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七件事 秋天不生病
◇清晨要喝一碗粥 ◇酸味食物除秋燥 ◇早睡早起能养肺 ◇后背双脚得护好◇按摩人中防便秘 ◇吞咽唾沫挡秋凉
◇多“喝”秋风更健康
有人曾说:每个季节都是一种浓郁的怀旧。最近,带着寒意的风、干燥的口腔和鼻腔,甚至身边不断有人腹泻与咳嗽中,已经找到了记忆中“秋天”的味道。 在中医看来,每年一次的“秋燥”又开始侵扰我们的身体。尤其是中秋之后,这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一过中秋,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的新陈代谢开始变得缓慢。就像植物经历了“夏长”要进入“秋 收”,不过对于人来说,这可是收敛的“收”。 阳气慢慢退回我们的体内,阴气逐渐增长,你的目光也应该“逃离”喧闹夏日的吸引,退回到自己身上,让以下七件事帮你健康、安稳地度过这个秋天。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李志刚
1.清晨要喝一碗粥 我曾写过一本书,叫《向脾胃要健康》。脾胃功能减弱是夏秋交替之季一个典型的现象。最近随着天气转凉, 门诊中拉肚子的患者多了起来。 夏天人们都喜欢吃生冷的东西, 天气炎热时很少出现胃部不适;可天气一冷,肠胃功能减弱,拉肚子、胃疼、不想吃饭等毛病就找上门来。 胃是人体内最重要也是最难相处的器官之一, 入秋后正是保护它的关键时期,从现在起储存阳气, 才能为过冬做好准备, 粥便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 立秋后每天早晨喝一大碗粳米粥, 既可防御秋凉,又能和胃补脾。若在粥中加入梨、胡萝卜、南瓜、百合等润肺的药食, 还能起到益肺润燥的效果。 多喝热粥还有助人体发汗、散热、祛风寒,尽快让感冒痊愈。
2.酸味食物除秋燥 最近网络上有人总结, 秋天第一菜是莲藕, 第一补是山药, 第一粥是百合粥, 第一果是梨。 其实这些都是有利于防止秋燥的食物。 说起秋燥, 这种从里到外的干燥感与夏季的湿润差别很大, 让人非常不适应。 要想对付它, 首先不要忙着大鱼大肉地 “贴秋膘”, 饮食清淡才能避免秋燥之气伤肺。 然后要多喝水, 吃点酸味的食物, 比如柑橘、 山楂等,起到润肺生津、 养阴清燥的效果。 莲藕有养阴清热、 润燥止渴、 清心安神的作用; 山药则有健脾益胃、 滋肾益精、 益肺止咳的功效; 梨中含有85%的水分, 有 “天然矿泉水” 之称, 每天坚持吃两个, 能缓解秋燥, 生津润肺。
3.早睡早起能养肺 春困秋乏, 秋天很容易感到困倦, 但不少人还是延续夏天的“夜猫子”习惯,熬到很晚才睡觉。中医上常讲“秋养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睡早起。早睡能够顺应阴精之收藏,早起能够使肺气得以舒展,既避免了阳气外泄, 又调养了阴气。此外,这时增加夜里的睡眠时间, 还能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
4.后背双脚得护好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冻”本来是种养生方法, 能提高身体抗寒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不过, 千万不能因此宁愿冻着也不加衣服, “秋冻”应以自己感觉不寒冷为准。老人、孩子等抵抗能力较弱的人, 以及有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不宜“秋冻”,容易导致旧病复发。 “秋冻” 的时候,即使穿得少也有三个关键部位一定要护住:肚脐、后背和双脚。肚脐内通五脏六腑; 背部是人体健康的屏障, 若受寒易引起心肺受寒;“百病从寒起, 寒从脚下生”,双脚如果着凉,会大大降低人的抗病能力。
5.按摩人中防便秘 中医认为, 肺和大肠相关。 秋天干燥的气候不仅会伤肺, 还会导致大肠蠕动变慢,形成季节性便秘。 通过药物通便反而会造成习惯性便秘, 不如学几招中医按摩法, 通过刺激穴位来通便。 身体仰卧, 将两掌心搓热, 两手叠放在右下腹, 按顺时针方向按摩30圈左右。 或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肚有节律地按压人中穴, 以促进代谢, 一直按到有便意为止。最佳按摩时间是早餐后10—15分钟, 此时对大肠最易发生作用。 大便畅通了, 肺部功能也会得到加强。
6.吞咽唾沫挡秋凉 秋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防凉防燥。每年入秋后,我都向大家推荐“吐纳健身法”:清晨和临睡时,在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0次, 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意送至丹田,稍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 呼气时默念“哂”(xi)字,但不要出声,反复30次。这种方法不仅能锻炼肺部,还有利于血液循环,帮你抵御秋季的寒气。
7.多“喝”秋风更健康 有人说, 秋风是一年四季中,最有“营养”的风。 秋高气爽,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所以秋风最清新,适合我们进行“空气浴”。清晨和周末,最好到山林、公园做几次深呼吸, 可达到保健功效。 如果从此时开始坚持晨练直至冬季, 更是让全身器官在“空气浴”中接受了耐寒锻炼,为冬季保健打下了基础。
(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