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空间际遇 艺术陈设的搭配“套路”
在文中,Terry这样写道:
“……当奇幻作者在创造布满怪物与其他奇异生命、充斥着魔法的世界,以及闪耀着童话。传奇与神话意象的作品时,作者也将冒着与现实世界完全脱节的风险……如果作品里没有与我们所熟知的现实生活产生任何的交集,所有的一切都将失去其信服力……奇幻作家必须熟知一些技能与知识,就像一名成功的船长必须要有充足的能力,才能在海上规划出恰当的航线一样。在集结创作构想的时候,作者必须像个在危险海域行船的舵手,不能过分航向右舵方(starboard)也不能太偏向左舵方(port),如此才能避开礁石,到达未见的终点。奇幻文学作品要能撼动人心,就必需奠基在真实逻辑与实际生活的经验之上。当然,作者可以尽情的发挥想象力,将丰富的画面与情节如旋风般交织在一起,但是好的作品绝不能如空中楼阁般建构在空无的幻想基础上。作者所设定的奇幻世界必需要和我们所身处的真实世界产生共鸣,必需要能提供一个读者得以辨识的参考框架……”
让我们再次回到空间与艺术的话题上。
2013年,纽约迎来了这个城市的第二家Tao餐厅。这个著名的美国中餐馆,除了无与伦比的盈利能力为人熟知以外,它堪称光怪陆离的“中式”风格也绝对让人们印象深刻。在这个“魔幻舞台”中,设计师David Rockwell对于中国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显然与中国语境下的方式很不相同;不见竹木元素的强调,暧昧的绛红调子取代了高对比度的水墨黑白;阵列这个“中式”设计反复出现的主题尽管在镂空隔断上现身,但也与稳定和秩序无关,设计者直言不讳:这里表现的意象是“龙鳞”;至于连接跃层与独立酒廊的通道,木框架构成的尖顶拱廊轮廓则显然超越了“中式”的范畴;而同样作为空间元素的各种艺术品搭配,尽显西方人对于东亚文化那种模棱两可,且近乎于偷窥的视角——不论是造像还是壁画,作为风格原产地人民的中国人,我们对如此的运用方式难道不会感到“陌生与荒诞”吗?然而这个与好莱坞中国剧院衣钵相传的时髦餐厅,恰恰让纽约的老饕和夜店男女们趋之若鹜。
我们可以相信,如果David在中国打造一个类似的中餐馆,他的手法一定会与Tao大相径庭。像他这样的设计师总是有能力为客户——或者说场景中的人们一打造一个一知半解又不完全熟悉的东西,而非全然不了解的陌生世界。他在纽约的方案中,也正是因为充分考虑了客户对于中国风情的幻想,所以尽管偏离了“真实”的面貌,却仍然能够获得认可。以此观之,当年陈导的失败,也是因为他只看到了幻想纵横驰骋的面,却忽略了在这背后精心挑选、小心避让的谨慎——过度沉溺于创世般的快感,忽略了对现实体验的参照,才使得他几年的工作化作网评中的一句戏谑。而这成了David和陈凯歌一成一败的根本分野所在。
来自历史的动力
2011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出版了自己唯一一本关于中国问题的专著。在书中,他开宗明义地谈及中国人独特的历史观:由于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人特别习惯通过对既往历史的比对来寻求现实问题的解决路径。而这种行为模式,让“(中国)领导人以几百年前的历史事件为基准发动一场倾全国之力的现代战争,而且那么自信他的同僚能够理解其中的战略意图和重要性”,同样也使得当下的中国设计师在探索空间语言的时候,试图以故智来为当代创作活动提供思想来源。
被誉为“台湾现代建筑思潮主舵手”的台湾建筑家汉宝德一生著作等身,在他人生最后的半年里,简体字版《建筑母语:传统、地域与乡愁》一书正式在大陆出版。通过本书,汉宝德回顾了六十年来台湾建筑领域对于“文化传统”这一课题所做的工作,并针对林林总总的现象和思考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作为与我们同根同源的台湾建筑人(汉宝德本人祖籍山东日照),他也同样提出,希望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成果推动现代建筑领域的发展。然而有趣的是,在全书的最后,汉宝德对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到底何处可以立足的问题,却给予了这样的答案:
“怎么办呢?包括一群名家在内的建筑师,已经努力在感性的深层把传统挖出来了,但仍然各说各话,达不到共识,那就只有把传统的要素视为个人的感觉的一部分了。也就是说随大家个人的感觉办吧!”
