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997454
老人保健康 方法很重要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8日 张家口晚报
    

    核心提示: 秋意渐浓,丹桂飘香,转眼重阳又至。 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出游赏秋、登高远眺、遍插茱萸等习俗,不管何种形式,都体现出关注老年人健康,亲近大自然的内涵。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买”健康日渐成为一种时尚,然而不论是食补养生、服用保健品还是健身运动……任何方式都需要深谙其法,不然很可能适得其反。

    记者 胡程利 实习记者 丁玉飞 通讯员 韩霄

    食补养生

    “收阴养肺” 注意忌口
“天凉了,羊肉性温,买点儿回家涮一锅, 热乎乎的,对身体有好处!”天气转凉后,隔段时间薛大娘都要这样张罗一番,她说,如今经济条件好了, 老年人就该多注意养生,而食补是最简单快捷的方式。

    记者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像薛大娘这样愿意把钱花在“补”上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加之自古就有重阳最宜进补的说法,使食补养生更成为了众多老年人的首选。重阳期间该如何进补呢?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干部病房科主任王玉玲指出,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两大原则,此时养生第一要务应当是“收阴养肺”。

    饮食上,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梨、芝麻、黄鳝、藕、菠菜、蜂蜜等。 每天除了三顿正餐外,老年人可适当吃一些小零食作为加餐,加餐时间最好是早餐后2~3小时,可选择维生素含量高的苹果、香蕉、橘子、猕猴桃等水果;午饭后小憩一会儿,等到下午3时左右来点种子类的零食,如葵花子、花生、核桃仁、松子等, 不过此类零食热量较高,不宜多吃。

    重阳后天气渐凉,老人体温调节功能减退,基础代谢率低,导致防寒能力较差,应根据气候变化调理饮食、辨证用餐,加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怕冷的老年人宜吃温性和热性的食物(如生姜、羊肉、狗肉、大蒜等); 怕热的老年人则宜吃绿豆、雪梨、苦瓜、冬瓜、荸荠、银耳等寒性、凉性食物。

    特别提醒,老年人疾病增多,应注意“忌口”。如:胃寒者尽量不要吃性质偏凉的水果,多吃韭菜、 小茴香、 洋葱、生姜,或喝些牛羊肉汤,都可起到温胃的作用;胃酸患者吃水果时要小心,可在食用一些苦味或辛辣蔬菜之后适量摄入;重度心脏病的老人应少量多餐,以减少心脏的负荷,并限制钠盐,防止水肿。

    服用保健品

    有别药物 适度为宜
重阳节到来,儿女们想借此尽一份孝心,买上几盒保健品是个不错的选择;老年人自身身体状况较差,也需要通过保健品提高免疫力,抵御疾病侵袭。

    80多岁的王大爷因脑中风病而行动不便,老伴李大娘则是“三高” 老病号。前几日,儿女为了孝敬他们,特意买来了一款保健品,二人尝试服用后觉得效果不错,后来干脆停了药,却导致旧疾复发,及时就医后方才缓解。

    对此王玉玲解释道,保健品可以调节机体机能, 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改善亚健康状态, 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但不以预防、 治疗疾病为目的; 而药品是用于预防、 治疗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 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切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 更不能以保健品代替药品。

    张大爷年过七旬,但身体较同龄人而言较为健康,怕疾病“找上门”,他时常会服用一些保健品来增强体质。

    对于这样的作法,王玉玲表示,想通过服用保健品“强身健体”无可厚非,但所谓“是药三分毒”, 即便是健康人长期服保健品,也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何况部分保健品中会因药食同源而含有少量药物成分,吃过量甚至会出现某些毒副作用,因此,即便服用保健品,也应在正规医院向专业医生咨询,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健身运动

    控制强度 循序渐进
登高,是很多人在重阳期间的重要活动, 古诗就曾有云:“黄花宜泛酒, 青岳好登高”。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很多存在关节疼痛等问题,因此必须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方式。 王玉玲根据该年龄段特点,总结出了四类较适宜老年人的运动项目

    ■步行属于较适合于老年人的有氧运动, 根据速度,步行可分为慢走(50至80米/分)、快走(90至110米/分)、跑步(120米/分)。老年人在步行时要注意姿势正确,跑步前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调整呼吸;跑步中应注意动作轻盈、协调、有节奏感;跑步后应缓慢走动, 不能立即坐下休息,以免出现心悸、头晕等情况。

    ■爬楼梯或爬山,这两种方式有利于发展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 增强心肺耐力,在相同的时间里,登楼梯消耗的能量比步行多4倍,比跑步多3倍。

    ■球类运动也属于有氧运动,但老年人要尽量选择羽毛球、乒乓球、门球、高尔夫球等速度慢、强度相对小的运动项目。

    ■太极拳、太极剑等民族传统项目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群, 因其运动强度随意可控,但应注意动作尽量规范。

    王玉玲特别提醒,秋季虽然是锻炼的好时节,但由于气温较低,注意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着凉,又因此时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汗过多,耗损阳气。

    运动前最好做好全面身体检查,为合理选择运动项目和适宜的运动量提高依据;锻炼要循序渐进,每次运动前要做几分钟的准备活动,缓慢开始,运动量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以前没有运动习惯的中老年人,开始几天可能会出现不适应反应, 表现为疲劳、肌肉酸疼、食欲稍差,甚至睡眠不好等, 此时应减少运动量,降低运动强度。

    【小贴士】

    热水泡脚 胜似补药
古语云 “人之有脚, 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又有民谚称“天天洗脚,胜过吃药”。

    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干部病房科张红亮指出,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负担最重, 因此这个地方最易血液循环不好,而足浴能促进血液循环,尤其对于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 是极好的保健方法。

    他建议,泡脚的水温不能太高。许多人觉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水温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实并不然。泡脚的最佳水温在50℃以下, 要求热而不烫,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泡脚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或搪瓷盆, 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 而且最好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 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胡程利 丁玉飞

    【相关链接】

    这些老人不宜“秋冻”
常说“春捂秋冻”,但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养生来说, 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适用, 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干部病房科张红亮就指出了四类不宜“秋冻”的老人。

    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 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大, 血压升高,易引发中风。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脏缺血、缺氧更加严重, 从而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

    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人,在秋季易感受风寒湿邪,常会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症状。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 受到秋凉刺激后,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 疼痛等, 严重者可表现为坏疽。 胡程利 丁玉飞

    秋季特色养生经
少洗澡。 秋季老年人不宜过多洗澡,忌用碱性肥皂,以免因皮肤干燥引起皮肤瘙痒。秋季昼夜温差大,洗澡更容易引起感冒等症状。

    适度“冻”一下。 有很多老年人习惯蒙着头,紧紧裹着被子睡觉。秋季是连接夏冬的过渡季节,适度“冻”一下,有利于适应冬季的干冷天气。

    适量多补水,忌流汗。秋季天气干燥容易上火, 过量运动又容易引起流汗,丧失水分,应该适量多补水,忌流汗。

    慎防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的诱发原因大多是心血管疾病, 秋季天气转凉,外周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大,寒冷刺激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心脏血液供应, 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最好家中能常备些舒缓血管,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中药,如复方丹参片等。

    胡程利 丁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