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752312
家庭中的亚斯伯格亲职教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25日 家庭文化
家庭中的亚斯伯格亲职教

     他们不懂得去解读人家心里想什么,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举止会影响他人,所以在和别人互动时,往往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很自私”。在处理事情上,亚斯伯格的孩子习惯把这个世界上的事物,都想成有一定的运作规则,于是无法接受任何事物“既定”的运作方式被改变。例如:回家一定要走同一条路线,不允许变化。然而,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许多事情都有改变的可能,这也是亚斯伯格的孩子常对于“改变”感到不安的原因。

    英国精神科医生罗娜.吴引对亚斯伯格症有相当深入的观察。在论文中,她对亚斯伯格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描述如下:

    1.没有同理心。

    2.天真、不恰当的行为,单向的反应。

    3.欠缺交友能力。

    4.重复、学究式的言词。

    5.与语言能力无关的沟通障碍。

    6.对特定事物强烈的兴趣。

    7.感觉统合不协调,行动笨拙,姿势怪异。

    家庭中的亚斯伯格亲职教育

    家中有个亚斯伯格的孩子,大部分的父母或多或少有某种程度的担心,担心孩子没有朋友,担心孩子出门带给别人难堪,担心环境稍有改变,孩子就闹脾气,所以亚斯伯格孩子的家人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大部分的时候,家人必须学习过一个相当规律的生活,免得要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然而,家人也不一定要如此“配合”,因为亚斯伯格的孩子还是有被教导和改变的空间。

    要帮助亚斯伯格的孩子,家人首先要了解隐藏在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出适合孩子的方法。

    在这里,我来谈谈父母在家里可以怎么帮助孩子。

    一、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如果真的解了亚斯伯格的孩子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他们的行为一点都不奇怪;他们和一般人一样,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基本上,他们的行为不外乎下面这些原因:

    1.想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完,或者是觉得非得某件事完成,才可做接下来的事情。这是一种强迫性的思想,总觉得做事情有一定的顺序。

    2.想要逃离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总觉得去面对不喜欢的事情,自己一定会发疯。例如:剪头发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我”是无法忍受的,其实这也是一种强迫性的想法。

    3.不能分辨别人的行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例如:打球的时候,总以为别人是故意撞他。

    4.总想控制整个情境,总觉得凡事有一定的规矩,尤其第一次是这样进行,以后就要按照这个模式进行。

    5.感觉异常所造成的。例如:觉得冷气机的声音很吵、床不舒服、灯光太亮等。

    二、建立一个结构稳定且能预测的环境

    亚斯伯格孩子的不安,来自他对这个世界的不了解,所以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在家里,父母首先要提供孩子一个较有结构且能预测的家庭生活环境,父母也要能够接受孩子出现固定的行为模式,这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等到孩子的情绪相当稳定的情况下,一些渐进式的改变,才能够开始进行。

    三、教导新的行为

    在孩子的情绪相当稳定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教导某些与人互动的技巧。例如:说话的礼貌,打招呼的方式,和人交谈的方法等。

    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的态度要温和而坚定,说话时要平稳,不带任何负面情绪。父母只是很单纯的告诉孩子和人说话要注意什么,例如:要看着对方的脸,要回应对方的话,不要只顾自己有兴趣的话题等。见到长辈打招呼一开始可以怎么说,什么话会让长辈听起来很舒服,哪些是安慰和鼓励人的话。父母事先最好先想一想,再来教孩子。

    亚斯伯格的孩子是很敏感的,父母有情绪的时候,不宜教导新的技巧,以免让孩子感受到这是处罚,而不愿意学习,导致反效果。

    四、持续鼓励使用新的技能

    孩子学到了新的技能之后,给他们有经常练习的机会,而且父母要刻意帮孩子制造其他类似的情境。例如:让孩子和不同的人打招呼,或者经常和孩子谈论不同的事件,接下来也可以让他练习如何打电话和亲人问安或聊天。总之,父母要刻意营造机会,让孩子练习。

    当孩子只要能使用一点点新的技巧,父母就要给予大大的鼓励。亚斯伯格的孩子是很喜欢受到赞美的;从赞美中,他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安全”的事。这对稳定孩子的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五、鼓励孩子保持弹性是好事

    亚斯伯格的孩子因为有太多坚持,所以常造成生活上的不适应。不过,当孩子语言能力越来越好时,也代表他越来越可以使用语言来沟通。当孩子越来越大时,父母要开始给孩子一个观念,就是“保持弹性是一件好事”,只要事情可以解决,放弃自己一点的坚持是很棒的一件事。帮助孩子了解:生活中,解决一个问题比坚持做一些事情来的重要,所以必须保持弹性。当孩子愿意牺牲自己的坚持,帮助家人解决一个问题,父母就该给予大大的鼓励。

    父母是陪孩子走这一生最重要的人,只有父母才是孩子终生的老师,所以作父母的不用急着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把所有的好品格都教完,那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

    父母能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孩子长大,先滋养孩子稳定的情绪,让他在一个爱的环境下成长;等到孩子对事情的反应不再过度激烈时,就是塑造他最好的时候。

    这就像《圣经》所说,“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是的,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棵树种在溪水旁,时候到了果子自然就长出来了;孩子的成长时候,父母亲能做的,就是把孩子带到溪水的旁边,滋养他的心灵。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准备好用平常心来带这样一个孩子了吗?, 百拇医药(吕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