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家庭教育 > 正文
编号:13044010
童年奠定人生底色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4日 生命时报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 丛 中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范先佐

    幸福的家庭如同阳光,温暖着每个生命的发展;而不幸的童年如同黑洞,不仅吞噬着人生的快乐,还可能把你推向精神问题的深渊。 我们来说说儿时家庭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不快乐可能源于儿时未被满足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犹如白纸充满无限可能,任由父母在上面画下最初的轮廓;而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日后成长的轨迹,都将沿着父母最早画下的这条基线延伸发展下去。这就是心理学中提出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

    我们一生中,通常会有两个家:一个是年幼时有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家,一个是长大后自己和爱人组建的家。前者为原生家庭,后者为新生家庭。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的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会影响一生;一个人的成长和他过去的经历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有时,不快乐的根源就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丛中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必然是存在的。无论遗传物质DNA,还是外界家庭环境,都能够对大脑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小时候所处的环境,所遭遇的事情,会构建起一个人的成长基础,进而影响到他成年后的生命轨迹。就像我们种花草,如果一直精心打理,保证阳光水分充足,植物就会长得很好;反之则会长歪长坏。

    通常,一个人遭遇的不良对待的年龄越小、程度越重,长大后受到的影响也会越大。比如,一个小时候被家长严重漠视的孩子,长大后有可能会发展出暴力倾向。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极端行为,获得父母的注意,唤起他人的共情。有时候,这种暴力表现也正是他们内心深处无力感的一种外在表现。丛中说,长大后的自尊、自信以及对他人的信任感等,都会受到小时候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2岁以内。▲

    问题家庭诱发精神疾病

    研究发现,童年期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及其待人接物的方式。比如,一个因父母离婚,从小就感受孤独的女孩,因为不愿再经历被人抛弃的感觉,在成长为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优秀的人后,总习惯性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却次次以分手画上句号。

    比行为模式影响更值得引起重视的是,不良原生家庭环境与很多人成年后的心理疾病关系密切。

    抑郁症、躁郁症。亦青几年前患上了躁郁症,她向记者倾诉说,从小到大,自己从没获得过父母的认可。“小时候,我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好,于是拼了命地学习,可我不管考多少次第一,他们永远没有认可的时候,倒是责骂时时不断。患上躁郁症后,父母没有理解和关怀,而是拼了命地指责我没出息,说怎么生了我这么个另类。”现在的亦青,已经打定主意做个不婚者了。事实上,1996年发表在美国《心理学报告》上的一篇论文,就论证、确认了类似亦青的情况并非个例。欧·利瑞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原生家庭环境与被试者当前的焦虑、敌对、抑郁情绪,具有强相关性。

    强迫症。1984年,研究者胡佛与因塞尔在访谈了10名诊断为强迫症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后发现,这些家庭有着类似的特征,即环境过度干净,父母对家庭、婚姻有着完美主义认知倾向。由此,两人在《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完美主义与个体自身的易感性是造成强迫症的主要原因。

    精神分裂症。与强迫症研究类似,一项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也发现,原生家庭存在的不良沟通方式如大声争吵和辱骂,以及对冲突的处理方式如冷战、无视、冷落或诉诸暴力,都直接影响到了患者的发病。▲

    出了问题不能都怪父母

    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绝大多数孩子都要在并不完美,却也没有严重过错的家庭中长大,然后去面对每个人截然不同的未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说,原生家庭的影响固然存在,但对更多人而言,左右一个人成长的决非只有家庭。

    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无论在心理学界或教育界,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即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相关,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起作用,单独片面强调任何一点都是不对的。

    比如,同是缺少父母关爱、生活环境较差的留守儿童,有人因原生家庭环境的缺陷,成长为问题青年,也有人通过自我努力,成为了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这两类儿童之间的不同,既源于学校、社会环境的补偿作用,也源于个人主观认知和选择上的差异。

    现在不少年轻人在面对生活不如意时,总会过分强调家庭、父母的原因:工作不好是因为上的学校不好,而学校不好是因为父母没钱送自己去接受精英教育;找不到优秀的另一半是因为“门第”不够高,而门第不好自然也是父母的问题……但在范先佐看来,类似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在推卸责任。

    不难理解,把责任归咎为原生家庭可以带来“好处”,因为我们由此就把自己变成了无辜的受害者,不用承担责任,甚至还能理所当然地向父母要求更多。如此归因的副作用就是,认定自己无力改变现状,丧失上进的动力。

    作家连谏曾经这样评论说:“如果认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话,那么我们的成长就失去了意义。”▲

    是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

    上世纪60年代,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勒内·A·斯皮茨做过一项著名的研究。他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能够获得较好生理层面照顾的孩子,如果缺乏养育性的互动,缺少母亲的关爱,就容易变得抑郁、孤僻,且体弱多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中,情感可能比物质更重要。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提示,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心里最大的渴望是爱与归属感,若是得不到,就会令人感到空虚。“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一个人在小时候需要的不只是物质,而是真心真意的爱,是情感上的需要。这种爱,童年期最主要来自妈妈的给予。”丛中说。

    父母有责任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范先佐认为,这需要他们在日常言行的各方面都做出表率。这里说的各方面,既包括生活学习习惯、人际关系处理,也包括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更包括相互间情感的表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父母对老人孝顺,子女日后就会孝顺父母;父母间相敬相爱,子女就能从中懂得如何对待自己的伴侣、亲人,如何向他人表达爱。”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人格更完整,必然也会更少出现心理缺陷。

    丛中说,通常情况下,家庭伤害一旦形成,单纯依靠自己的努力很难获得解脱,这时就需要全社会给予关爱。范先佐也强调,在家庭因素缺位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能够产生一定的补偿作用。这其中,学校的引导、教育作用更为关键。▲(本专题文章由本报记者张芳采写)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儿童保健 > 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