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药文化 > 正文
编号:13074223
破血通经刘寄奴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22日 中国医药报
     刘寄奴又称金寄奴、乌藤菜、六月雪,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唐本草》记载:“刘寄奴,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兰草尖长,子似稗而细,一茎上有数穗,叶互生。”其每年8月开花时,将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即可入药。关于刘寄奴入药还有一段传说。

    据传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原为东晋大将。在他称帝前,有一次率兵出征新洲,在追剿敌军时,被一条横卧路上的巨蛇挡住。刘裕弯弓搭箭命中巨蛇,巨蛇负伤而逃。第二天,刘裕带兵到林中继续搜查敌军残余,忽闻山林深处有杵臼之声,便派士兵前去查看。士兵循声寻去,只见几名青衣童子正在捣药。士兵正欲举刀杀之,众童子伏地哀求说:“只因昨日刘将军箭中我主,我主疼痛难忍,命我等捣药敷伤。”士兵们将此情回禀刘裕。刘裕甚觉诧异,乃前往察看,发现青衣童子不见了,地上有草药数束,遂命士兵将草药带回试敷金疮,甚是灵验,于是在军中推广使用。由于不知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大家认为是刘裕将军射蛇得药,便以其名将此草药命名为“刘寄奴”。

    刘寄奴性温,味苦,入心、脾二经。据测定,刘寄奴含挥发油、香豆素、7-甲氧基香豆素、棕榈酸、莨菪亭、反式邻羟基桂皮酸、苜蓿素等成分,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用于经闭癥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脓肿、牙痛、疟疾等证;外用可治结膜炎、中耳炎、疮疡、湿疹等证。《本草经疏》载:“刘寄奴草,其味苦,其气温,揉之有香气,故应兼辛。苦能降下,辛温通行,血得热则行,故能主破血下胀。然善走之性,又在血分,故多服则令人痢矣。昔人谓为金疮要药,又治产后余疾、下血止痛者,正以其行血迅速故也。”《日华子本草》亦载:刘寄奴“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癥结,止霍乱水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刘寄奴对慢性气管炎、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等有较好的消炎作用,对宋内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有杀菌作用,对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有抑菌作用,尤其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显效。

    刘寄奴常煎汤内服,常用量为4.5~9克;或入散剂,也可捣敷或研末外用。常用验方:治血气胀满,取刘寄奴适量,研为细末,每服9克,用温黄酒送服;治跌打损伤、腹中有瘀血,取刘寄奴、元胡、骨碎补各30克,捣为粗末,水煎去渣,和黄酒热温顿服;敛疮、消肿、止痛,取刘寄奴适量研为细末,撒敷于患处;治赤白下痢,取刘寄奴15克(赤痢加乌梅15克,白痢加生姜15克),水煎服;治便血,取刘寄奴适量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淡茶水空腹调服。需要注意的是,凡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忌服刘寄奴。 (周满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