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881996
从中医词义引申看传统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536期
     医道植根于文化,文化载体于语言。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缩影,而中医学的词汇可以说是展示传统文化的窗口。

    探讨中医术语,分析中医语言文化,随处可见以人为本的中医学,既重视生灵而保护生命,又倡导身心健康而道德完善的理念,体现了优秀传统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

    医道植根于文化,文化载体于语言。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缩影,而中医学的词汇可以说是展示传统文化的窗口。本文略举《中医语言文化》中数例进行探讨,以展示语言词汇的引申途径与深层文化背景,彰显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哲学思想,师法自然、援物比类的引喻模式,吉祥高雅、内外相合的审美情趣,继往开来、永恒持久的传统观念,重视身心、提倡修养的道德倾向。

    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哲学思想

    以“气”为例,在传统哲学的基本思想中,古代先哲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物质。
, 百拇医药
    汉·王充《论衡·自然》:“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中医学基于传统哲学思想,认为人生于自然界,与自然界同为一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九赵志坚注:“古者天地万物同得一气而有生。”故阴阳之气变化,世间万事变迁无穷。因而在中医学中人体之气有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等,天之气有风气、寒气、热气、湿气、燥气、火气等,地之气有水气、雾气、露气、雨气、土气等,故《儒门事亲·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在治则上也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提出相应的办法:“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风痰宿食,在膈或上脘,可涌而出之;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可泄而出之。”

    以“神”为例,中医将生命活动的表现和机转,即生生不息的气机,称作“神机”。《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将人的精神、心思,称作“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王冰注:“清静栖灵,故曰神明出焉。”又将作为神明之府的头,称之“神府”或“精神之宅”;将储藏五神的五脏,称之“神脏”“五神脏”“神之宅”;将人体精神所依附或聚留之处,称之“神宅”;将人的眼珠称之“神珠”;将唾液称之“神水”、“玉液”,将肚脐称之“神阙”等。《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胸腹部主病针灸要穴歌》:“神阙百病老虚泻,产胀溲难儿脱肛。”经穴名又有神门、神聪、神光、神堂、神阙、神庭、神道、神藏、神宗、神封等,均含有承载“神气”之意。而表现人的身心健康的成语有神完气足、神来气旺、神采奕奕、神采焕发、神清气爽、神清气茂、神清气朗、神清骨秀,等等,这些都体现中医形不离神、形神合一的思想。
, 百拇医药
    师法自然、援物比类的引喻模式

    以“末”为例,“末”本为树梢义。《楚辞·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中草药的枝叶,亦称之“末”。《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巳,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荄”为草根,与“末”“枝”相对,故“末”“枝”同义。因人的肢体恰似树木枝节,中医以“末”指人的肢体、四肢,亦称“四末”。《素问·疟论》:“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 四肢的疾病,称作“末疾”。《左传· 昭公元年》:“风淫末疾,雨淫腹疾。”中医上标病或标部,亦称之“末”。《灵枢·寒热》:“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针灸的针尖似树梢,亦谓之“末”。《灵枢·九针论》:“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

    “末”一系列词义的用法,无论是从具体到抽象,还是从特殊到一般,都体现古代先民师法自然的引申比喻的思维模式。
, http://www.100md.com
    以“营”字为例,“营”本营垒义,中医认为人的血管如营垒般坚固,才能具备气血的固摄作用,故将气血运行的管道——经脉称作“营”。《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营”又用以比喻脉象如营垒一样,沉而实。《素问·玉机真脏论》:“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相关用法均说明中医词义引申援物比类的模式。

    体用不二、多向联系的思维方式

    以“表”为例,“表里”概念在中医学中广泛运用。“表”指身体的浅表部位或浅表部位的外感病邪。中医上将外感病邪在浅表的证候,称作“表证”;在浅表部位的外感病邪,亦称“表邪”;通过发汗以解除肌肤表邪,称作“解表”“疏表”“发表”“透表”等。

