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创造力研究.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第5页 |
参见附件(1624kb)。
5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1 期(总第 217 期)
认知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创造力研究
罗 良
(北京师范大学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 摘要 ] 创造力研究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
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 研究者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开展了丰富的创造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从大脑结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和神经效能三个角度对创造
力个体差异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揭示; (2)基于最近几十年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从认
知神经科学角度对创造力进行了分类。 认知神经科学的创造力研究, 深化了人们对创造力的理解,但依然存在挑战,通过分析这些挑战,使我们明晰了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创造力研究的未来方向:
改进创造力测量工具和实验任务以满足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知识与创造力关系、人格特质与创造力关系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 关键词 ] 认知神经科学; 创造力; 个体差异
[ 中图分类号 ] G4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2—0209(2010)01—0057—08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心
理品质(林崇德,2008),它 是 人 类 思 维 的 高 级 形
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早在古希腊时期,人
们就开始对“天才”现象进行关注,但比较公认的
对创造力开始科学化研究,则是从 1950年美国心
理学主席 Guilford的就职演说开始(Guilford, 1950;
Sternberg, 1999, 2005)。此后的 60年间,研究者通过
心理测量法、行为实验法、传记法和跨文化比较研
究方法对创造力的认知过程、创造力与人格之间的
关系、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创造力的个体差异以及
创造力的发展做了广泛的探讨。这些研究引发了社
会对创造力的重视,加深了人类对创造力的认识,但是并没能够在创造力相关重要问题上获得较为
一致的结论,正如 Mayer 在 Sternberg主编的《创造
力手册》一书中所评价的那样“创造力研究者已设
法提出一些深层问题,但总的来说他们没能成功回
答这些问题” (Sternberg, 1999, 2005)。
面对创造力研究发展的困境,一些研究者开始
尝试从新的角度进行突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认
知神经科学关于创造力的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的学
科概念首先由 Miller和 Gazzaniga在 20世纪 70年代
后期提出(Gazzaniga, Ivry, Mangun, 2002),这 一
学科主要利用诸如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正电
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等
心理物理学及脑成像技术对心理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揭示心理过程的大脑机制,来验证、修改和发
展已有的理论和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
和模型。最近十几年来,一些研究者对正常人的大
脑结构、大脑功能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
研究,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借助认知神经科学在其他
心理过程研究中获得的结论,对创造力的本质及其
分类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将系统对这两方面的研
究进行梳理、分析和整合。
一、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创造力
个体差异的研究
1955年 4月18日,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 ? 爱
因斯坦逝世,普林斯顿医院的病理学家托马斯 ? 哈
维博士(Thomas Harvey)取出了爱因斯坦的大脑。
1985年,Diamond 及其同事对爱因斯坦大脑的左右
布罗德曼第 9 区(Brodmann's area 9,简 称 BA9区)
2009-10-29
罗良,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讲师。
国家社科基金 “十一五” 规划重点课题 “青少年创新能力的认知神经基础及其培养” (ABA08004) 。
[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
[ 基金项目 ]
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indd 57 2010-1-15 15:58:125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1 期(总第 217 期)
和布罗德曼第 39区 (Brodmann's area 39, 简称 BA39区)
进行了研究(Diamond, Scheibel, Murphy, 1985),结
