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古本 伤寒杂病论义疏.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第222页 |
第27页 |
参见附件(3874kb)。
中医棒棒糖论坛 出品
伤寒杂病论义疏
浏 阳 刘世祯昆湘 述义
浏 阳 刘瑞瀜仲迈 疏释
受 业 方锡藩振群 敬录
受 业 刘裔诚朴庵 校字
刘渊仲 刘仲鸿 李谟光 同校
刘芹斋 易雨郇 易石庵 同校
刘药桥 傅文斗 唐云崧 同校
伤寒杂病论义疏 —2—
整理说明
伤寒杂病论义疏PDF 版初校稿整理说明
(草稿)
本书PDF版之整理由“中医棒棒糖论坛”版主gabbyx492发起。
此初校版本整理人员如下:
网友tsiivi:序、卷一至卷五
网友KrisHuang2007:卷七下
网友 江河水:卷八、卷九、卷十一
网友anxingjushi:卷十、卷十二
网友juzhuo:卷六、卷七上、卷十三—卷十六
本版PDF由juzhuo制作。
关于二校:
因为在 PDF 中须用专门的工具修改,而如果每个人都在 WORD 中修改又怕弄乱了
排版,因此在二校中(或以后)发现的问题可以提交到论坛,注明页数、复制错别字所
在句、指出应作某字或疑应作某字,或者提交到中医瑰宝苑的纠错专栏。当然也可以下
载全文WORD版直接进行校对(WORD 版下载仅限于会员) 。
中医棒棒糖论坛校书馆: (本校书馆计划每年校对整理一部优质而又难得的中医古
籍,欢迎每一位热心网友的加入)
http:cmc.uu1001.comread.php?tid=2
中医瑰宝苑《伤寒杂病论义疏》纠错专栏(无须注册)
http:hi.baidu.comjuzhuoblogitemc397d654fd96bf5bd00906f4.html
伤寒杂病论义疏 —3—
自 序 一
《伤寒杂病论》何为而作也?伤古学之支离,忧后世之疾苦而作也。上天眷佑下民,自神农尝草,黄帝传医,民生始有医术。而十口相传,载籍脱简,家技授受,源远而末
益漓,加古法惟详针砭,师传矜秘,承习者难。降及秦汉,乃重禁方,汤液之用粗传,诊法之全未备。我先师长沙君,负天禀之聪,秉生知之圣,上穷下际,乘愿示生,着《伤
寒杂病论》 ,以平脉辨证、见病知源为宗,继往开来,垂法万世。其辞简,其义微,理缘
物彰,例随文见,举以析疑似于微芒,正权衡于毫发。若大《易》之包罗万象,微妙难
穷;似《春秋》之褒贬一言,高坚莫测。极博闻多识之功,穷格物致知之奥。盖其意非
以医病,实以医医。医宗之有长沙,犹吾儒之有孔子。
先师生当汉末,遭时多故,其书传百余年,至晋太医令王叔和,始显于世。乃典午
既东,传习已多讹阙,学者抱残守缺,罕通作者之意。下逮唐宋,治伤寒者,类如外传
之例。至元成无己始为治其章句,然师传久失,纵竭审思明辨之勤,亦但随文演义而已。
迨有明方有执起而为《条辨》,清初喻嘉言踵而为《尚论》,各以己意妄为删削,有所弗
解,辄归咎于叔和。方、喻以还,笺疏颇盛,终清之世,毋虑数十家。本之不明,道以
终晦。
瑞瀜少承庭诰,独好医经,拳拳服膺,实在兹论。寝馈斯学者二十年,泛览百家,废书屡叹,诚见末学纷纭之失,莫窥先圣制作之源。魏晋以前,书阙有间矣,虽欲整齐
辨章,其道无由。嗣从宗人昆湘先生,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既启发以昔所尊闻,复因之
得受教师氏。同心赏析,刻意研精,幸遇真经,如开宝藏,致曲有得,积义遂多,大旨
粗明,微言犹滞。于时第四、五卷,师氏藏之,寒暑十年,乃复相付。瑞瀜弱龄慕道,欣喜胜缘,得与声闻,益动愤发。往复明辨,咨诀心疑,寻波讨源,因指喻月,乃得洞
其旨归,厘其章句。始知百家有百家之《伤寒》 ,而非长沙之《伤寒》也。盖本论之晦,使学者钻仰难明者,厥有数端:
