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6 > 中医类古医类补充 > 正文
编号:12892785
本經疏證(電子書).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504页
第3页

    参见附件(3540kb)。

    《 《本 本經 經疏 疏證 證》 》 武 武進 進鄒 鄒澍 澍潤 潤庵 庵撰 撰

    ? ? ?  

    醫道之見於載籍者, 《靈樞》 《素問》 《難經》而上, 《神農本經》為最古。

    諸經所論在審病, 《本經》所論在主治,道實相為表裏,惜其傳授姓氏不可考,人遂以為漢人所假託,然秦人焚書,醫藥之書不毀,其為上古所遺無疑,後之

    繼是書而作者,陶隱居《別錄》為最善,乃宋金元以來著本草書者十數家,其

    言愈多,其道愈歧,其說愈新,其旨愈晦,則皆求勝於《本經》 ,求加於《別

    錄》 ,而失之龐雜蕪穢者也。世醫相沿承用不知其非,即號稱名醫者,又止講

    臨證習方書,而於《本經》與《別錄》則以尋常本草書視之,不能參互考訂,疏其文,而證其解,故古人用藥之意與藥之所以愈病,其說隱晦淹塞,以至於

    今。不知一病有一病之方,一方有一方之藥,一藥有一藥之效,不能審藥何以

    定方,不能定方何以治病,此閏庵鄒君所以有《本經疏證》之作也。

    閏庵籍隸武進,為鄒道鄉先生後裔,敦行誼,通儒術而隱於醫,性耽著述,所撰雜文甚多,其為是書也,以《本經》為主,以《別錄》為輔,而取《傷寒

    論》 《金匱要略》 《千金方》 《外臺秘要》與《唐本》 《圖經》 ,兼取六經、五雅、諸史、 《說文》 ,旁及道經、佛書、群芳譜、名人著作,凡有關於論藥者為之疏

    解辨證,或論病之所宜藥,或論藥之所宜病,與夫當用、不當用之故,務求其

    精,毋失於麤,務求其真,毋惑於似,反覆校勘,一掃本草諸家尨雜蕪穢之言,而歸於至當,使藥品之美畢彰,而《本經》之旨益著。由是而審證用藥,審藥定方,安有不起之病哉!至於唐以後之書,或引焉,或缺焉,或仍焉,或駮焉,或取之而不盡取焉,要以明《本經》之主治者為準爾。

    湯子卿鹺尹與君莫逆交,素工岐黃術,篤嗜此書,欲謀刊布而以問余,余

    受其書而讀之,例則箋疏之例,體則辨論之體,思則幽邈之思,識則卓越之識,絕非近世醫書可比爰,乃商諸同志捐貲集腋以成其事,余素不知醫,余以信湯

    君者信鄒君,則其書之必傳於後可知也,其他所撰述之文,必傳於後亦可知也,則鄒君之藉以不朽者,其在於此歟!抑不僅在於此歟! 古歙洪上庠敘

    ? ? ?? ? ?τ τ τ? ? ?? ? ?? ? ? 同里周儀顥撰

    先生諱澍,字潤安,晚號閏庵,姓鄒氏,道鄉先生二十六世孫也。曾祖諱

    應智,祖諱協鳳,父諱汝奎,代有隱德。前母陳氏,母馬氏,繼母惠氏,先生

    年十六失恃,哀毀骨立,事父及繼母甚孝,閱六載,又遭繼毋喪,哀毀如喪所

    生。家故貧,艱於就傅,勤苦自勵,於書無所不窺,雖沍寒盛暑,披覽不輟。

    其於日月之疾徐盈縮,星辰之遲留伏逆,江淮河漢之脈絡條理,南朔東西之阨

    塞險要,皆能洞悉原委,曉暢機宜,故其發於詩古文詞者,卓然可傳。皇上道

    光元年詔舉山林隱逸,鄉先輩議以先生名上於朝,先生聞之寓書建議者曰: 『某

    德薄能鮮,長為鄉人以沒世,乃其分耳,若抗跡邱園,釣弋華譽,鄉黨自好者

    不為,而子謂我願之乎!』議者遂止。張太守丹邨、程太守芝圃咸引重之,嘗

    諷之曰: 『以君之學,出而問世,誰與相頡頏者,薄此不為,毋乃已甚。』先

    生曰: 『某賦性迂緩,跼於展舒,苟膺薦牘,非特失己行且玷君矣,敢固辭。』

    嗚呼!此可以觀先生之所守矣,先生隱於醫,藉以事畜,父既沒弟顯又以疾卒,通負絫千數,一以身任之,娶陳氏無子,以弟顯之子夢龍為子,先生生於乾隆

    五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己酉,以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十六日庚戌卒,年五十有

    五,所著有《明典》五十四卷、 《本經疏證》十二卷、 《本經續疏》六卷、 《本

    經序疏要》八卷、 《傷寒通解》四卷、 《傷寒金匱方解》六卷、 《醫理摘抄》四

    卷、 《契桅錄》四卷、 《醫經書目》八卷、 《醫書敘錄》一卷、 《醫經雜說》一卷、《沙溪草堂文集》一卷、 《沙溪草堂雜著》一卷、 《沙溪草堂詩集》一卷。

    論曰: 『先生以積學敦庸行,為世通儒,獨溫溫無所試,人多惜之,然即其所就,藏之名山,傳之其人,其所以嘉惠後學者非淺鮮也,而世徒以醫知先

    生,豈真知先生者哉!』 ? ? ?? ? ?  

