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件].(ppt):14.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07KB)。
十二.补益药
凡具有补虚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症的药物称为补益药。
补益药分类
* 补气药
* 补血药
* 补阴药
* 补阳药
1.补气药
* 定义:凡具有补气功效,以补气为主要作用,治疗气虚证的药物。
* 适应症: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中气下陷、气不摄血等。
1.1 人参
*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肾经。
* 功效:益气固脱、健脾润肺、大补元气、益气安神、生津止渴。
* 主治:元气虚脱及气虚诸证
* 用法用量:5~10g,水煎服。
* 使用注意:反藜芦、畏五灵脂。
1.2 黄芪
*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 功效: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止汗利水、托毒排脓。
* 主治:肺脾气虚及气虚水肿诸证
* 用法用量:10~15g,水煎服。
* 使用注意:生用托毒排脓、蜜炙补气升阳。
1.3 党参
*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脾经。
* 功效: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 主治:肺脾气虚证。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肾经。
* 用法用量:10~30g,水煎服。
* 使用注意:反藜芦。
1.4 白术
*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 主治:肺脾气虚、表虚自汗、胎动不安诸证。
* 用法用量:6~12g,水煎服。
*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
1.5 甘草
*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 功效:益气健脾、和中缓急、调和诸药、解毒。
* 主治:肺脾气虚、痈疽疮疡等证。
* 用法用量:3~10g,水煎服。
* 使用注意:反甘遂、大戟、芫花。
2.补血药
* 定义:凡具有补益血液功效,以补血为主要作用,治疗血虚证的药物。
* 适应症:面色无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耳鸣、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等。
2.1 熟地黄
* 性味归经:甘、微温 ......
十二.补益药
凡具有补虚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症的药物称为补益药。
补益药分类
* 补气药
* 补血药
* 补阴药
* 补阳药
1.补气药
* 定义:凡具有补气功效,以补气为主要作用,治疗气虚证的药物。
* 适应症: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中气下陷、气不摄血等。
1.1 人参
*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肾经。
* 功效:益气固脱、健脾润肺、大补元气、益气安神、生津止渴。
* 主治:元气虚脱及气虚诸证
* 用法用量:5~10g,水煎服。
* 使用注意:反藜芦、畏五灵脂。
1.2 黄芪
*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 功效: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止汗利水、托毒排脓。
* 主治:肺脾气虚及气虚水肿诸证
* 用法用量:10~15g,水煎服。
* 使用注意:生用托毒排脓、蜜炙补气升阳。
1.3 党参
*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脾经。
* 功效: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 主治:肺脾气虚证。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肾经。
* 用法用量:10~30g,水煎服。
* 使用注意:反藜芦。
1.4 白术
*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 主治:肺脾气虚、表虚自汗、胎动不安诸证。
* 用法用量:6~12g,水煎服。
*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
1.5 甘草
*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 功效:益气健脾、和中缓急、调和诸药、解毒。
* 主治:肺脾气虚、痈疽疮疡等证。
* 用法用量:3~10g,水煎服。
* 使用注意:反甘遂、大戟、芫花。
2.补血药
* 定义:凡具有补益血液功效,以补血为主要作用,治疗血虚证的药物。
* 适应症:面色无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耳鸣、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等。
2.1 熟地黄
* 性味归经:甘、微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07KB)。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