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信息 > 正文
编号:13041263
一滴血测不出癌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2日 生命时报
     一滴血测不出癌

    只能监测肿瘤风险,至今没有任何一种血液标记物能百分百诊断肿瘤

    受访专家: 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乳腺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邹 晓

    本报记者 郭 萌

    最近一篇名为《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文章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的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试剂盒,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这篇文章,让不少读者欢呼雀跃,觉得发现癌变简单了;但也有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产生了巨大的质疑。

    其实,2013年和2016年,《生命时报》就曾两次刊文报道过罗永章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2013年,罗永章团队首次宣布发现了全新肿瘤标记物热休克蛋白90α,并自主研发出了试剂盒,当时就有媒体将其误读为“一滴血检测肿瘤”。近期的“一滴血测癌”再度被翻出来热炒,原因在于该试剂盒获得了欧盟的准入许可。

    测的是患部分癌症风险

    罗永章团队此前发现,癌细胞能分泌Hsp90α,且癌细胞恶性程度越高,Hsp90α分泌量越高。分泌到细胞外的Hsp90α可以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并几乎参与癌症发生与转移的所有主要活动。在此项发现基础上,罗永章团队成功研发出性能稳定的“Hsp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

    2016年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罗永章介绍道,临床上用于肝癌检测的标志物多为甲胎蛋白(AFP),漏诊、误诊率很高,对早期肝癌检测灵敏度仅有25%~65%,还经常将一些慢性肝病误诊成肝癌。全新肝癌标志物Hsp90α突破了AFP的局限,对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混合性肝癌等常见肝癌类型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在AFP未能检测出来的肝癌患者中,Hsp90α的检出率高达94%,比常用的肝癌标志物AFP灵敏度高出近一倍。据了解,研究实际检测需要2.5微升血,而一滴血约有50微升,是2.5微升的20倍,所以不少媒体将其浓缩为“一滴血测癌”。

    罗永章本人在其微博上辟谣称,“一滴血测癌”的说法很不准确,应该叫“监测肿瘤”,测的是患癌风险,是对癌症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也是临床诊断和预后的重要辅助依据。记者就本次“一滴血测癌”再次被热炒一事致电罗永章后,他表示,稍后清华大学将会统一解读本次出现的误读事件。

    检测癌症还得看病理学报告

    迄今为止,临床上用于肿瘤诊断的血液标记物有将近20种,但不是肿瘤标记物水平高,就一定会被确诊为癌症,也没有任何一种血液标记物能百分百地诊断肿瘤。它不能代替病理学诊断,而是临床诊断的辅助依据。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乳腺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邹晓表示,病理学检验仍是癌症诊断的最好标准,CT检测、滴血检测都只是一种患癌的风险提示。它们为临床医生提供侧面的检测信息,医生再综合做出最合理的判断,而不能简单地作为癌症确诊的依据。Hsp90α检测试剂盒的突破性在于它的高检测率,能为医生增加信息和判断依据,也有助于提高我国癌症的诊疗水平。

    故意误读行骗需谨慎

    医学有很多前沿研究,因为高端,所以也常被一些不法机构错误解读并利用其来行骗,缺乏医学知识的普通百姓很难判断真假。比如,一些老年人聚集的社区里,常有不少不法机构打着测骨密度、皮肤老化程度的幌子等进行行骗,推销产品。

    “一滴血测癌”的说法出来后,近期网络上便开始有各种基因检测公司,打出了滴血测天赋、性格、潜力等新型基因检测技术,有的利用人们的恐癌心理,有的会故意误读某些科研课题,以推广自己的疗法和产品来牟取暴利,消费者对此要提高警惕。▲ (郭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