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信息 > 正文
编号:13074232
小步快走已不及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需要大步疾奔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30日 中国医药报
     中医药标准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有关中医药的国际标准6项(但其中中医国际标准还是空白),推荐性国家标准37项(其中中医推荐性国家标准5项),推荐性行业标准9项(中医推荐性行业标准9项)。此外,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团体标准503项。还有31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在制修订中,其中在制定的推荐性国家标准28项,在修订的推荐性国家标准3项。

    但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郭宇博看来,中医药标准体系的建设速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快。“以前的小步快走已经来不及,必须要大步快跑。”郭宇博说,中医药行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行业,就目前发布的标准,无论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是团体标准,都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必须要有所突破。

    标龄普遍延长,标准修订需加强

    郭宇博介绍,中华中医药学会已发布团体标准503项,其中基础类2项,技术类491项(包括临床指南452项,养生保健21项,护理规程18项),管理类10项。正在制修订的标准376项,其中临床指南240项;治未病标准136项。此外,在国家标准委和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开展的试点团体标准项目30项,其中已发布6项,在制定24项。

    中医药标准是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促进学术进步的有效途径,中医药标准体系的建设要以医、教、产、学、研的需求为导向,并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提高。所以,对已有标准的修订工作,也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按照相关规定,国家标准应当每隔5年修订一次,但现在标龄普遍偏长,1995年发布的《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GB/T 15657-1995)和1997年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GB/T 16751.1~3-1997),已实行20年左右。学会发布的503项标准也到了需要修订的时间。我们在2012~2013年立项修订了158项,2014~2015年立项修订了140项,目前还有205项需要进行复审修订。”

    中医药标准化,期待顶层设计

    据了解,中医药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国家标准是指对国民经济和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委的有关要求,列入国家产业政策、规划、专项等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标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标准,采用ISO、IEC等国际标准的标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的标准,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标准,基础术语、图形符号、统计方法、分类编码、通用方法、通用技术和通用管理等标准,均可列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如中医药行业的重要产品、技术、服务和行业管理标准。团体标准是由团体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

    对于这三类标准,郭宇博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有一个顶层设计,明确哪些领域应该制定国家标准,哪些方向和领域应该制定行业标准,哪些适合制定团体标准。另外,对于标准的制修订体系如何完善,他认为应该按照学科进行分类,成立学科专家组。“每个学科目前已经发布多少标准,该学科应该制定多少标准,哪些标准还是空白需要制定,哪些标准需要修订,应该分析现状,分类进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郭宇博坦言,如何让标准用起来,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对于开出80%中成药的西医生,如何向他们推荐中医指南并应用于临床,将是未来标准工作的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标准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对已发布和在制定的33项中医推荐性国家标准和9项中医推荐性行业标准进行复审;成立标准专家委员会,对503项团体标准进行集中复审,对376项在研标准进行发布;加强对一些国际热点如拔罐的标准、中药临床研究等方面的重点突破,并在一些领先成熟的学科先行试点。”郭宇博说。 (王泽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