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2975819
“高”药价谁的过?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6日 医药经济报
     圣诞期间,深圳白血病女童不幸离世。纷纷扰扰的事件背后折射出大病仍在快速消耗和透支国民健康与财富,仍需完善的制度保障与社会援助,同时对各项善款和捐助项目也需规范管理。

    回扣门,根源何在

    同样在圣诞期间,央视回扣门事件让医药行业掀开了锅。医药专业化营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外企把学术推广、品牌营销这些概念和方法引进国内,一向重视合规,不允许不规范行为的外企为何最终未能幸免,破了国际大佬们洁身自好的戒?

    起因自然是源自同业竞争,但更深层次的根源则是制度缺失。作为下游产业的医药行业,员工的吃喝拉撒全靠企业营销,产品销售全看医保、招标这些准入条件和医疗机构的认可。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工作,否则就是小小的库管也能让产品停销。

    临床工作更是琐碎细微,帮助医生百忙之中进行知识更新,进行用药注意事项提示,收集临床反馈,防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外加给医生、护士打下手,事无巨细送关怀。这些专业化医药营销的份内职能如果无人关注,不重视学术和制度建设,用药安全就无从提及,反而加剧带金销售的膨胀。
, http://www.100md.com
    时代与时俱进,医药也在飞速发展,让民众享受到现代科技的进步,以更佳的性价比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是医药行业的使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项改革政策应切合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完全照搬某一地、某一国的经验,就会一如基药全面推广时,城市不够用,农村超前使用高贵药,北京等地放开基层医院非基药品使用正因如此。现代中国也不应以俄罗斯等缺医少药的国家为医疗改革临摹蓝本,让民众去海外抢购常用药品。

    灰色地带,谁之过

    各行各业唯独药品十几年不允许涨价,年年降价,一袋输液甚至不及矿泉水的价格。为何降价产品吃不到患者嘴里,医疗费用飞涨,却回回将医药行业拎出来打?

    细算一下企业成本,其实100多元的产品,生产企业毛利不过几块钱,企业并非暴利的源头。细算代理客户的成本,刨去货款、销售推广费用、财务费用,其实同样所剩无几。大头一为生产成本,二为临床推广费用,三为税费,三项加合几乎已占药品销售价格的90%以上。即使一盒未卖,同样需要给员工开工资,市场准入时间越长,待摊成本就越高。这和餐厅里土豆原料成本仅1元,出售成本却需定到二三十元,必须维持餐厅不亏损,一个道理。
, 百拇医药
    有透明的机制和公平竞争,没有一个企业会愿意做低学术含量的带金销售。假如砍掉经销客户,倒回到20年前,企业直供医院,多少企业因没有销售能力和医院不回款集体亏损?现实中,整个行业又有多少企业必须靠经销客户的垫资和营销网络才能发展至今?80%以上的企业都将受影响。

    如果只打击医药行业,不理顺机制,肃清源头,原本只是一小部分企业热衷的不合规范的营销方式就会逐渐成为行业的潜规则,乃至于医生们已普遍认为理所应当,挑挑拣拣。

    如果不赋予患者医疗消费的知情权、选择权,对患者权益加以保障,医生一支笔可以直接划拨费用,无人监管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这正是过去制度漏洞缺陷所在。同样,也只有赋予医药行业平等的权利,而不是把下游产业当成吃拿卡要的对象,医药之间的灰色地带才能真正终结。

    医务工作者有权利获得更好的待遇,但更应通过改善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效率而获得,而非简单让药企承担。医疗新风真正树立,对患者和国家、对药企才真正是福音。
, 百拇医药
    如果机制尚未健全,直接将药价腰斩,那些失去空间、无力做工作的企业认可了低价,也就只能从市场中出局。招的越低,死的越彻底,越快。更高价位的替代产品纷纷上位。企业低价中标后,还要继续大力度二次议价,除了虚高药品,还有什么产品能存活下来?招标挂网、办医保、进指南和临床路径,哪一项不是大投入?低价产品连运作的费用成本都没有,又如何能成为控费的主力军?当一个普通小感冒,院内首选不是循序渐进使用各种常用抗菌药,直接习惯性使用作为最后防线的外企高贵用药,各种指南和路径只点了重点产品的名字,如何科学用药却丝毫未提及,又如何能够实现科学用药和控费目标?二次议价去了哪里?为何二次议价远远高于医药加成,还要允许医疗机构调整各项费用,触动民众利益,增加民众负担,增加腐败发生?同样令人费解。

    医疗费用难降,谁之过

    对部分产品来说,营销费用大于等于生产成本也完全有可能。企业仅每年养人成本就是数百上千万元,企业不可能不把营销外包的成本和其他费用加进去,直接拿生产成本供货。产品无人销售,再低的价格只能有价无市。
, 百拇医药
    骨科耗材低价中标后临床销量急剧萎缩,降价并不能换来用量提高,没有空间就无法做工作,不做工作就没有销量。GSK事件后,史克产品主动降价同样面临这一临床尴尬。无法保证产品降价后的正常使用,是造成越来越多的低价产品快速消失的根本性原因。

    降价降的越低,产品消失越迅速,替代性成本越高。如何让企业之间实现公平竞争,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解决企业经营难题,不必让企业等一个标一等三五年,如今再为应对各地碎片化的招采和议价继续耗费心神,或许比一切降价措施更灵。

    改革成效不能简单以招标降幅为成果,更不能简单以药品价格降低为目标,民众实际拿到的医药费清单究竟降了没有,降了多少,才真正说明问题。零差率,不能只考虑单纯吃药的患者,还要考虑患者的其他费用是否大增,加上检查费、挂号费是升是降?下次医生还是否开同样的药?

    腾笼换鸟,不能只是假设将药品利润砍到没有,将企业利润留给医院。一方面,医疗费用大踏步地快步跑,单单检验费用早已远远超出药品降低的幅度,甚至高过药品使用,诊疗费、手术费等继续全面上涨,医疗费用原地踏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另一方面,医药企业和客户失去了合理的生存空间和利润,数百万销售大军集体下岗。营销是企业发展的命脉,砍掉了营销的臂膀,企业生存发展和新药研发必然受到冲击。这样的冲击波还会快速从营销口蔓延至生产、质检和商业领域。

    国务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文件中要求重要政策措施需着力做好公众参与工作,着力加强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各地陆续曝出医院拖欠企业货款,强要返点的消息,实行“两票制”后资金体量更庞大,可以想见,整个行业发展都会降速,资金周转沉重,利润更进一步降低,行业吸引力大大下降,企业破产和人才流失压力剧增,更会带来药品停产和提价危机。

    尽管背负误解,每一个白衣天使在为民众健康而与时间赛跑,每一个医药人也依然在为确保民众用药和质量安全而尽心尽力。在这个行业一天,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2017,为医药祈愿, 百拇医药(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