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文化
编号:12829874
《本草乘雅半偈》释名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461期
     《本草乘雅半偈》是明代医家卢之颐(字子繇)诠释药物的一部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考据博洽,辨论亦颇明晰,于诸家药品甄录颇严。虽辞稍枝蔓,而于本草究为有功”。可见,该书在本草史上具有一定地位,研习本草,值得一读。

    要进一步了解该书,首先要明白该书名称的含义。其中关键是“乘雅”与“半偈”。

    先说说“乘雅”。“乘”,在这里应读作shèng(胜),指数字“四”。古代记物常以四为“乘”,如四壶为“乘壶”,四矢为“乘矢”,四丘为“乘丘”。古代诠释名物的书多称“雅”,如《尔雅》《广雅》《通雅》等。卢之颐一开始编写此书,对每味药的诠释是按照核、参、衍、断四项进行的,故名曰《本草乘雅》。

    为什么后来该书又称“半偈”呢?这与该书的坎坷成书经历有关。

    卢氏自明天启六年(1626年)开始撰写《本草乘雅》,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完稿,“凡历十八春秋,而此书始成”。书成次年(1644年)即付诸剞劂。不幸的是,该书尚未刻成即遭逢战乱,于是“挈家而逃,流离万状,诸楚备尝”。直到顺治三年(1646年),始得生还,然“家徒四壁,则板帙之零落殆尽可知已”。面对此情此景,卢氏心有不甘,将近二十年的心血不能白费,故毅然决定追忆并重写该书,但由于难度太大,不能全部重写,只完成了每味药物的核、参两项,因此书名易为《本草乘雅半偈》。偈,为佛经中的唱颂词,通常以四句为一偈。因重新撰写后,各药内容只得原书四项之半,故书名缀以“半偈”。《本草乘雅半偈》约于顺治四年(1647年)完成,其完成速度之快,颇为惊人。

    了解该书书名,不仅可知其成书过程,从中亦当窥知其艰难,对前人之所遗,当有敬重之意、敬仰之情、敬畏之心。(实子), http://www.100md.com(实子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