其一曰:古名之失正也。伤寒有五,为外感之通称,古说相仍,由来旧矣。先师痛
宗族之沦亡,因所感以起教,沿习旧名,随俗易晓。乃以暑温、燥热证治久佚,后贤高
谈古学,虽知本论为统治百病之书,尔乃披会论文,未备六气。温暑之治,实有忌于桂、麻;燥热之方,难取法于柴、葛。既不能详其旨趣,将何以敷畅玄言?于是视本论为但
明客寒一气之书,而《伤寒杂病论》名存而实亡矣。
其一曰:论旨之失真也。先师以伤寒古名,本赅六气, 「伤寒杂病论」者,犹曰「外
感杂病论」云尔。故首《脉法》以示诊要,次《序例》明运气方宜,立伤寒传经正治之
法;次则暑湿燥热、温痉霍乱各有专篇;次乃演六经为病,以究病变,而终之以可与不
可,申误治之戒而垂医律。凡客邪正病悉统于伤寒,坏证末传即兼乎杂病。至夫温发伏
气,暑伤气府,湿邪有外内、上下之分,燥热析五藏干移之辨,六气中人,各有法度。
立诊道一贯之宗,垂料度府藏之法。学者苟能辨外感杂合之诊,权藏气乘行之变,则如伤寒杂病论义疏 —4—
执规矩以御方圆,见病知源,奇恒备矣。
其一曰:传经之未明也。自轩、岐以来,于传经、化热、伏气、病温之理,引而未
发。后贤失于论旨,遂于传经之义不能究明,或谓经气传而病气不传,或谓热病传而伤
寒不传,乃有别立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误下传诸名者,此皆不晓传经、转属、合
并之辨。原经气之在身形,犹电之流空,若星之绕日,虽有环周之度,而无轨迹可寻。
内有顺接之起止,外具形层之次第。所谓传经病者,伤寒中之一病耳。举万有动象之生,资水火鼓荡之力,故传经之证,由其人内蓄府热,外感严寒,二气相争,速于传命,循
经计日,程限无爽。其但伤于寒而无府热之争者,随体秉之异为合并转属而已,于传经
无与也。其它五气之感,各有传变,必无传经之证。且伤寒亦惟中足经者则传,中手经
者不传。真宗既绝,群言淆乱。 《内经》所举热病,无不曰法当得汗而解。夫壮火灼津,宁堪复汗!乃经文混热病于伤寒,后贤复误伤寒为热病,汗下妄施,冤魂塞路,此非先
圣之过,坐流传授受之不明尔。
其一曰:脉法之失传也。夫证为共相所同,脉乃气血先见。圣人究物性变化之理,以定藏府血气之诊,综之以四法,明之以象势,析刚柔、滑涩、大小之殊,辨俯仰、升
坠、出入之异,于是有举按异相,浮沉异相、间至异相之法;示明堂阙庭,五色、五声
参伍错综之妙,理则通于玄微,用乃贯以易简。高矣!美矣!蔑以加矣。后贤论脉,因
果倒置,责某脉以当主某病,指何病以当见何脉,不达气血之源,惟假印证之助,故有
舍脉从证、舍证从脉之疑。效象之故未明,因果之推多误。旁考瀛寰,悉囿此境,夭枉
莫救,疾苦何堪?乃以奥理渊源,流传浸失,西医东渐,国学日微。盖道之丧矣,亦时
之为也!
其一曰:执方而遗法也。府藏经络之在人,各司其用,用或失常而病作焉。故外感
有六气杂合之分,内伤分藏府干移之辨。邪客身形,如工施色,青黄化绿,黑朱成紫,病之万变,缘体秉之各殊。故本论既示六气正病之方,复演病由体变之例,法因体异,方以证成。散则万殊,理归一贯。方者,法也。先圣举法垂教,导学者以规矩云尔。后
贤不通论旨,乃谓古方不足以治今病,于活法一贯之道,慨乎未之能明也。其有执古炫
奇,锲舟求剑,或建三纲,或类方治,离体求证,执病有途,乖时同弊,其失均焉。五
义不明,触途成滞,兹论难读,有由来矣。
今幸千载绝学,复明于世,虽以瑞瀜之不肖,亦得感通而与有闻焉。遂乃述其师传,次其编简,举其正义,而百家支离之说,学者自能辨之;曲畅旁通,积疑尽释,使作者
立论之旨纲举目张。呿吟之微,条分缕析,而后知或倡治火之谈,或崇脾胃之论,或擅
长乎攻伐,或独重乎补养者,皆执一废百之见。下之更离脉证而高谈医易,索之于无极、太极之渺茫,纷歧于补阳、补阴之争论,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水,则又医学
之乡愿也。瑞瀜自知固陋 ......