这让我们不禁想起北京集美组的梁建国在重庆所做的一个老房子改造项目。在这个名为“云会所”的建筑中,梁建国以现代人的想象重新组织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他尝试“告诉别人自己所理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梁建国本人语),在他看来“今天的人们在未来的生活会更优雅”。而2015年一次关于传统文化与当代表达的讨论当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尹吉男也提到了这些。在那次对谈里,尹吉男谈到传统文化的三个部分——或者准确地说是三个阶级属性,其中文官土大夫阶层的审美取向,则正是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中这份优雅的源头。
然而,也是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尹吉男也指出了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与平民市井文化存在着某种相斥性。这或许也很好地解释了,当下流行的某些空间语言在高端市场获得了成果,却并未能在全阶层间更好地普及开来——当然,同样我们应该记得,1791年波兰宪法宣布所有人都是士族,1804年的拿破仑民法典则将第二阶级的特权变为普遍权。这些事件共同指向的事实是,随着社会发展骑士和贵族阶级会向整个社会扩散。这或许从侧面证明了这条道路有宏观尺度的可行性。只不过,这种标志着社会进步的“扩散”与我们欣赏士大夫情趣的高端业主之间,恐怕存在目的性的某种违背。不过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同样寄希望于利用古典意向来为自己的实践活动提供某种路线支持,有些案例却并不那么……至少“看上去”并不那么成功。
如果有人问,北京哪栋房子最“不讨人喜欢”,可能与天安门广场比邻相望的国家大剧院会是一个出镜率很高的地方。但如果单以建筑自身挑衅大众审美的程度而言,位于北京北四环外国家体育馆西侧的盘古大观恐怕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当年盘古大观正式落成,其南侧主体建筑上部模仿“龙头”的造型含义不言而喻。然而,也正是这个与功能毫无关系,对空间语言也无甚探索精神的结构,让盘古大观在专业领域和社会层面广受质疑。尤其是其难以无视的体量与位置,使得人们回避视线的企图一次次落空之后,这种不满情绪变得更加高涨。虽然也有人提出,建筑师在受到业主影响的情况下,未必能够在建筑实践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意愿,但考虑到此前沈阳的方圆大厦、台湾的中台禅寺,还有之后在陕西扶风县落成的法门寺合十塔等一系列同类型地标建筑,以及被誉为经典的台北101大厦上具象的“如意”“铜钱”“金蟾”等等造型……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其中很多手法确实是一脉相承的。, http://www.100md.com
“……当奇幻作者在创造布满怪物与其他奇异生命、充斥着魔法的世界,以及闪耀着童话。传奇与神话意象的作品时,作者也将冒着与现实世界完全脱节的风险……如果作品里没有与我们所熟知的现实生活产生任何的交集,所有的一切都将失去其信服力……奇幻作家必须熟知一些技能与知识,就像一名成功的船长必须要有充足的能力,才能在海上规划出恰当的航线一样。在集结创作构想的时候,作者必须像个在危险海域行船的舵手,不能过分航向右舵方(starboard)也不能太偏向左舵方(port),如此才能避开礁石,到达未见的终点。奇幻文学作品要能撼动人心,就必需奠基在真实逻辑与实际生活的经验之上。当然,作者可以尽情的发挥想象力,将丰富的画面与情节如旋风般交织在一起,但是好的作品绝不能如空中楼阁般建构在空无的幻想基础上。作者所设定的奇幻世界必需要和我们所身处的真实世界产生共鸣,必需要能提供一个读者得以辨识的参考框架……”
让我们再次回到空间与艺术的话题上。
2013年,纽约迎来了这个城市的第二家Tao餐厅。这个著名的美国中餐馆,除了无与伦比的盈利能力为人熟知以外,它堪称光怪陆离的“中式”风格也绝对让人们印象深刻。在这个“魔幻舞台”中,设计师David Rockwell对于中国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显然与中国语境下的方式很不相同;不见竹木元素的强调,暧昧的绛红调子取代了高对比度的水墨黑白;阵列这个“中式”设计反复出现的主题尽管在镂空隔断上现身,但也与稳定和秩序无关,设计者直言不讳:这里表现的意象是“龙鳞”;至于连接跃层与独立酒廊的通道,木框架构成的尖顶拱廊轮廓则显然超越了“中式”的范畴;而同样作为空间元素的各种艺术品搭配,尽显西方人对于东亚文化那种模棱两可,且近乎于偷窥的视角——不论是造像还是壁画,作为风格原产地人民的中国人,我们对如此的运用方式难道不会感到“陌生与荒诞”吗?然而这个与好莱坞中国剧院衣钵相传的时髦餐厅,恰恰让纽约的老饕和夜店男女们趋之若鹜。
