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996792
春天宝宝易上火下火慎吃败火药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张家口晚报

春天宝宝易上火下火慎吃败火药

     □陈自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春天万物生长,孩子也容易“上火”。 稍微吃得多点、穿得暖点就会出现咽痛、便秘、腹胀、口臭、大便干等“上火”症状,然后家长从琳琅满目的 “下火药”中选择一种给孩子清清火。 其实,这样的“下火”有些盲目,“下火药”吃的不对症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副作用。

    首先, 妈妈们要明确所谓“上火” 的症状不一定要用清热的药物。因为“火”有虚、实之分,阴、阳之别,只有阳亢出现的是实火,阴虚导致的则为虚火。 其次,“火”从何来也需要辨别。 五脏肝、心、脾、肺、肾出现“上火”的症状各有不同。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之间、五脏与人体表里上下均通过经络相连,故五脏“上火”的症状会有所交叉,而且五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任何一脏出现“上火”都会影响至其它脏器, 出现更多的变证。

    妈妈们切不可看到某一个症状就断定“火”的性质及“上火”的脏腑。比如口腔溃疡,除了脾胃积热、心火上炎可导致口腔溃疡外,肾阴亏虚,虚火上浮也可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临床上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所选用的中药也有所区别, 或清热解毒,泻火通腑,或滋阴生津,温补脾肾。 因此,选用中药时要结合孩子的全身症状进行辨证, 谨防“虚虚实实”———使虚证更虚、实证更实。

    春季五行属木, 五脏为肝,故春天更容易出现肝火旺的症状,包括头痛、面红目赤、眼眵增多、口干咽痛、脾气暴躁、尿黄便秘,甚至神昏、惊厥等。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对水谷精微的需求相对较大, 脾胃负担较重, 但小儿“脾常不足”,所以除肝胆实火外,孩子一年四季均很容易出现胃肠实火的症状,如牙龈肿痛、口内溃疡、口气臭秽、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厚等。

    天气转暖,妈妈们要想预防孩子春天 “上火”, 关键要做到“管住嘴”。 让孩子多喝水,养成喝水的好习惯,避免春燥。 少吃或不吃辛辣、油炸、煎烤、油腻的食物, 多吃应季的蔬菜水果,保证大便畅通。 春天大好光景,在“管住嘴” 的同时, 及时加减衣物,多出门散步、游玩,放松心情,也是预防“上火”的好方法。

    (健康时报)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