况以及医生家人心境等,从而导致医生把医院当家,把家当作旅社。这种情况下一旦遇上不顺心事,医生就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反而加重自身的精神负担。
, 百拇医药
    三是忽视医生身体健康。时不时看到医生打着吊针上班、吃着感冒药继续工作等报道,“病态医生”成为当下医生工作中的一大诟病。在一些发达国家,医生带病工作将被罚款,而雇用医生的医院连带责任被罚款。而国内,常把医生带病工作看作是一种正能量。这种被扭曲的认识,不知不觉忽视了医生有病的情况,“带病工作”必然容易发生猝死等意外情况。

    在笔者看来,国内医生健康得不到保障是一个严峻问题,不可忽视。实际上,让医生长期处于一种“病态”工作状态,既是对医生健康不负责,也是对患者健康不负责。

    总而言之,别忘了医生也是一个普通人,同样需要健康呵护。 (梅松政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梅松政诊所)

    努力让你的生命花朵尽情绽放 ——对当护士的女儿说
, http://www.100md.com
    护理是你由衷的选择,从那以后,家这个港湾,你停泊的时间越来越少。医院的工作让你忙碌起来,偶尔也会接到你抱怨的电话,在电话里,诉说病人的无理要求,以及不能回家的苦闷,但你从未厌倦这份工作,它将你的棱角磨平,终使你越加地喜欢它。

    你寄来的药就像那桃花的香,温暖了家人的心。药盒上面有你用笨拙的图画标注的用途,心头是你在电话的叮咛:“妈你记得吃药,别吃太油腻的。”你的关心像是早起的太阳日日不停歇,但仍未消减你为工作而无法回家的苦闷。

    你原本零散的假日被你聚集在一起只为能回家看看,虽已放下工作回到家中的你,给我讲述的却还是你在工作中的事,心中还是对病人的牵挂,讲述中你的脸上最多的是笑容。

    记得你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你值夜班时有位老奶奶去世,看到家属伤心的哭泣你终是忍不住躲到一个角落里比家属哭得还伤心,因为看到她就想起姥姥,姥姥将你当心头肉,而在姥姥病危时你却只有一个晚上的陪伴,我们知道这将是你一辈子的心结……这些有你的画面是我们记忆里的景点,—直深埋在我们心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 百拇医药
    作为父母我们也曾教导你不论怎样都不要忘记成长,人总要学着长大,工作中要脚踏实地,要谦和做人,不要过于奢望。你学会了大方处事,从容不迫。你懂得了端庄文雅,聪颖勤勉,不再像当初年轻稚气。不知为什么想起你我常常在梦里笑出声来。

    你是在家中桃花都开的时候才离开家的,常常一年才回家一次,从此便有了我们日日的期盼。虽相隔很远,大山褶皱的家中,永远有支持你绽放的力量,你只管尽你的努力让生命的花朵尽情绽放! (作者为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内分泌科护士王风波家属)

    王燕:病人健康是我最大的快乐

    
, 百拇医药
    30年来,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皮肤病科的王燕医生一直在岗位上默默地做着她的“小事”“分内事”,她这份平凡的坚持和对中医事业的执着、对医生操守的坚守,成为该院一道美丽的风景——

    面对患者,李燕总是和蔼、耐心地诊治。通讯员沈小萍摄

    今年5月,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在全院范围内推荐“最美医生”,王燕医师以最高票被推选。素来低调的王燕却说:“我做的只是分内事,是小事,还是推荐其他医师吧”。可正是这些“分内事”、“小事”折射了这位从事中医药工作30年的“大医”之“精诚”。

    不论多迟,坚持看完最后一个病人

    邻居推荐患湿疹久治不愈的董先生到绍兴市中医院皮肤科找王燕医师试试中医治疗。周一上午,董先生上网预约挂号,谁知王燕医师该周周二、周四、周六的专家门诊号均已预约一空。湿痒难忍的董先生求医心切,这位邻居便以“过来人”的经验传授“秘籍”——“在候诊处一直等,等到王燕医师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无论多迟,她一定会给你看的,她是菩萨心肠。”董先生“按计行事”,如愿地看上了王燕医师的专家门诊。
, http://www.100md.com
    像董先生这样的病人并非个案。王燕出诊时原本每半天限35号的专家号,但实际往往挂号数都在40个以上,全天达80多个号,有时甚至将近100个。午餐经常都是同事吃完后替王燕带到科室,她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再吃,所以每个工作日的午餐都是“误餐”;晚上,王燕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回到离医院并不远的家,已是暮色四合。