果发现,与控制组被试相比,爱因斯坦左侧大脑的
BA 39区存在更高的神经胶质细胞数目与神经元数
目比,由于神经胶质细胞主要作用是为神经元细胞
提供营养,由此 Diamond 推测爱因斯坦 BA39区可
能需要更多的新陈代谢,这种异常的神经胶质细胞
数目和神经元数目比可能与爱因斯坦超常的概念思
维能力有关。尽管很多研究者从对比组选择等多
个方面对 Diamond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质疑,但爱因
斯坦大脑的研究引发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们对
一个问题的关注:与一般人相比,高创造力人的大
脑结构和功能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 对于这一问题,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从大脑结构、大脑皮层唤醒
水平和神经效能三个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一)大脑结构与创造力个体差异
1836 年,德国解剖学家 Tiedmann 提出“脑袋
大小和个人展现的智慧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容置疑
的关系” (Mcdaniel, 2005),Flechsig 更是在 19 世
纪末宣称找到了天才被试与普通被试在头盖骨容
积和脑解剖学方面上的明显差异(Sternberg, 1999,2005)。受到研究手段的限制,这些早期研究者不
能对正常人大脑进行直接的精确测量;对于头盖骨
容积的测量,由于头盖骨大小和厚度存在差异,大
脑的构成物质也不尽相同,头盖骨容积并不能准确
地反映大脑体积,因此他们的这些观点只是对大脑
结构与创造力关系的粗浅描述。随着现代化认知神
经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可以对正常被试大脑结
构进行非侵入性的精确测量,使探索大脑结构与创
造力关系的研究成为可能。
2009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者 Jung及其
同事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在世界上第一次对大脑皮
层灰质厚度与创造力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分析发现, 左额叶 (left frontal lobe) , 舌回 (lingual
gyri) , 楔叶 (cuneus) , 角回 (angular) , 顶下小叶 (inferior
parietal gyri) 和梭状回(fusiform-gyri)等脑区的皮
层厚度与创造力成绩之间呈负性相关(Jung, Segall,Bockholt, Flores, 2009)。在一项大脑皮层厚度的发
展研究中,Shaw与其同事对不同智力水平被试大
脑皮层厚度的变化轨迹进行了追踪考察 (7—19岁) ,研究发现三种层次智力水平的被试(智力超群组、高智商组和一般智商组)在青少年后期,大脑皮层
厚度都开始变薄,其中智力超群组皮层厚度变薄的
速率更快(Shaw, Greenstein, Lerch, 2006)。Durston
等认为,这种皮层厚度的变薄伴随着大脑可塑性的
下降和活动效能的增加,可能反映了技能获得过程
中更聚焦的功能激活(Durston Casey, 2006) ......
认知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创造力研究
罗 良
(北京师范大学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 摘要 ] 创造力研究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
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 研究者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开展了丰富的创造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从大脑结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和神经效能三个角度对创造
力个体差异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揭示; (2)基于最近几十年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从认
知神经科学角度对创造力进行了分类。 认知神经科学的创造力研究, 深化了人们对创造力的理解,但依然存在挑战,通过分析这些挑战,使我们明晰了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创造力研究的未来方向:
改进创造力测量工具和实验任务以满足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知识与创造力关系、人格特质与创造力关系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 关键词 ] 认知神经科学; 创造力; 个体差异
[ 中图分类号 ] G4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2—0209(2010)01—0057—08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心
理品质(林崇德,2008),它 是 人 类 思 维 的 高 级 形
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早在古希腊时期,人
们就开始对“天才”现象进行关注,但比较公认的
对创造力开始科学化研究,则是从 1950年美国心
理学主席 Guilford的就职演说开始(Guilford, 1950;
Sternberg, 1999, 2005)。此后的 60年间,研究者通过
心理测量法、行为实验法、传记法和跨文化比较研
究方法对创造力的认知过程、创造力与人格之间的
关系、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创造力的个体差异以及
创造力的发展做了广泛的探讨。这些研究引发了社
会对创造力的重视,加深了人类对创造力的认识,但是并没能够在创造力相关重要问题上获得较为
一致的结论,正如 Mayer 在 Sternberg主编的《创造
力手册》一书中所评价的那样“创造力研究者已设
法提出一些深层问题,但总的来说他们没能成功回
答这些问题” (Sternberg, 1999, 2005)。