伤寒杂病论义疏
浏 阳 刘世祯昆湘 述义
浏 阳 刘瑞瀜仲迈 疏释
受 业 方锡藩振群 敬录
受 业 刘裔诚朴庵 校字
刘渊仲 刘仲鸿 李谟光 同校
刘芹斋 易雨郇 易石庵 同校
刘药桥 傅文斗 唐云崧 同校
伤寒杂病论义疏 —2—
整理说明
伤寒杂病论义疏PDF 版初校稿整理说明
(草稿)
本书PDF版之整理由“中医棒棒糖论坛”版主gabbyx492发起。
此初校版本整理人员如下:
网友tsiivi:序、卷一至卷五
网友KrisHuang2007:卷七下
网友 江河水:卷八、卷九、卷十一
网友anxingjushi:卷十、卷十二
网友juzhuo:卷六、卷七上、卷十三—卷十六
本版PDF由juzhuo制作。
关于二校:
因为在 PDF 中须用专门的工具修改,而如果每个人都在 WORD 中修改又怕弄乱了
排版,因此在二校中(或以后)发现的问题可以提交到论坛,注明页数、复制错别字所
在句、指出应作某字或疑应作某字,或者提交到中医瑰宝苑的纠错专栏。当然也可以下
载全文WORD版直接进行校对(WORD 版下载仅限于会员) 。
中医棒棒糖论坛校书馆: (本校书馆计划每年校对整理一部优质而又难得的中医古
籍,欢迎每一位热心网友的加入)
http:cmc.uu1001.comread.php?tid=2
中医瑰宝苑《伤寒杂病论义疏》纠错专栏(无须注册)
http:hi.baidu.comjuzhuoblogitemc397d654fd96bf5bd00906f4.html
伤寒杂病论义疏 —3—
自 序 一
《伤寒杂病论》何为而作也?伤古学之支离,忧后世之疾苦而作也。上天眷佑下民,自神农尝草,黄帝传医,民生始有医术。而十口相传,载籍脱简,家技授受,源远而末
益漓,加古法惟详针砭,师传矜秘,承习者难。降及秦汉,乃重禁方,汤液之用粗传,诊法之全未备。我先师长沙君,负天禀之聪,秉生知之圣,上穷下际,乘愿示生,着《伤
寒杂病论》 ,以平脉辨证、见病知源为宗,继往开来,垂法万世。其辞简,其义微,理缘
物彰,例随文见,举以析疑似于微芒,正权衡于毫发。若大《易》之包罗万象,微妙难
穷;似《春秋》之褒贬一言,高坚莫测。极博闻多识之功,穷格物致知之奥。盖其意非
以医病,实以医医。医宗之有长沙,犹吾儒之有孔子。
先师生当汉末,遭时多故,其书传百余年,至晋太医令王叔和,始显于世。乃典午
既东,传习已多讹阙,学者抱残守缺,罕通作者之意。下逮唐宋,治伤寒者,类如外传
之例。至元成无己始为治其章句,然师传久失,纵竭审思明辨之勤,亦但随文演义而已。
迨有明方有执起而为《条辨》,清初喻嘉言踵而为《尚论》,各以己意妄为删削,有所弗
解,辄归咎于叔和。方、喻以还,笺疏颇盛,终清之世,毋虑数十家。本之不明,道以
终晦。
瑞瀜少承庭诰,独好医经,拳拳服膺,实在兹论。寝馈斯学者二十年,泛览百家,废书屡叹,诚见末学纷纭之失,莫窥先圣制作之源。魏晋以前,书阙有间矣,虽欲整齐
辨章,其道无由。嗣从宗人昆湘先生,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既启发以昔所尊闻,复因之
得受教师氏。同心赏析,刻意研精,幸遇真经,如开宝藏,致曲有得,积义遂多,大旨
粗明,微言犹滞。于时第四、五卷,师氏藏之,寒暑十年,乃复相付。瑞瀜弱龄慕道,欣喜胜缘,得与声闻,益动愤发。往复明辨,咨诀心疑,寻波讨源,因指喻月,乃得洞
其旨归,厘其章句。始知百家有百家之《伤寒》 ,而非长沙之《伤寒》也。盖本论之晦,使学者钻仰难明者,厥有数端:
其一曰:古名之失正也。伤寒有五,为外感之通称,古说相仍,由来旧矣。先师痛
宗族之沦亡,因所感以起教,沿习旧名,随俗易晓。乃以暑温、燥热证治久佚,后贤高
谈古学,虽知本论为统治百病之书,尔乃披会论文,未备六气。温暑之治,实有忌于桂、麻;燥热之方,难取法于柴、葛。既不能详其旨趣,将何以敷畅玄言?于是视本论为但