    下班了,劳累了一天的王燕将工作模式由“一线”调至“二线”,“王医师,我喝了中药后,有点拉肚子了,要不要紧啊?”“王医师,我背部已经不太痒了,但这几天感冒,那中药可不可以继续再吃?”……对这种咨询电话,王医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她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病人,并告诉他们如病情有变化或需咨询可随时跟她联系,不少病友亲切地称王燕的手机是“皮肤病热线,全天候待机”。

    一视同仁,不看背景只问病情

    在王燕眼里,病人没有贫富贵贵贱之分,无论什么样的患者都是一名需要帮助的病人而已。她把对生命的尊重、珍惜给予每一名患者。
, 百拇医药
    对那些外来的农民工患者,她不但没有歧视他们,相反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方便和帮助,如通过电话告知病情或者检查结果,让他们及时复诊,以节省费用,不跑冤枉路。

    如果病人需要在院做治疗,但又和医院的上班时间有冲突,她常常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他们提供服务。如有一位白癜风患者,需要做窄频紫外线的照射治疗,每周3次,一疗程需要3个月,而他的上班时间正好和医院正常诊疗时间一致,王燕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为他治疗,一直到疗程结束。

    对患者不时塞过来的“红包”,王燕一概拒收,有时还会悄悄地给生活拮据的病人送“红包”。皮肤病病程较长,不少病人情绪低落,她多次资助经济困难的病人,以解燃眉之急,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不要放弃治疗,有的在她的帮助下,坚持治疗,终于战胜病魔,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感同身受,病人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快乐

    皮肤病是一类发病面广,种类繁多,原因复杂的疾病,很多病种常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一些疾病甚至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使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和耐心,虽然大多数皮肤病没有性命之虞,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面对一些因饱受疾病之苦而心情烦躁的患者,王燕总是和蔼、仔细地询问病情、病史,耐心解答疑问,并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用法,讲解一些医学常识,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痛苦。
, 百拇医药
    一位陈姓男患者因反复外生殖器溃疡在多家医院诊治,均被诊断为性病,先后花了上万元医疗费,历时一年余,但病情仍然反复不愈。多次的求医经历已经使他失去了对医生的信任和治病的信心,还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和家庭压力,痛不欲生。王燕仔细地询问了他的发病经过和用药情况,否定了其他医院的性病诊断。经过2天的治疗,症状明显好转,一周后基本痊愈。同时王燕还帮他分析了病情,找出了原因,从而杜绝了复发之源。

    有些疾病因为病因不明,造成治疗困难,王燕运用自己所长的中医学知识,辨证施治,常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位李姓患者患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多年,因为皮损广泛,瘙痒严重,寝食难安,甚至彻夜不眠,患者痛苦不堪。但该病病因不明,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王燕接诊后,根据患者的病史、皮损形态、自觉症状,运用中医“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的理论,采用西药口服、中药外洗的方法,治疗一月余后,皮损基本消退,瘙痒消失。像这样经王医师诊治后治愈的顽症宿疾不计其数。

    “如果患者神色痛苦,我也会心情沉重,患者的健康是我最大的愿望,患者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鼓励。”王燕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 百拇医药
    提携后学,一个人带动了一个科室

    别看现在绍兴市中医院皮肤科的专家门诊“一号难求”,这里20年前却是 “门可罗雀”。

    当时领导将创建皮肤科的重担交给了时年而立、身材娇小的王燕,然而初创时期,病人寥寥无几,甚至有几天出现空白。可王燕并不气馁,她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订阅了多种专业杂志,利用专业书刊和网络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通过网络平台与同行相互交流,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中医特长,把中西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积累临床经验,得到愈来愈多患者的信任,皮肤科渐渐地打开了局面。

    王燕并没有就此止步,她又到上海学习了白癜风的手术治疗,在绍兴市区首家引进窄频紫外线治疗仪等,使得科室的治疗水平不断提升。目前王燕负责的皮肤科已是绍兴市中医院骨干科室,是目前绍兴市区唯一一家以中医为特长,中西医结合为特点的皮肤科,在绍兴及周边地区有较高声誉。

, http://www.100md.com     对于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王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还积极为他们创造学习条件,铺路搭桥提供进修机会。她还主持市级继教培训班,把自己的临床经验与同行分享,通过举办养生课堂普及皮肤病的防治知识等,赢得患者和同行认可,领导评价她是“一个人带动了一个科室”。

    陈彩飞是皮肤科的主治中医师,遇到疑难或复杂的病例,都喜欢向王燕请教。李志朋,这位从青海来绍兴学习中医皮肤科的进修医师,对带教他的王燕更是心存感激:“王老师将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辨证体会融汇贯通,并通过代表性的医案诠释得清晰透彻,相信我回青海后,对皮肤科常见病的诊治应该已没问题。”每年都有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医药院校的同学到王燕医生处实习,年轻的学子们纷纷夸奖:“不论是对病人、对学术还是对名利,王燕医师一直都是我们的榜样。”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