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叶与柏子仁
秋天,看到柏树上结的种子绽开了,这不正是药用的柏子仁又是什么呢?笔者在此专门为大家解说柏树的药用。
四时可采侧柏叶,秋后方得柏子仁。柏树能够提供给人们药用疗疾的,既有侧柏叶,又有柏子仁,不同部位功用不同。
“松柏有本性”“何须羡桃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古人朴素地认为长青的松柏中应当蕴藏着有益人体延年抗衰的“因子”,可供服食。中医药的产生少不了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而无奈之下被人们取食的侧柏叶,还真被发现其有着非凡的效果,被后人普遍传诵的就有晋代葛洪《抱朴子》中的一段神奇故事。
时珍曰:柏性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乃多寿之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以之浸酒辟邪,皆有取于此。麝食之而体香,毛女食之而体轻,亦其证验矣。
毛女者,秦王宫人。关东贼至,惊走入山,饥无所食。有一老者教吃松柏叶,初时苦涩,久乃相宜,遂不复饥,冬不寒,夏不热。至汉成帝时,猎者于终南山见一人,无衣服,身生黑毛,跳坑越涧如飞,乃密围获之,去秦时二百余载矣。事出葛洪《抱朴子》书中。——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
对于神话中的松柏叶,讲解药性的人一般只解释其为侧柏叶,其实亦当包含具有抗衰老功用的松叶。从中药药性理论来看,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功效益阴、凉血、止血。在此仅举以成方,则常见者有《金匮要略》柏叶汤、《普济方》侧柏散、《妇人大全良方》四生丸等。
宋朝有位名人王涣之(1060-1124),字彦舟,浙江常山人,为王介四子。在任舒州知府(“知舒州”)时,即崇宁元年至大观四年(1102-1110)间,他得了一场大病,肠风便血不止,想不到被陈宜父用简单的办法给治愈了。方法不过是随四时采用侧柏叶炮制后内服,收效很快。此后,此方又得到多人的验证,效果信然。还有其后代得到祖先传方(陈逸谓陈宜父“先人也”)的佳话。
王涣之知舒州,下血不止。郡人朝议大夫陈宜父,令随四时取其方,柏叶如春取东枝之类,烧灰调二服而愈。予得方后,官赣上,以治贰车吴令升,亦即效。提点司属官陈逸大夫偶来问疾,吴倅告以用陈公之方而获安。陈君蹙额曰:先人也,仍须用侧柏为佳。——宋·方勺《泊宅编》卷八。
这则医案颇为著名。宋代王璆撰《是斋百一选方》在第二十二门“肠风、痔漏、脱肛”门下有收录,言出自《泊宅编》。明代李时珍将其收录于《本草纲目》木部“柏叶”条附方中,言其方引用自《百一选方》。
古人有诗赞古柏“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作为常绿乔木的侧柏,我们更常看见的是它的四季的枝叶繁茂。而从秋到冬让我们看到了它的种子从成熟到绽开。
说完侧柏叶再说柏树的种子。柏子仁又有柏实的古名,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它药用的身影。从古人所认识的它补益五脏的功效上,柏实被列为上品药当是可推知的。文献记述为:
“柏实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生山谷。《名医》曰:生泰山,柏叶尤良,因四时各依方面采,阴干。”
虽然后来的《名医别录》强调侧柏叶也有与柏子仁相同的某些功效,《神农本草经》还是更看重服食功用的柏子仁,而有“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等记述,这与毛女采食松柏叶的神话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专门服食柏子仁同样有神话传世。
赤松子是一位神仙。一作“赤诵子”,传为神农时雨师。他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艺文类聚》述:“《列仙传》云,赤松子食柏实,齿落更生,行及奔马。”保健养生,中药建功。今人可选用柏子仁煮粥,取其食疗保健功用。
泰山之地的侧柏叶与柏子仁是古人认可的道地产地。据中药药性理论,其味甘,性平,功能养心安神,润燥通便。较为著名的成方如柏子养心丸、柏子仁丸、五仁丸等。
柏子仁养血润肠,对年老体衰、久病、津血枯耗所致的大便秘结,中医一般就想到用成方五仁丸了。
柏子仁具有下能润肠而中能舒脾的特性。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论述柏子仁的药性:“凡补脾药多燥,柏子仁润药而香能舒脾,燥脾药中兼用最良。”
近代名医张锡纯倡衷中参西,对中药药性体会颇多。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药物解”中,对柏子仁也有宝贵的论述。他运用柏子仁单方,重剂用到一两(30克),治愈了一少年患者的胁痛。并从理肝方面对其药性有所发挥。
“柏子仁:味微甘微辛,气香性平,多含油质。能补助心气,治心虚惊悸怔仲;能涵濡肝木,治肝气横恣胁疼;滋润肾水,治肾亏虚热上浮。虽含油质甚多,而性不湿腻,且气香味甘实能有益脾胃。《神农本草经》谓其除风湿痹,胃之气化壮旺,由中四达而痹者自开也。其味甘而兼辛,又得秋金肃降之气,能入肺宁嗽定喘,导引肺气下行。统言之,和平纯粹之品,于五脏皆有补益,故《神农本草经》谓安五脏也。宜去净皮,炒香用之,不宜去油。
《神农本草经》谓柏实能安五脏,而实于肝脏尤宜也。曾治邻村毛姓少年,其肝脏素有伤损,左关脉独微弱,一日忽胁下作疼,俾单用柏子仁一两,煎汤服之立愈。观此,则柏子仁善于理肝可知矣。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丁兆平)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考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