我们可以相信,如果David在中国打造一个类似的中餐馆,他的手法一定会与Tao大相径庭。像他这样的设计师总是有能力为客户——或者说场景中的人们一打造一个一知半解又不完全熟悉的东西,而非全然不了解的陌生世界。他在纽约的方案中,也正是因为充分考虑了客户对于中国风情的幻想,所以尽管偏离了“真实”的面貌,却仍然能够获得认可。以此观之,当年陈导的失败,也是因为他只看到了幻想纵横驰骋的面,却忽略了在这背后精心挑选、小心避让的谨慎——过度沉溺于创世般的快感,忽略了对现实体验的参照,才使得他几年的工作化作网评中的一句戏谑。而这成了David和陈凯歌一成一败的根本分野所在。
来自历史的动力
2011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出版了自己唯一一本关于中国问题的专著。在书中,他开宗明义地谈及中国人独特的历史观:由于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人特别习惯通过对既往历史的比对来寻求现实问题的解决路径。而这种行为模式,让“(中国)领导人以几百年前的历史事件为基准发动一场倾全国之力的现代战争,而且那么自信他的同僚能够理解其中的战略意图和重要性”,同样也使得当下的中国设计师在探索空间语言的时候,试图以故智来为当代创作活动提供思想来源。
被誉为“台湾现代建筑思潮主舵手”的台湾建筑家汉宝德一生著作等身,在他人生最后的半年里,简体字版《建筑母语:传统、地域与乡愁》一书正式在大陆出版。通过本书,汉宝德回顾了六十年来台湾建筑领域对于“文化传统”这一课题所做的工作,并针对林林总总的现象和思考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作为与我们同根同源的台湾建筑人(汉宝德本人祖籍山东日照),他也同样提出,希望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成果推动现代建筑领域的发展。然而有趣的是,在全书的最后,汉宝德对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到底何处可以立足的问题,却给予了这样的答案:
“怎么办呢?包括一群名家在内的建筑师,已经努力在感性的深层把传统挖出来了,但仍然各说各话,达不到共识,那就只有把传统的要素视为个人的感觉的一部分了。也就是说随大家个人的感觉办吧!”
这让我们不禁想起北京集美组的梁建国在重庆所做的一个老房子改造项目。在这个名为“云会所”的建筑中,梁建国以现代人的想象重新组织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他尝试“告诉别人自己所理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梁建国本人语),在他看来“今天的人们在未来的生活会更优雅”。而2015年一次关于传统文化与当代表达的讨论当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尹吉男也提到了这些。在那次对谈里,尹吉男谈到传统文化的三个部分——或者准确地说是三个阶级属性,其中文官土大夫阶层的审美取向,则正是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中这份优雅的源头。
然而,也是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尹吉男也指出了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与平民市井文化存在着某种相斥性。这或许也很好地解释了,当下流行的某些空间语言在高端市场获得了成果,却并未能在全阶层间更好地普及开来——当然,同样我们应该记得,1791年波兰宪法宣布所有人都是士族,1804年的拿破仑民法典则将第二阶级的特权变为普遍权。这些事件共同指向的事实是,随着社会发展骑士和贵族阶级会向整个社会扩散。这或许从侧面证明了这条道路有宏观尺度的可行性。只不过,这种标志着社会进步的“扩散”与我们欣赏士大夫情趣的高端业主之间,恐怕存在目的性的某种违背。不过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同样寄希望于利用古典意向来为自己的实践活动提供某种路线支持,有些案例却并不那么……至少“看上去”并不那么成功。
如果有人问,北京哪栋房子最“不讨人喜欢”,可能与天安门广场比邻相望的国家大剧院会是一个出镜率很高的地方。但如果单以建筑自身挑衅大众审美的程度而言,位于北京北四环外国家体育馆西侧的盘古大观恐怕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当年盘古大观正式落成,其南侧主体建筑上部模仿“龙头”的造型含义不言而喻。然而,也正是这个与功能毫无关系,对空间语言也无甚探索精神的结构,让盘古大观在专业领域和社会层面广受质疑。尤其是其难以无视的体量与位置,使得人们回避视线的企图一次次落空之后,这种不满情绪变得更加高涨。虽然也有人提出,建筑师在受到业主影响的情况下,未必能够在建筑实践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意愿,但考虑到此前沈阳的方圆大厦、台湾的中台禅寺,还有之后在陕西扶风县落成的法门寺合十塔等一系列同类型地标建筑,以及被誉为经典的台北101大厦上具象的“如意”“铜钱”“金蟾”等等造型……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其中很多手法确实是一脉相承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