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服用中药 > 膏方 > 正文
编号:13074202
膏方的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29日 中国医药报
     □ 湖北中医药大学 王绪前

    先秦古籍《山海经》虽有记载羊脂类药物,用于涂擦皮肤防治皲裂,但并未形成气候。《黄帝内经》中有关于膏剂的记载,书中记载有豕膏、马膏。张介宾《类经·卷十七·十二经筋痹剌》注:“马膏,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润,能养筋治痹,故可以膏其急者。白酒辣,桂性味辛温,能通经络,行血脉,故可以涂其缓者。”

    内服膏滋是由汤药(煎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服用,故膏方也有相当漫长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有“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浸者,宜膏煎者”的记载。最初的膏方,外用的叫“膏方”,内服的叫“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乌头煎(乌头、蜜),猪膏发煎(猪膏、乱发),其制法类似现代膏滋方的制法。这也是将膏滋方作为内服的最早记录。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载的乌头煎之“煎”,实乃膏之意。《金匮要略·黄疸》载“诸黄,猪膏发煎主之。猪膏发煎方: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这里的“煎”,也是膏的意思。这一时期,膏方已经出现端倪,并已在临床上应用,但所治疗的病种、病证尚单一,工艺较为简单。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诸膏方制剂有用苦酒(即醋)与猪油作溶剂的特点,药制成后,既可外用以摩病处,又可内服。又如《肘后备急方·卷二·治伤寒时气瘟病方》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之黑膏,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晋唐时期将膏方也称为薄贴,根据现在的解释,薄贴的意思是:①为膏药之古称。②现在所云薄贴包括膏药、油膏,也包括由其他基质所调制的膏剂。晋末《刘涓子鬼遗方》中有多种“薄贴”的记载。是书主要针对外科用药,故所制作的所谓薄贴多为外用,据统计其记载外用膏方有79首,其“薄贴”类似于现在所谓的狗皮膏药的制法。其制法是:将药物浸泡在麻油内几天,入锅煎熬,待药物枯黑,去渣,再熬至极为稠厚,加入铅丹拌匀,将锅离火,药液逐渐凝固,凝固后取出切成大块,浸泡凉水中去火毒。用时加热融化,摊于布或厚纸或薄油纸上,贴于局部。这种内科膏药有祛风、化湿、行气、活血等作用。外科膏药对肿疡有去腐,生肌收口、护肉等作用。

    唐代,膏方已用于滋补强身,比如杏仁煎、枸杞煎。此时期内服膏方仍然叫作“某某煎”,除用于治疗外,亦已作为药饵补剂向养生延伸。《千金翼方·卷二十三》专设“薄贴”,其药方命名也多用此名称,如松脂贴、升麻薄、白蔹薄、寒水石薄、野葛贴等。

    《千金方》中有个别“煎”方已与现代膏滋方大体一致,如《千金要方·卷十八·大肠腑·咳嗽第五》苏子煎将药味捣碎,取汁,去滓,熬如脂状,纳蜜,煎如饴状,治阴虚咳喘已久。《千金要方·卷五·少小婴孺方》的五物甘草生摩膏(甘草、防风、白术、雷丸、桔梗),治疗新生儿肌肤柔弱,身体壮热、手足惊掣。

    王焘的《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载“古今诸家煎方六首”,如鹿角胶煎(鹿角胶、生地黄、紫苏子、生姜、猫牛酥、白蜜),蒜煎方(蒜、牛乳、牛膝),实际上同现代的膏方。这些煎方均作滋补强壮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