    清·汪廷珍《温病条辨·叙》:“而世之俗医遇温热之病,无不首先发表,杂以消导。”所谓“发表”就是用药物将所受的风寒等发散出来。如果由于邪盛正虚或治疗失当,在表的邪气陷入于里,这种病变就是“表邪内陷”;而治法使之透发出来,即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等病邪发散出来,亦称之“表”。清·朱锡《幽梦续影》:“医花十剂,壅以补之,水以润之……小清閟阁主人云:‘石以镇之,香以表之。’”“表之”即使病邪透发于表。茅盾《童年·父亲的三年之病》:“母亲争辩说:‘我没学过医,可是常听爸爸说,疟疾宜表不宜遏。’”所谓“宜表不宜遏”就是应当使病邪透发于表,而不能让它遏阻于体内。
, 百拇医药
    可见在传统思维中,本体的东西就具备其相应的功用,所谓“体用不二”,这也是现代所谓名词可用为动词,而名词、动词在古代集为一身。

    再如“营”字,亦具有体用不二与多向联系的用法。

    中医将人体饮食水谷化生的与血共行于脉中的精气,称作“营气”。《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营气富于营养,具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作用,故称“营周”。而“营”本营垒义,自然含坚固基础义与圜环周匝义;中医学的“营气”亦同样有营养、循环周流义,这体现援物比类与体用不二结合的特点,故“清者为营”与“营周”名词与动词共存一句而同起作用。《灵枢·营气》:“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

    “营气”具有营养作用与循环功能,然营求无止,钻营过分而致病,亦用“营”字表示。《云笈七签》卷八八:“目营万象,心虚异端。”故惑乱、迷惑,亦称之“营惑”。《史记·孔子世家》:“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鉴于“天人合一”思想,“营惑”亦为火星的别称。《广雅·释天》:“营惑谓之罚星,或谓之执法。”因火星隐现不定,令人迷惑,故名“营惑”,亦即“熒惑”。《吕氏春秋·制乐》:“熒惑在心。”高诱注:“熒惑,五星之一,火之精也。”迷惑大众称之“营众”。《荀子·宥坐》:“言谈足以饰邪营众。”杨倞注:“营读为荧。营众,惑众也。”
, http://www.100md.com
    故“营”字多义体现了古人思维的多向联系、普遍联系、整体联系的特点。

    吉祥高雅、内外相合的审美情趣

    以“荣”为例,从其金文象形字看,本象草木之花。《说文·木部》:“荣,桐木也。”《尔雅·释木》亦云:“荣,桐木。”郭璞注:“即梧桐。”

    梧桐是种子可食亦可榨油的落叶乔木,木质轻而韧,可制家具及乐器;古代认为是凤凰栖止之木。《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孔颖达疏:“梧桐可以为琴瑟。”可见“荣”之高雅!

    《埤雅·释木》:“父丧杖竹,母丧杖桐。竹有节,父道也;桐能同,母道也,母从子者也。”传说黄帝时的一位医师,曾指桐树以示其姓名,人们因称之“桐君”;而琴瑟亦别称“桐君”,可见“荣”之吉祥!

    《逸周书·时训》:“谷雨之日,桐始华。”桐树之花或桐树开花,称之“桐华”或“桐花”。唐·白居易《桐花》诗:“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桐花”亦指古时女子发式之一。宋·周邦彦《浣溪沙·黄钟》词:“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又可见“荣”之表里内外之高雅优美。
, 百拇医药
    故中医以“荣”指人的美好气色,中医认为面色可体现健康状况。《素问·五藏生成论》:“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王冰注:“荣,美色也。”人失去了健康,也就失去了美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曰:“《灵枢经》曰:人年四十,腠理始疏,荣华稍落,发斑白。由此节言之,亦起居衰于欲也。”此“荣华”用以形容人壮年时期的外貌及如花一般的色彩,亦称“荣色”。但是它的基础是“荣气”。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失去了“荣气”也就失去了“荣色”与健康,文字的深处体现了倡导心灵美丽、情志高雅、表里合一的健康观。

