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家庭教育 > 正文
编号:13078587
孩子最需要亲情呵护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2日 中国妇女报
     □ 关颖

    又是一个留守儿童自杀的消息:云南镇雄县15岁留守少年小龙(化名)用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选择了除夕夜——这个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家人团聚的日子。

    这让我想到,2014年春节前夕,安徽省望江县一9岁留守儿童当听到妈妈又不回家过年消息的当天上吊自杀;2015年,贵州毕节没有父母照料的4兄妹服农药身亡……近年来,留守儿童自杀已不是个案。

    从小龙的遗书中,我们看到了孩子对美好家庭和美好童年的渴望:“为什么别人都有好的家庭?我没有!别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我却只有在阴暗的阳光里度过……”他说:“爸爸,我死了,你就高兴了,因为不会有什么事会烦你了”。而失去儿子的爸爸万分悲痛,眼睛都哭肿了。尽管他脾气暴躁,常把自己的怒火撒在小龙身上,但是,孩子自杀绝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这类极端事件,让我们从反面再一次感受到家庭中父母、亲情对孩子有多么重要!

    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每天都可以在家中享受父母给予的各种生活和学习需要,可以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在爸爸的肩膀上远望,当遇到困难、挫折、危险的时候可以得到父母的抚慰、呵护,他们是爸妈的“宝”。

    有的孩子就不那么幸运了。他们的父母离开贫穷落后的农村到城里务工挣钱,被留在家里成为“留守儿童”的孩子,物质生活是比以往好多了,而常年见不到父母,思念之情和缺少父母呵护的困境则让他们难以忍受。他们父母健在,却犹如缺爹少妈的孤儿。

    有的孩子被父母带到城里,在城市安居或者跟大人走南闯北,成为“流动儿童”。流动的孩子跟着父母,有的在城里开了眼界,接受着比农村更好的教育;也有的父母忙着打工挣钱,孩子只是看得见父母,而父母对孩子却是顾不上、管不了。

    相当多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家庭结构是完整的,但是家庭关系是扭曲的、家庭功能是残缺的。那些外出挣钱初衷是“为了孩子好”的父母们,给予孩子的金钱和物质的东西,远远抵不上孩子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期所需要的亲情关怀,是父母在无意之中给孩子制造了磨灭不掉的心理阴影和人格缺陷。

    家庭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呢?不只是一个住所,还是生存的保障、成长的摇篮、心灵的港湾,是连接社会的桥梁,是抵御各种不良影响和伤害的保护伞。孩子脱离父母、父母顾不上孩子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使家庭的特征发生了诸多改变:亲子之间面对面、互动频率高、日常生活中影响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甚至不复存在。

    父母对孩子的作用是什么?不只是给他们生命,还要对这个生命负责,保障他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发展的权利,要以生命影响生命,让孩子的生命有活力、更精彩,这是为人父母的义务和法定责任。而一些孩子因亲情缺失而导致的缺少安全感、缺少父辈引领、缺少与父母积极的情感互动和心理支持,难免对父母情感冷漠,进而导致更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长期积淀下来将给他们的发展设置障碍,对其一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我始终认为,有勇气走出农村的年轻人都是不甘于现状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试图以自身的劳动来改变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成长环境。也正因为此,每一个有孩子的人,当打算走出和已经走出贫穷的农村的时候,不能不把孩子放在心上。即便有委托监护,可以把孩子委托给老人和其他亲属,学校也可以给孩子创造不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很多人能替代父母让孩子吃饱穿暖,但是父母与孩子的亲情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父母们心里要有一杆秤,称一称眼下挣更多的钱和孩子一生的幸福哪个分量更重。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外出务工亲子分离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给农村青年更多的发展新机遇: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村改革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离故土又不离孩子不失为最佳选择;即便不具备创业条件,在新农村发展中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或许暂时比在城里做工少挣些钱,能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父母共欢乐也是值得的;那些带着孩子在城里打拼的父母们,让自己和孩子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了解孩子的需求和他们的成长环境,在与孩子的积极互动中与孩子一起成长。如果不顾孩子、不提升自己、不改变自己的家庭小环境,再好的外部大环境也难以对孩子的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

    自杀孩子的父母怎样悔恨,孩子再也回不到家里了。逝去的孩子给无数父母的忠告是: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吧,了解他的喜怒哀乐,给他亲情呵护。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