面对创造力研究发展的困境,一些研究者开始
尝试从新的角度进行突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认
知神经科学关于创造力的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的学
科概念首先由 Miller和 Gazzaniga在 20世纪 70年代
后期提出(Gazzaniga, Ivry, Mangun, 2002),这 一
学科主要利用诸如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正电
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等
心理物理学及脑成像技术对心理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揭示心理过程的大脑机制,来验证、修改和发
展已有的理论和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
和模型。最近十几年来,一些研究者对正常人的大
脑结构、大脑功能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
研究,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借助认知神经科学在其他
心理过程研究中获得的结论,对创造力的本质及其
分类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将系统对这两方面的研
究进行梳理、分析和整合。
一、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创造力
个体差异的研究
1955年 4月18日,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 ? 爱
因斯坦逝世,普林斯顿医院的病理学家托马斯 ? 哈
维博士(Thomas Harvey)取出了爱因斯坦的大脑。
1985年,Diamond 及其同事对爱因斯坦大脑的左右
布罗德曼第 9 区(Brodmann's area 9,简 称 BA9区)
2009-10-29
罗良,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讲师。
国家社科基金 “十一五” 规划重点课题 “青少年创新能力的认知神经基础及其培养” (ABA08004) 。
[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
[ 基金项目 ]
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indd 57 2010-1-15 15:58:125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1 期(总第 217 期)
和布罗德曼第 39区 (Brodmann's area 39, 简称 BA39区)
进行了研究(Diamond, Scheibel, Murphy, 1985),结
果发现,与控制组被试相比,爱因斯坦左侧大脑的
BA 39区存在更高的神经胶质细胞数目与神经元数
目比,由于神经胶质细胞主要作用是为神经元细胞
提供营养,由此 Diamond 推测爱因斯坦 BA39区可
能需要更多的新陈代谢,这种异常的神经胶质细胞
数目和神经元数目比可能与爱因斯坦超常的概念思
维能力有关。尽管很多研究者从对比组选择等多
个方面对 Diamond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质疑,但爱因
斯坦大脑的研究引发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们对
一个问题的关注:与一般人相比,高创造力人的大
脑结构和功能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 对于这一问题,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从大脑结构、大脑皮层唤醒
水平和神经效能三个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一)大脑结构与创造力个体差异
1836 年,德国解剖学家 Tiedmann 提出“脑袋
大小和个人展现的智慧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容置疑
的关系” (Mcdaniel, 2005),Flechsig 更是在 19 世
纪末宣称找到了天才被试与普通被试在头盖骨容
积和脑解剖学方面上的明显差异(Sternberg, 1999,2005)。受到研究手段的限制,这些早期研究者不
能对正常人大脑进行直接的精确测量;对于头盖骨
容积的测量,由于头盖骨大小和厚度存在差异,大
脑的构成物质也不尽相同,头盖骨容积并不能准确
地反映大脑体积,因此他们的这些观点只是对大脑
结构与创造力关系的粗浅描述。随着现代化认知神
经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可以对正常被试大脑结
构进行非侵入性的精确测量,使探索大脑结构与创
造力关系的研究成为可能。
2009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者 Jung及其
同事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在世界上第一次对大脑皮
层灰质厚度与创造力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分析发现, 左额叶 (left frontal lobe) , 舌回 (lingual
gyri) , 楔叶 (cuneus) , 角回 (angular) , 顶下小叶 (inferior
parietal gyri) 和梭状回(fusiform-gyri)等脑区的皮
层厚度与创造力成绩之间呈负性相关(Jung, Segall,Bockholt, Flores, 2009)。在一项大脑皮层厚度的发
展研究中,Shaw与其同事对不同智力水平被试大
脑皮层厚度的变化轨迹进行了追踪考察 (7—19岁) ,研究发现三种层次智力水平的被试(智力超群组、高智商组和一般智商组)在青少年后期,大脑皮层
厚度都开始变薄,其中智力超群组皮层厚度变薄的
速率更快(Shaw, Greenstein, Lerch, 2006)。Durston
等认为,这种皮层厚度的变薄伴随着大脑可塑性的
下降和活动效能的增加,可能反映了技能获得过程
中更聚焦的功能激活(Durston Casey, 200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24KB,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