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龙骨汤,为夏天的身体打基础
一到夏天,很多广东本地人喜欢用生地煲汤,“生地龙骨汤”便是这一时节最常见的一道汤。李时珍对生地的评价很高,说它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因生地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的功效,所以非常适合夏季煲汤饮用。那么,夏天为什么要补阴呢?
阴代表物质基础
中医看病分阴阳,“阴”代表物质基础,“阳”代表功能能量,任何功能的发挥和能量的产出,都要有物质做基础。因此,“阴”是“阳”的基础,也是我们身体的基础。如果“阴”的基础都不牢固,还去补“阳”,无异于是在提前耗竭生命。因此补阴就是补基础,这也是中医讲的“奉阴者寿”。
夏季天气热,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耗,机体需要通过分泌汗液来达到散热的目的,而汗液的大量丢失又会引起机体内气、血、津液的不足。一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潮热盗汗、耳鸣健忘、烦躁失眠等气阴不足的症状。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气、血、阴、阳平衡的时候,身体就健康,跟西医说的免疫功能正常是一个道理。
脾虚腹泻者慎用生地
夏天食欲不佳、饮食少进,加上汗液消耗增加,所以容易造成阴亏情况。津液是津与液的总称,它们皆来源于我们进食的东西,化生成体内的阴性物质,成为人体阴阳中阴的一部分。生地是补阴的,因而能直接补充身体最基础的部分。
生地就是生的地黄,熟的叫熟地。《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生地也有干鲜之分,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功效强。不过,由于生地性寒而滞,脾虚、腹泻者不宜使用。
夏日食单:生熟地脊骨汤
材料:生地20克,熟地10克,猪脊骨1斤,蜜枣两颗,生姜两片。
做法:先将猪脊骨飞水,再将全部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滚后加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生津、清热解毒。因熟地的性质比生地要温一些,而且补阴的力量大一些,所以把生地和熟地放一起煲,比单纯的生地滋阴效果要好,同时又能减少单纯用熟地上火的可能。
(罗运鹏)
阴代表物质基础
中医看病分阴阳,“阴”代表物质基础,“阳”代表功能能量,任何功能的发挥和能量的产出,都要有物质做基础。因此,“阴”是“阳”的基础,也是我们身体的基础。如果“阴”的基础都不牢固,还去补“阳”,无异于是在提前耗竭生命。因此补阴就是补基础,这也是中医讲的“奉阴者寿”。
夏季天气热,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耗,机体需要通过分泌汗液来达到散热的目的,而汗液的大量丢失又会引起机体内气、血、津液的不足。一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潮热盗汗、耳鸣健忘、烦躁失眠等气阴不足的症状。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气、血、阴、阳平衡的时候,身体就健康,跟西医说的免疫功能正常是一个道理。
脾虚腹泻者慎用生地
夏天食欲不佳、饮食少进,加上汗液消耗增加,所以容易造成阴亏情况。津液是津与液的总称,它们皆来源于我们进食的东西,化生成体内的阴性物质,成为人体阴阳中阴的一部分。生地是补阴的,因而能直接补充身体最基础的部分。
生地就是生的地黄,熟的叫熟地。《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生地也有干鲜之分,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功效强。不过,由于生地性寒而滞,脾虚、腹泻者不宜使用。
夏日食单:生熟地脊骨汤
材料:生地20克,熟地10克,猪脊骨1斤,蜜枣两颗,生姜两片。
做法:先将猪脊骨飞水,再将全部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滚后加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生津、清热解毒。因熟地的性质比生地要温一些,而且补阴的力量大一些,所以把生地和熟地放一起煲,比单纯的生地滋阴效果要好,同时又能减少单纯用熟地上火的可能。
(罗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