明客寒一气之书,而《伤寒杂病论》名存而实亡矣。
其一曰:论旨之失真也。先师以伤寒古名,本赅六气, 「伤寒杂病论」者,犹曰「外
感杂病论」云尔。故首《脉法》以示诊要,次《序例》明运气方宜,立伤寒传经正治之
法;次则暑湿燥热、温痉霍乱各有专篇;次乃演六经为病,以究病变,而终之以可与不
可,申误治之戒而垂医律。凡客邪正病悉统于伤寒,坏证末传即兼乎杂病。至夫温发伏
气,暑伤气府,湿邪有外内、上下之分,燥热析五藏干移之辨,六气中人,各有法度。
立诊道一贯之宗,垂料度府藏之法。学者苟能辨外感杂合之诊,权藏气乘行之变,则如伤寒杂病论义疏 —4—
执规矩以御方圆,见病知源,奇恒备矣。
其一曰:传经之未明也。自轩、岐以来,于传经、化热、伏气、病温之理,引而未
发。后贤失于论旨,遂于传经之义不能究明,或谓经气传而病气不传,或谓热病传而伤
寒不传,乃有别立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误下传诸名者,此皆不晓传经、转属、合
并之辨。原经气之在身形,犹电之流空,若星之绕日,虽有环周之度,而无轨迹可寻。
内有顺接之起止,外具形层之次第。所谓传经病者,伤寒中之一病耳。举万有动象之生,资水火鼓荡之力,故传经之证,由其人内蓄府热,外感严寒,二气相争,速于传命,循
经计日,程限无爽。其但伤于寒而无府热之争者,随体秉之异为合并转属而已,于传经
无与也。其它五气之感,各有传变,必无传经之证。且伤寒亦惟中足经者则传,中手经
者不传。真宗既绝,群言淆乱。 《内经》所举热病,无不曰法当得汗而解。夫壮火灼津,宁堪复汗!乃经文混热病于伤寒,后贤复误伤寒为热病,汗下妄施,冤魂塞路,此非先
圣之过,坐流传授受之不明尔。
其一曰:脉法之失传也。夫证为共相所同,脉乃气血先见。圣人究物性变化之理,以定藏府血气之诊,综之以四法,明之以象势,析刚柔、滑涩、大小之殊,辨俯仰、升
坠、出入之异,于是有举按异相,浮沉异相、间至异相之法;示明堂阙庭,五色、五声
参伍错综之妙,理则通于玄微,用乃贯以易简。高矣!美矣!蔑以加矣。后贤论脉,因
果倒置,责某脉以当主某病,指何病以当见何脉,不达气血之源,惟假印证之助,故有
舍脉从证、舍证从脉之疑。效象之故未明,因果之推多误。旁考瀛寰,悉囿此境,夭枉
莫救,疾苦何堪?乃以奥理渊源,流传浸失,西医东渐,国学日微。盖道之丧矣,亦时
之为也!
其一曰:执方而遗法也。府藏经络之在人,各司其用,用或失常而病作焉。故外感
有六气杂合之分,内伤分藏府干移之辨。邪客身形,如工施色,青黄化绿,黑朱成紫,病之万变,缘体秉之各殊。故本论既示六气正病之方,复演病由体变之例,法因体异,方以证成。散则万殊,理归一贯。方者,法也。先圣举法垂教,导学者以规矩云尔。后
贤不通论旨,乃谓古方不足以治今病,于活法一贯之道,慨乎未之能明也。其有执古炫
奇,锲舟求剑,或建三纲,或类方治,离体求证,执病有途,乖时同弊,其失均焉。五
义不明,触途成滞,兹论难读,有由来矣。
今幸千载绝学,复明于世,虽以瑞瀜之不肖,亦得感通而与有闻焉。遂乃述其师传,次其编简,举其正义,而百家支离之说,学者自能辨之;曲畅旁通,积疑尽释,使作者
立论之旨纲举目张。呿吟之微,条分缕析,而后知或倡治火之谈,或崇脾胃之论,或擅
长乎攻伐,或独重乎补养者,皆执一废百之见。下之更离脉证而高谈医易,索之于无极、太极之渺茫,纷歧于补阳、补阴之争论,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水,则又医学
之乡愿也。瑞瀜自知固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874KB,5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