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26179
远离用耳误区避免听力损伤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北京晚报
     3月3日爱耳日 关爱用耳健康

    2017年3月3日是全国第十八个“爱耳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听力损失人数位列世界第一,并且每年新增听损人数达30万。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娱乐场所的增多,都市人因不当用耳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正在日益加大。保护听力,应养成健康用耳习惯。

    长期佩戴耳机可能损伤听力?

    据了解,目前中国有2780万听力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的第二位,而噪音则是导致耳聋的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

    在常见的建筑噪音、交通噪音和社会生活噪音中,社会生活噪音对人们耳部的危害最为常见。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种播放器、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大量占据了人们的生活。

    “有时我们坐地铁可以很清楚地听见旁边陌生人耳机里播放的音乐,这说明他的耳机音量已经非常大了,如果长此以往,那么未来他很可能会出现耳部暂时性阈移的情况。”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张华告诉记者,长期使用耳机、出入各类噪音较大的娱乐场所的生活模式,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听力损失。
, http://www.100md.com
    另外张华称,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也表明,长时间地戴耳机听歌,有可能导致耳聋提前到来。

    需要注意的是,听力损失不像其他疾病一样来势汹汹,容易被察觉和重视。研究证明,这种噪音性听力损失(又称噪音性聋)最初听力损失的频率在4000Hz(高频),这一频率的听损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小、不易被发觉;随着噪音的持续伤害,其他频率的听力会出现下降,最终导致“噪音性聋”,需佩戴助听器来解决。

    长期噪音刺激成元凶?

    简单解释,噪音性聋是由于长期受噪音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的听觉损伤。

    张华告诉记者,人体的内耳约有15500个听觉毛细胞,这是一种感受听觉的纤毛细胞,容易受噪声影响,受损后不能再生。噪音性听力损失的病理是长期噪声刺激使耳蜗血管纹出现血循环障碍,螺旋器毛细胞损伤、脱落,严重者内毛细胞亦损伤,继之螺旋神经节发生退行性病变,病变的部位以耳蜗基底圈末段及第二圈病变最为明显。此处耳蜗基底圈主要负责接收4000Hz的声音刺激,这也正是噪音性聋在最初的听力损失出现在高频区域的原因。
, 百拇医药
    值得一提的是,噪音性听力损失可分为暂时性听阈移和永久性听阈移,通俗的解释:暂时性阈移,也叫听觉疲劳,是一种暂时性的听力损失,脱离噪音环境,即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数日或数月恢复。永久性阈移是指在噪声作用下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失,爆震性(急性)或噪声性(慢性)声损伤都可发生。

    由此可以看出,噪音在早期、短期内造成的轻微听力损失,通过脱离噪音环境、给耳朵一个休息的过程,是可以恢复的;长期、慢性的噪音刺激,才是造成永久性听阈移的元凶。

    听力损失务必尽早干预

    在听力学有一个铁的定律: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听力损失以后的干预应该越早越好。

    张华称,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人在听力损失以后,两周以内是最佳治愈时期,一个月后,治愈难度将会明显加大,三个月后,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从临床上讲听力损失三个月后,会对患者放弃治疗。
, 百拇医药
    “我们每个人的耳内一般都有两种毛细胞,第一种是外毛细胞,共分3排,数量为12000个;还有一种是内毛细胞,只有一排,数量为3500个,当人们受外界因素影响造成听力损失的早期,也就是耳内毛细胞受损早期,让毛细胞立即隔离噪声,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那么受损的毛细胞是可以逐渐恢复的,但是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毛细胞在受损三个月以后一般会宣告死亡,而死亡后的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张华说,这就是为什么医生们常说,听力损失三个月后往往不可治愈。

    毛细胞是人体内最高级的神经。“人类的语言极其复杂,而人类在交流时用来彼此认知对方语言的主要工具,就是耳内的毛细胞,如今连毛发再生问题在医学上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如何让高级神经毛细胞再生更是难上加难。”张华坦言,尽管全世界很多的科学家都在为毛细胞的再生工作做奋斗,但是迄今为止他们依旧没有看到明确的曙光。

    一旦发生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是帮助听障者的主要方法。
, 百拇医药
    降噪功能

    成助听器厂商的主攻难题之一

    据了解,目前在助听器领域,将噪声对助听器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是助听器厂商在产品开发时的主要目标之一。

    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余仕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想要让助听器具备自适应降噪功能,能够对声音信号进行分层处理,可以采用将噪声和言语声分离开来的方法,对噪声层单独进行压缩和消除,实现在降噪的同时完整保留言语声;同时利用双麦克风技术,可以在复杂的声音环境里(例如超市)分辨出声源的方向,在放大用户所关注声音的同时,降低其他声源的干扰;当环境中突然出现强噪声时,自动对大响度的声音进行压缩和柔化处理,确保患者既能听清楚声音、又不会因声音太响伤害耳朵。

    “现在的消费者之所以越来越喜欢小体积的助听器是因为其佩戴舒适且隐形,小体积的助听器在设计和制作方面有着更高的难度,所能输出的功率也受到体积的限制,如何在保持体积小的同时将产品的功率提高已成为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余仕湖直言,作为业内推行小体积标准耳道式助听器的先行者,如今,新声助听器的MCIC系列和BEE系列产品在外观和舒适度方面广受用户好评。

    刘梦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