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的自然属性及与“五行”的关系
近代对五行学说颇多怀疑,有学者认为五行比类有很大程度的唯心性,而且通过不断演化,有些内容已失去本义,乃至完全相悖,五味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思考,发现了古代对五味的解释的确存在不足,但其与五行的配伍并非率意而为,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故与同道探讨如下。
五味属性及五行比类之不足
《黄帝内经》认为土生甘、水生咸、金生辛、木生酸、火生苦,其与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古人多单纯从“五材”的物质基础阐述,土味甘、水味咸、金味辛、木味酸、火味苦。最早注《尚书》的孔安国认为:咸是“水卤所生”,苦是“焦苦之味”,酸是“木实之性”,辛是“金之气”,甘是“生于百谷”。唐·孔颍达进一步注疏,引《正义》云:“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为卤,卤味乃咸;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其后的注释多以此为据。然而土生五味,何以独取甘?草木之味,酸苦甘辛皆有,何以独取酸?水可淡至无味,为何取卤味之咸?炭味焦苦,非火之味也。
关于五味与五行的比类归属问题也容易产生疑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31 字符。
五味属性及五行比类之不足
《黄帝内经》认为土生甘、水生咸、金生辛、木生酸、火生苦,其与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古人多单纯从“五材”的物质基础阐述,土味甘、水味咸、金味辛、木味酸、火味苦。最早注《尚书》的孔安国认为:咸是“水卤所生”,苦是“焦苦之味”,酸是“木实之性”,辛是“金之气”,甘是“生于百谷”。唐·孔颍达进一步注疏,引《正义》云:“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为卤,卤味乃咸;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其后的注释多以此为据。然而土生五味,何以独取甘?草木之味,酸苦甘辛皆有,何以独取酸?水可淡至无味,为何取卤味之咸?炭味焦苦,非火之味也。
关于五味与五行的比类归属问题也容易产生疑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