    继往开来、永恒持久的传统观念

    以“血”为例,因为血在人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与遗传因素,传统观念重视血缘关系的亲疏,以“血”表示近亲关系或家庭系统。汉语中有血缘、血统、血亲、血族、血系、血胤、血嗣、血胄、血属等,冠之以“血”,均有亲近与延续之意。
, http://www.100md.com
    “血”字在中医学中的概念,是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之一。头发的荣枯与血气的盛衰关系密切,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而头发则称之“血余”。明·张介宾注《素问·六节脏象论》:“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曰精之处也;发为血之余,精足则血足而发盛,故其华在发。”肝为藏血之脏,称之“血室”或“血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亦称之“血海”。经穴名,位于大腿内侧,股骨内上髁上缘,主治月经不调、带下、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亦称“血海”。刺灸该穴可起到养血和营、理气止痛的作用,称之“血会”或“血会膈俞”。《三国志·华佗传》:“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膈俞穴),随手而瘥。”

    生命起源于精,维持于气血,表现为神,是人所奉生而周于性命者,故称“血气精神”。《云笈七签·导引论》:“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其性命也。”由血肉所组成的内脏,称之“血脏”。

    相关词还有血身、血胞、血躯、血体、血脉、血络等,不仅比喻关系极其亲密而“血肉相连”,而且也含有血缘关系及永恒绵延等抽象意义。
, http://www.100md.com
    再以“荣”为例,历来“荣宗耀祖”视为传统美德;而父母俱存,有幸侍候奉养,称之“荣侍”或“具庆”。明·宋濂《〈望云图诗〉序》:“人之壮年有大父母、父母俱存而号‘重庆’者矣;下此,则父与母无故而号‘具庆’者矣。”儿女赡养父母,称之“荣养”。祝人夫妇和谐美好,谓之“荣谐伉俪”。中医荣血之“荣”,与传统观念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按照传统观念,健康则是为了继往开来,永恒持久。

    重视身心、提倡修养的道德倾向

    以“虚”为例,中医认为对于荣誉名利与外界的众多诱惑追求过度,则会导致身体的虚弱与匮乏,故而中医有虚乏、虚惫、虚孱、虚证等词;因而提倡淡薄名利,不诱于物,不惑于心,做到“虚”而旷,心胸开阔。《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这正是老子所提倡的“虚怀若谷”思想的化用与践行。《老子》曰:“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故一“虚”字不仅反映了语言学上的正反同辞与多方联系的辩证观,而且体现了中医学上的病因学与健康倡导的思想。
, 百拇医药
    再如“不仁”一词,本来指残暴而无仁厚之德。《周易·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仁”用以指肌肤肢体麻木、不灵便,是秦汉时类似“麻木”症状的固定术语,并且在晋以后乃至明清时期很多医著中继续延用。《后汉书·班超传》:“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李贤注:“不仁犹不遂也。”金元医家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二:“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麻痹不仁”又作“麻木不仁”。

    “麻”在秦汉时期仅指麻类植物,到晋代“麻”用作发麻感觉之义;“麻木”一词始于晋代《针灸甲乙经》。晋代之后,“麻木”和“不仁”并存,少数医书并称“麻木不仁”。

    “麻木不仁”本是个医学术语,又引申为文学语言,指精神上的麻木、无动于衷。《朱子语类》卷二五:“心既不仁……如人身体麻木,都不醒了。”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彼此痛痒不相省,斯谓之不仁;反是,斯谓仁。仁者,同类意识觉醒而已矣……不仁之极,则感觉麻木,而四肢痛痒互不相知;仁之极,则感觉锐敏,而全人类情义利患之于我躬,若电之相震也。”

    梁启超这番阐述将人的身心相感之关系说得淋漓尽致。“不仁”本是表示主观行为的概念,引申作客观上的人体“麻木”感受;而“麻木不仁”又从人体感受引申至精神上的麻木、无动于衷,这正是主客互涉、身心合一的词义引申方式的运用。于此,中医所提倡的包括道德完善的身心健康理念,亦可略见一斑。

    总之,探讨中医术语,分析中医语言文化,随处可见以人为本的中医学,既重视生灵而保护生命,又倡导身心健康而道德完善的理念,体现了优秀传统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黄海波), 百拇医药(黄海波 广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