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信息 > 正文
编号:12552042
海内外中医药人共谱创新发展新篇章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海内外中医药人共谱创新发展新篇章

    2015年,中医药创新成果获得诺贝尔奖的肯定,中医人备受振奋。这一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设立首届“康缘杯”岐黄国际奖,并同期评出2015年度“康缘杯”中青年创新人才及优秀管理人才奖、“亚宝杯”政策研究奖。推出获奖者及获奖作品的内涵与亮点相关报道,以期让读者领略其风采——

    “康缘杯”岐黄国际奖旨在奖励在中医药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外籍专家或长期(五年或以上)在海外工作的中国籍专家,今年共有2位获奖者;“康缘杯”中青年创新人才奖旨在加强中医药科技人才培养,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各专科分会推荐,今年共评出4位获奖者。

    陈秀华 广东省中医院

    

    中青年创新人才奖

    作为岭南陈氏针法的第四代传承人,陈秀华挖掘传承的“岭南陈氏飞针法”以“无菌、无痛、准确、快速旋转”为特点,奠定了我国“无痛针学技术”的里程碑。

    2005年,广东省中医院率先创建了全国首家“传统疗法中心”,为将其建设为全国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和推广各种特色疗法和百项诊疗技术的集散地,现任广东省中医院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陈秀华义无反顾地挑起创办该中心的重任。

    十年磨一剑,如今传统疗法中心已成为医院集医、教、研、康复和保健于一体、具有独特临床疗效和中医特色的诊疗中心,也成为了全国汇集国家局百项诊疗技术、各派名医名家、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传播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国际窗口。

    除此而外,陈秀华还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陈全新工作室”负责人。卫生部“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 “高徒奖”和“中青年创新人才”获得者, 获“广东省抗非二等功”、“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和“中国好人”等荣誉。云南中医学院客座教授,世中联中医外治操作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法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作为岭南陈氏针法的第四代传承人,陈秀华对该项技艺深入挖掘整理、应用推广和传承创新,在她的努力下,独具岭南特色的针法体系和学术流派逐步形成。其中,“岭南陈氏飞针法”以“无菌、无痛、准确、快速旋转”为特点,奠定了我国“无痛针学技术”的里程碑。“陈氏分级补泻手法”首次对补法和泻法进行量化,乃针刺手法规范化和量化发展史上质的飞跃。2015年8月,“岭南陈氏针法”通过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网上公示。“岭南陈氏针法”、“岭南陈氏经络养生体系”、“刺血疗法诊疗体系”等4项已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技术研究”项目。“陈全新学术思想、针法体系及其临床应用”科研成果已通过成果鉴定和成果登记,正申报2015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评奖。

    袁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中青年创新人才奖

    近年来,袁媛进行了药材真伪优劣鉴别理论研究及其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为建立中药材多层次鉴别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针对中药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现任中药鉴定与评价研究室负责人,袁媛结合自己专业,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即在分子生药学研究领域中开展药材真伪优劣鉴别理论研究及其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袁媛2008 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13年评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年岗位能手、2014 年入选中国中医科学院“园丁计划”(第一批)。

    袁媛还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

    近5 年来,袁媛基于系统生物学研究策略,在药材真伪分子鉴定的基础上,从基因和成分对其化学质量形成的机制进行研究,建立中药鉴别及质量评价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具体成果包括:一是中药分子鉴定现场快检技术,解决了分子鉴别不能简便快速、缺乏现场使用能力的问题,提出中药分子鉴定现场工作模式,并开发20余种药材的分子快检试剂盒,并编写了《中药分子鉴定操作指南》,作为培训教材面向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药检部门开展分子鉴定快检技术培训,已培训240余人,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中药材质量双分子评价体系,为解决药材道地性评价指标选择专属性的问题,以活性成分为导向,充分发挥功能基因在表征药材质量方面的独特作用,为药用植物种质评价方法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核心创新研究成果被BMC genomics 杂志评为高浏览次数文章,并被主流科技网站科学网、生物谷、农博网等报道,袁媛受邀分别在第二届国际基因组大会、南非University ofKwaZulu‐Natal、中韩分子生药学年会、中国‐奥地利中药质量与安全性评价研讨会等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报告,介绍相关科研成果,获得高度认可。

    孙鹤(美国) 天士力制药集团

    

    岐黄国际奖

    孙鹤是目前国外有突出成就、最早进入美国FDA作为联邦政府官员的华人学者之一。

    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是我国首个完全按照现代医学标准开展国际临床研究的复方中药,现任天士力集团董事局董事、副总裁,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天士力北美药业有限公司总裁的孙鹤为推进这一成就,促进中药现代化的研究逐渐走向国际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药物研发与管理专家,临床药理学和生物药学专家,中国国家特聘专家,“千人计划”领军人才,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转化医学(Pharmacometrics)专家资深评审官 (Expert Regulatory Scientist) ,美国联邦亚裔执行官联席会成员,孙鹤在中药现代化研究领域获得了卓越的成就。除此之外,他还兼任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博导、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合约科学家、英国诺丁汉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医药世界联盟秘书长和天津国际医药联合研究院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孙鹤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创新研发战略、评价管理方法、及临床优化应用等课题的研究。在FDA负责新药评审管理决策及计量药理学评审决策,主持或参与制定药政法规管理政策等工作,通过科学研究来创建FDA独特和创新的评审分析样板等职能。在十三年FDA任职期间,主持或参与完成了七部药政法规的编写,为美国食品和药品审评工作框架的制订做出了突出贡献。