    一、是編為潛江劉氏《本草述》而發,潛江博極群書,研精薈萃,積三十

    年始成,書中多引東垣、丹溪、海藏、潔古。而於張長沙、孫真人略焉,故先

    生專由《本經》抉發精蘊, 《別錄》則主張長沙、孫真人為多,補苴罅漏,足

    為劉氏功臣。

    二、先生底本以朱墨分寫《本經》 《別錄》 ,今用陰陽文別之,便於一覽暸

    然。

    三、是編引證淵博,凡經史子集、釋典、道藏、泰西域外之書,佐引無遺,間有不能解者,未敢點竄,寧存其真,勿失之誣。

    四、是編用意已詳自序,其中推闡盡致,指實叩虛,一言再言,往復不已,誠如自序所云。若人終不喻者,蓋其意專欲人之能喻也,閱者勿嗤詞費焉。

    五、先生疏證藥味,六年始畢,其疏證藥味年月分著卷首,庶後之閱者知

    先生用心之專且久,如此,故不以重複為嫌。

    六、是編係門下士抄錄,先生未及訂正而卒,底本如虋冬之虋,人之,茈胡之茈,澤之皆書作門參柴瀉,今依《說文》 《爾雅》改正,此外字畫

    譌誤亦隨時點定 。 ? ? ?? ? ?? ? ?? ? ?? ? ?? ? ?? ? ?? ? ?  

    ◎卷一

    丹沙 雲母 礬石 消石 芒消 赤消 滑石 禹餘糧 紫石英

    赤白石脂 菊花 人 天虋冬

    ◎卷二

    甘草 地黃 朮 女萎 茈胡 麥虋冬 獨活 防風

    ◎卷三

    薯蕷 薏苡仁 澤 細辛 芎藭 黃連 黃芪

    ◎卷四

    蒲黃 五味子 蛇牀子 茵蔯蒿 王不留行 升麻 桂 柏葉實 茯苓

    酸棗 檗木 乾漆

    ◎卷五

    髮髲 人尿 襠 龍骨 阿膠 雞屎白 雞子黃 雞子白 石蜜

    牡蠣 文蛤 橘柚 大棗 麻子仁 飴餹 冬葵子 瓜蔕 瓜子

    上 上品 品, ,石 石十 十一 一味 味, ,草 草二 二十 十四 四味 味, ,木 木六 六味 味, ,人 人三 三味 味, ,獸 獸二 二味 味, ,禽 禽三 三味 味, ,蟲 蟲魚 魚

    三 三味 味, ,果 果二 二味 味, ,穀 穀二 二味 味, ,菜 菜三 三味 味。 。

    ◎卷六

    雄黃 石膏 凝水石 乾薑 生薑 葛根 栝樓根 栝樓實 苦

    當歸

    ◎卷七 麻黃 通草 芍藥 瞿麥 百合 知母 母 黃芩 紫菀

    冬花 敗醬 紫 石葦 白薇 艾

    ◎卷八

    王瓜 海藻 防己 紅藍花 牡丹 白前 桑根白皮 竹葉 竹筎

    吳茱萸 梔子 枳實 厚朴 秦皮 山茱萸 紫葳 豬苓

    ◎卷九

    馬通 羊肉 露蜂房 甲 蠐螬 蜚虻 蟅蟲 梅實 大豆黃卷

    赤小豆 酒 米 小麥 麴 大麥 豆豉 蔥 薤

    蘇

    中 中品 品, ,石 石三 三味 味, ,草 草二 二十 十八 八味 味, ,木 木十 十一 一味 味, ,獸 獸二 二味 味, ,蟲 蟲五 五味 味, ,果 果一 一味 味, ,穀 穀八 八

    味 味, ,菜 菜三 三味 味。 。

    ◎卷十

    伏龍肝 鉛丹 代赭石 戎鹽 大鹽 鍛竈下灰 漿水 潦水 甘瀾水

    麻沸湯 泉水 附子 烏頭 天雄 半夏

    ◎卷十一

    大黃 葶藶 桔梗 旋覆花 藜蘆 射干 蜀漆 甘遂 白斂 大戟

    澤漆 蕘花 牙子 商陸 白頭翁 葦莖 連翹 陸英 蒴藋 芫花

    ◎卷十二

    巴豆 蜀椒 椒目 皂莢 訶梨勒 梓白皮 豬膽 豬膏 豬膚

    蜘蛛 水蛭 蜣螂 鼠婦 衣魚 新絳 桃仁 杏仁 甘李根皮 醋 下 下品 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540KB,8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