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831272
关于大学老师、社团、教育的父女对话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20日 《祝你幸福·最家长》
     压力。学校有语言辅助课程,听课没有问题。自己现在面临两个瓶颈,一个是文科的阅读和写作实在是太多了,上起来真得很费力气;第二个,理科课程本来就是弱项,又没有系统学,微积分听得有点儿吃紧。数学课一定会坐在前面的,态度很端正。数学作业是网上写网上交,你做一次它就会告诉你对错,你就可以做好多次直到做对为止。经济和新闻没有作业,会有小测试,写作偶尔布置作业也不多,预习和复习的东西多,平时会和最后成绩挂钩。在美国写作业,不提前做点功课不翻书,是没办法弄的。美国大学自由度大选择多,压力反而大,一切得靠自己。

    社团。参加了一个社团叫做CPLA,全称“美国俄勒冈中国青年慈善领袖会”,做慈善项目,然后把筹到的钱暑假带回中国,在国内再做慈善项目,花掉这些钱。每年主题不一样,关爱留守儿童啊、爱护母亲河啊等等,社团和学分没有关系,加入这个社团两个原因,一是自己一直希望做一些支教之类的慈善活动,二是想认识更多的人、交些朋友。我在策划组,还有宣传、筹集资金和公共关系组,每周开小组会和社团的会。

    感觉。来美国念大学,拖着两个巨大箱子,从北京开始,孤独的十几个小时飞行、西雅图转机,到这个犄角旮旯的州、各种入学手续地办,一个人。再看美国新生,一家人跟着屁颠屁颠忙活,老爹老妈鞍前马后,不亦乐乎,真不知道那些咋呼美国孩子独立的人去哪儿了。还有一个感觉,尤金就两个电影院,其中一个却经常播中国电影,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趋势啊。在尤金看中国片子感觉特别好,8.5美刀一张电影票。

    ——爱你的小疯丫头

    小丫头:

    实在不好意思,从老爹所在的微型大学向丫头那所美国大学张望时还品头论足。

    “把人生最珍贵的一段时间搁在大学里要干什么?”中国人讲到教育常常会用一个词:灌输。一个病人,失去了进食功能,用一根管子,硬生生通过鼻腔插进去,叫“鼻饲”,身体必须的营养经过鼻腔进入胃肠。

    大学。老爹念大学时最深恶痛绝的几件事:死记硬背,没有道理好讲,记住就是,从训练驯化到接受服从;没得选择,你不能在受教育上说三道四,学校、老师和家长没有给你这个权力和机会;教材千篇一律,教学千人一面,单一、死板、权威、标准。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课程、规定的内容、规定的老师,离开规定教育是没法进行的,规定之外的是不被允许的,太多禁锢的力量和约束的前提。大学的老爹已经在拒绝被人被事强行而随意地占用时间,课讲得不中意,老爹会在课堂上翻课外书,还被教“组织胚胎”的老师提溜起来惩罚性回答问题,但不思悔改、屡犯纪律,也是对大学强输硬灌的一种反抗吧。

    教育。大学的教育在于唤醒,在于带入,在于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可行性,而不是生拉硬拽,不是因循守旧、固执己见和理论守成,不是一清二楚、非黑即白、因果有序;教育的“有用”“管用”常常和“无用”“无为”相链接,没有一杆子包揽到底、精确产品制图、线性成长规划等等的大学教育路线图。大学教育应该带来朴素和优雅,老师打开一本书,因为自己喜欢,和学生一起分享;打开一扇窗,因为曾经流连忘返,和学生一道揽胜。教育的姿态是教和学的互道有无,是对话和互访,是教与学双向由此到彼的流动,从而叠加双方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产生“教学相长”、弃短补长,从而引出、引导、引向各自寻求的目标;对话是缠绕而不是捆绑,是紧跟而不是依附,是疏通而不是割断。大学的教育要鼓励越轨、离谱、离经叛道以及学习上的放纵;既要有自主宽松、灵活多样的平台,也允许存在刻板教条、雷打不动的我行我素。

    老师。老爹念大学时,一个生物老师,矮胖、声音嘶哑,又皱又黑的脸上只记得有个巨大的黑框眼镜,但那黑框眼镜后面全是生动和热情,磁性的声音里夹杂着煽动性、鼓惑性和刺激性,课堂上她成就着关于生物学的一个演员的盛大演出,既丝丝入扣、眼花缭乱,又充满着智慧的细节。她让你看到一个生物世界,而不是看到一个生物老师;让你用生物学的知识看待世界,而不是让你仅仅掌握生物学知识。生物课的内容全忘光了,但生物课成绩是老爹大学里的“最高纪录”。

    真正的老师,手上有一大把好牌,化繁为简、循循善诱、举重若轻、诱敌深入。厦门大学一个教授把一门枯燥的“概论课”,变成一场宏大的趣味盎然的游戏,包括角色扮演、场景模拟,每次上课都是在和学生一场约会,授课对他来讲是一种创作,有快乐和痛苦在里面,老爹觉得很有道理。这个时代,有太多貌似老师的人,有太多的渠道接受知识或类似于知识的东西,也有太多的似是而非和自以为是。一不留神,老师就会掉进无知无为无奈无能的教学困惑里面,在即将消失的职业里面,好像老师这个职业也排在队伍当中。

    学生。好学生不仅仅是对已确定的合理知识进行收集储存,不仅仅是对他人的思想观点进行整理和分类,而是要有理解和运用、批判和质疑,我们积攒了太多的述而不作、存而不论、会而不能;好学生不是在教科书里找到知识点找到标准答案,然后把它转移到试卷上然后再把它忘掉,而是找到兴趣和想象力、思考和超越方式。一个踩着标准答案到标准答案的轨迹一路走来的孩子,符合大多数人关于好学生的定义,但这个轨迹不是从能力到能力的轨迹。好学生在于把一个不同于他人的“我”找出来,学会成为“自己”,成就一个我们中的“我”,不是自私的、自我的,而是一个社会的“我”。

    感觉丫头的大学离教科书离课堂讲授比国内远了,离中规中矩按部就班学校教育也远了。丫头的大学拥有如此之多的选择:课程学分的、阅读写作的、时间安排的、住宿生活的,老爹甚至感觉像一个市场,双方买与卖的行为。美国人也在检讨大学里民主的“滥用”,检讨大学生在学校应享有多大的接受教育的自由度,在多大程度上应该由学生说了算,放手和控制的界限在哪儿,是否给了老师、学生太多的自由和宽松,但正像丫头所说,“更多的选择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丫头有属于自己的不少优势:乐观、自信,悟性、灵活,兴趣、热情,安静、专注等等,这些令人振奋的特点,转换角度、不加节制、挥霍浪费,就会变为弱点,甚至妨碍成长。比如丫头的自信就带来了没有危机感、干事拖沓、不着急,像是在用自信心打水漂儿玩,由着自信擦着水边儿漂。老爹就觉得自信不是这么用的,是往前走的动力,是在慵懒的时候可以食用的精神食品,是在自己需要鼓励的时候给自己掌声的力量。, 百拇医药(安小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