    孙鹤作为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申报国际化项目技术总师,领军天士力团队取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中药成功通过美国FDA 申报之Ⅱ期临床研究并完成Ⅲ期开发的里程碑性成果。 孙鹤负责该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实施,建立了一套CMC质控体系,与FDA审评中心保持有效的沟通,突破了国际申报药政瓶颈;将大量现代临床医学知识、转化医学方法、计量临床药理学技术等交叉学科技术应用到了临床研究中,领导完成了突出中药特点的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领导筹建了系统的国际申报数据管理体系;指导完成了中药GAP和GMP生产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指导开展了首例海外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药国际化研发、申报和项目管理人才。

    岳冬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青年创新人才奖

    十年来,岳冬辉系统开展了温病学证治规律探讨与理论研究,并率先在总结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病毒感染的黏膜免疫机制研究,取得前沿性研究进展。

    在近十年的研究工作中,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团队主要学术骨干岳冬辉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院士的实验室为研究平台,围绕中医《温病学》学科和中医药防治流感的科学研究为研究内容,开展了文献整理、理论探讨、科学实验、临床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着力于创新,已形成稳定的科研方向。其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系统开展了温病学证治规律探讨与理论研究。第一次系统整理最具代表性的18位温病学家的学术与经验,并有一系列有价值的发现。温病代表性医家的学术经验,是温病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温病学认知与实践的鲜活体现。在近几年的文献整理研究中,岳冬辉博士主要从生平事迹、时代背景、代表性著作、创新提法、特色理念、辨治思路、治法创方、用药特色、主要成就和社会影响等各个层面,对历代18位代表性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集中作了较全面的梳理和总结,获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独撰出版了学术专著《温病证治探微》,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为温病学的理论研究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多位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

    二是率先在总结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病毒感染的黏膜免疫机制研究,并取得前沿性研究进展。岳冬辉博士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和粘膜免疫途径上开展中药复方的研究,提出并验证了“中药预防流感作用与粘膜免疫相关”的科学假说,认为中药预防流感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黏膜免疫途径得以实现。这一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优化了中医药预防流感的临床方案,提高中医药流感防治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喻嵘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青年创新人才奖

    喻嵘创新性开展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虚、毒、瘀”、心脑血管疾病“气虚血瘀”中医关键病机理论与科学内涵研究。

    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喻嵘多年来潜心教学,钻研学术,先后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审专家、教育部及湖南省科技项目、科技奖励、百人计划等评审专家;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校级教学名师、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先后担任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与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生理科学会委员。

    喻嵘还致力于打造湖南省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团队,她还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各家学说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湖南省优势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方向带头人;为“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创新群体、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为“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中医方证研究转化医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要负责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喻嵘系统构建了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和基于血管生理病理基础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创新性地开展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虚、毒、瘀”、心脑血管疾病“气虚血瘀”中医关键病机理论与科学内涵研究。重点阐明了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炎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损伤机制及滋阴益气、活血解毒法系列组方的作用机制。

    劳力行(美国) 香港大学

    

    岐黄国际奖

    劳力行不仅是美国中西医科学界的一位知名人士,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的威望,对针灸及中医领域学术研究的提升以及中医药事业的海外推广发展做出了特别贡献。

    首创在针刺临床研究中使用安慰组针刺,首创采用无束缚动物疾病模型研究针刺镇痛机制,劳力行对针灸现代研究方法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现任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黄谭智媛明德基金教授、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世界针灸联合会副主席,中医药全球化联盟秘书长。

    1983年,劳力行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1992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后留美工作21年并成功申请到26项由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及美国国防部提供经费支持的针灸和中医药研究项目,开发了一系列有效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方案,特别集中在中医/针灸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理方面,最早在针灸临床研究中应用安慰组针刺方法,并在针灸实验研究中首创无束缚痛觉过敏炎症动物模型研究针刺痛症机制。

    在美期间,劳力行亲身见证并积极推动了针灸在美国社会的发展。1994年,劳教授受马里兰州长任命担任首届马里兰州针灸执照委员会委员,同年受邀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举办的针灸听证会上发言,推动FDA批准针灸作为医疗器械在美国广泛运用。1997年,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举行针灸听证会,劳教授作为受邀嘉宾出席并发言,此次会议对针灸得以进入美国主流医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2003~2007年,劳力行教授出任美国针灸研究协会(SAR)的共同主席,后转任SAR顾问委员会主席。

    劳力行对美国的中医教育事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2-2001年出任马里兰州中医学院董事会成员及临床教学主任,2011-2012年受聘为弗吉尼亚东方医学院院长。劳力行长期担任针灸和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ACAOM)的院校质量检查员,并自1997年以来担任针灸和东方医学委员会(CCAOM)的《洁针操作技术》课程授课和培训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