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科学是研究中医的可行途径
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任何一门科学都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深度,一是广度。向深度发展,即研究内容愈来愈细;向广度发展,即研究范围愈来愈大。
什么是哲理科学
笔者曾提出世界十二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三五生成规律、顺逆转化规律、物极而反规律、消长对称规律、正反相抵规律、分浑交替规律、量变质变规律、渐变突变规律、性状无穷规律、差异永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十二大规律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其中的顺逆转化规律和物极而反规律决定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消长对称规律和正反相抵规律统摄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更是世界万物无法逾越的。
哲理科学便是建立在十二大规律基础之上的。哲理科学可以贯通一切研究受客观规律支配的事物学科之间的联系,而不存在学科壁垒。这就意味着,从广度发展角度而言,哲理科学也许已达到科学发展的最高层次。哲理科学发端于阴阳五行,沿袭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而阴阳五行逻辑是高层次的辩证逻辑,所以哲理科学以整体论为哲学基础、以辩证逻辑为思维逻辑、以综合方法为思想方法,因而是一门地地道道的整体科学。
之所以说哲理科学发端于阴阳五行,乃是因为将哲理数学与阴阳和五行的概念相结合分别创造了“象、数结合的世界全息太极图”和“新概念五行图”(见图1),并且由“象、数结合的世界全息太极图”发现和从数学角度证明了世界十二大规律,而哲理科学正是以世界十二大规律或“新概念五行图”审视各个领域的问题,并将哲学思辨和科学实证相结合而得以建立的。以之审视各个领域的问题,研究过程不再是冥思苦想,而变成“按图索骥”,因而认识事物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认识能力的提升就是智慧的增长。因此可以说,哲理科学功在于启迪智慧。
中西医两种文化有本质差异
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中医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怀疑中医是不是科学,继而企图用西医改造中医,作为中医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学说也被扭曲成为五种物质,完全违背了中国传统的“气一元论”的观念,殊不知所谓五行,原本是阴阳二气周期性相对变化的五个不同的阶段,即如无字天书“河图”(见图2)所示,以中气(即阴阳未分的混沌之气)为枢轴,阳气由西北方向东南方(在人体则是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升化为火,半升则为木;阴气由东南方向西北方(在人体则为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降化为水,半降则为金;中气化为土。
中、西两种文化的本质差异在于具有不同的物质观:西方注重结构与成分;中国古人则注重功能与作用。由于注重功能与作用,所以将五行也引申为五种功能与作用:木气为疏泄作用,火气为宣通作用,土气为运化作用,金气为收敛作用,水气为封藏作用。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功能和作用可言,所以中国古人不论对于什么都按照功能和作用将其纳入五行的框架,故而阴阳五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渊薮。对于人体而言,因为肝具有疏泄作用,心具有宣通作用,脾具有运化作用,肺具有收敛作用,肾具有封藏作用,所以认为肝、心、脾、肺、肾分别属木、火、土、金、水。对于中药而言,只讲四气、五味,四气归于阴阳,五味则纳入五行。
“改造中医”的研究思路不可取
中医与西医属于不同类型的科学。西医以还原论为哲学基础,以形式逻辑为思维逻辑,以分析方法为研究方法,所以属于分析科学;中医以整体论为哲学基础,以辩证逻辑为思维逻辑,以综合方法为思想方法,所以属于整体科学。
因为一些人认为中医不科学,所以就试图将中医改造成所谓“科学”,有几种常见的“改造中医”的研究思路,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中医西化,即以西医解释和改造中医;其次是用传统数学方法研究中医;再次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其实以这几种思路研究中医都是不合适的。
西方注重结构与成分,所以西医以人体解剖学为理论基础,西药以成分为质量标准;由于中国古人注重功能与作用,中医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中药以四气五味和归经作为质量标准。中医与西医又分别属于整体科学与分析科学,更无法用西医解释和改造中医。
传统数学以形式逻辑为思维逻辑,以分析方法为思想方法,属于分析科学;中医学以整体论为哲学基础,以辩证逻辑为思维逻辑,以综合方法为思想方法,则属于整体科学;尤其是,按照形式逻辑的“排中律”,只承认“非此即彼”,而否认“亦此亦彼”,与中医的阴阳概念根本不相容,因为阴与阳总是“亦此亦彼”的,“阴阳离决”才属于“非此即彼”,但“阴阳离决”则意味着死亡。对于阴阳这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无法进行研究,也就遑论用传统数学方法去研究中医了。
系统科学方法对于中医而言,看似可行,实际上也很难行通。问题就在于对中医而言,整体论与还原论缺乏统一的条件,因而很难统一。
以哲学思辨结合科学实证研究中医
中医学需要现代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是因为它长于哲学思辨而疏于科学实证,不具有现代科学形式。因此,将哲学思辨与科学实证相结合是对中医学进行研究发展的正确途径。
阴阳五行数学与哲理科学都以整体论为哲学基础,以辩证逻辑为思维逻辑,以综合方法为研究方法,与中医学同属于整体科学,因此,以其为方法研究中医是切实可行的。“理、法、方、药”是中医的核心问题,理和法主要靠思辨,方和药则是基于理和法的技术问题。哲理科学将哲学思辨上升到科学实证层次,使得人们对于许多问题的认识由原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跃向“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理和法就属于这类问题。
因此,理和法属于哲理科学的研究范畴。方和药则属于阴阳五行数学的研究范畴。阴阳五行数学与临床相结合,既可对病证的变化和转化进行分析,又可对中医的传统治法进行逻辑检验,还可由“既病”推断“未病”。根据诊断和推断结果,进一步可以选药组方,从由“既病”推断“未病”到选药组方,借助基于阴阳五行数学实现中医辩证施治和辨病施治。 (孟凯韬 西北大学哲理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