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6 > ppt课件类 > 正文
编号:12893465
微生物药物学ppt课件:第13章——抗肿瘤抗生素.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251KB)。

    第十三章

    抗肿瘤抗生素及肿瘤细胞耐药性

    一些常见抗肿瘤药物对DNA作用的顺序特异性

    一些作用于DNA

    鸟嘌呤N2的抗肿瘤抗生素的机制

    DNA的立体模型(A),以及一些药物

    对DNA小沟处碱基的作用模式(B)

    第一节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一、柔红霉素和阿霉素

    柔红霉素和阿霉素的作用机制

    * 对柔红霉素和阿霉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与DNA的嵌入形成2:1的DNR-CGTACG复合物,并确定了蒽环类抗生素结构中的三个功能部分:

    * 1)嵌入(环B-D);

    * 2)A环的锚链(如C9-OH);

    * 3)氨基糖;

    * 每一部分对生物学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是:甲醛分子能够使这类药物将药物分子中柔毛霉胺的N3与DNA分子中鸟嘌呤N2进行共价结合.

    由甲醛分子介导的2:1 DNR-CGCGCG共价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箭头所示为甲醛分子介导的共价交链。

    A:从DNA小沟所示;B:从DNA大沟所示。

    另外一个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诺加霉素(nogalamycin,Ng),它对DNA的嵌入模式跨越小沟和大沟.

    二、双嵌入类化合物

    * 对柔红霉素的结构改造,合成了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WP631和WP652,其具有比柔红霉素和阿霉素更强的生物活性(化学结构如图所示)。

    * 这两种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嵌入DNA的模式不同:WP631优先嵌入到具有CG(A/T)(A/T)CG的一个六核苷的顺序中,并在两个甙元之间包裹四个碱基对;而WP652与一个四核苷顺序结合,如PyGTPu。

    三、蒽环类抗生素的其他一些作用机制

    * 一般地,蒽环类抗生素对DNA和RNA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因此认为这类抗生素通过将其分子非极性插入到DNA双螺旋的碱基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故也称之为如上所述的嵌入型DNA结合机制。

    * 但根据对这类抗生素的结构、理化特性和毒副作用的研究,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线粒体作为亚细胞作用靶位。

    * 其可能通过以下机制来影响线粒体。

    1、与脂质的亲和力

    * 对这类抗肿瘤抗生素心脏毒性的研究表明:其细胞毒性的主要作用靶位是线粒体膜。

    * 在线粒体的内膜富含心磷脂(cardiolipin,CL),阿霉素与这种物质的亲和力比磷脂酸高80倍。

    * 在线粒体膜上存在有很多具有一定功能的酶,如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细胞色素C还原酶等,这些酶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一定量的心磷脂。

    * 因此,当蒽环类抗生素与膜上的心磷脂结合后,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这些酶的功能,这就是所谓的群集活性(clustering activity)。

    阿霉素的群集活性,即其与心磷脂结合后影响线粒体复合物I-III,其作用模式可以是:阿霉素-心磷脂(双磷脂酰甘油)复合物与酶促复合物I-III移动在一起(a);也可以是:阿霉素-心磷脂(双磷脂酰甘油)复合物与酶促复合物I-III分开(b)。这两种情况下,酶活性都受到抑制。

    2、钙浓度与膜去极化

    * 体外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钙浓度下,线粒体起着钙储存的作用从细胞质收集,蒽环类抗生素具有影响稳态钙浓度的作用。

    * 这种作用模式使阿霉素保持为一种弱的氧化剂,来氧化蛋白质上关键的巯基(这种蛋白为钙离子传运通道或孔)。确实,巯基还原剂能够保护钙离子外排。

    * 蒽环类抗生素对钙稳态影响的分子机制似乎又是自由基调节机制。自由基也损坏通过肌质网对钙的收集。

    3、金属离子的络合

    * 实验表明:在有DNA存在时,ADR-Fe+3复合物显著地刺激从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这与观察到的ADR-Fe鳌合物与DNA形成稳定的三元复合物相一致,这种三元复合物本身就是一种活化的氧化还原催化剂。

    * ADR-Fe+3复合物存在的情况下,自由基的形成也对真核细胞血影膜(ghost membrance)进行氧化破坏。

    * Gianni等的研究表明:ARD-Fe+3复合物的循环降低分子氧。随着Fe+3 还原成Fe+2,形成一种阿霉素自由基,其可能介导药物的毒性作用。

    阿霉素与一种普通金属离子之间形成

    的双复合物(a)和单复合物(b)

    4、自由基的诱导

    * 在1970年至1980年间,人们开始认识到阿霉素的心脏毒性并非其本身的结构所致,而是由于在体内被还原成为半醌自由基。

    * 该自由基在厌氧条件下相当不稳定,它很容易地将氧还原成为超氧化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325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