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998849
奥地利学派经济周期理论及危机的货币根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3日 《商业研究》
     传统货币数量论者认为,货币是通过影响一般物价水平来影响经济的,只要保证货币数量的稳定供给,维持总体物价水平稳定,货币就是中性的,就不会影响实体经济。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也认为变动的货币量会通过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来破坏经济原有的稳定状态,引发经济波动[8],但货币影响经济运行的方式不是通过改变一般价格水平,而是通过改变相对价格。如果货币数量的变动使得两种相互替代的商品A、B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例如A的价格上升,B的价格下降),即使总体物价水平不变,人们也会消费更多的A和更少的B,从而使得更多的生产资料流向生产A的企业。

    事实上,传统货币数量论者和货币学派要求的控制货币数量来稳定物价水平,要求货币数量的变动及时且准确地发生在商品数量变动的每一个角落,但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没人能够预知经济中全部的影响产出和需求的因素,从而及时且准确的调整相应的货币数量。实际上任何货币的数量变化总是从经济运行的某一处开始的,然后在经济体中慢慢扩散开来。无论货币从经济体的何处进入经济运行,一旦超额货币进入经济运行,就会打破各类经济主体之间原有的货币对比平衡,也即破坏原来的货币需求结构(即Mdp:Mdc)。

    货币影响经济运行的方式正是通过货币的变动引起的货币需求结构变化实现的,货币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经济主体的货币购买力对比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原有的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不同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引发不同资源和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价格是市场信号,是引导资源配置的风向标。在相对价格变化的指引下,更多资源会流向价格更低、回报更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原有的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变化,进而打破原本稳定的经济状态。

    (二)货币引致危机的根由

    本文所讨论的三种情形都引发了相对价格变化,也都改变了生产结构,但第一种情形没有引起危机,而后两种情形却引发了危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超发货币引发的相对价格变化,不能反映真实的供给需求情况变化,而只是反映购买力对比的变化。信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来源于人们对货币的购买力评价,货币发行机构不能指望通过仅仅调整货币数量来改变产出水平,对货币的这种要求已经超越了货币的能力。

    超出总货币需求额之外的一笔新资金进入经济运行后,人们并不立即感受到货币购买力受损,而是根据货币的流动路径依次感受到不同部门产品的价格上涨,这种价格的交替上涨就形成了相对价格变化。因此,超额货币下的价格变动实际上是一种价格扭曲。由于扭曲的相对价格并不反映经济中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当扭曲力量减弱时,经济运行会按照实际各类经济主体供给资源的能力和对资源的需求来重新调整相对价格水平和资源配置。这也就是说受到货币需求结构扭曲的经济会在货币影响褪去时进行回调,并且货币需求结构变化对相对价格产生的扭曲影响越大,回调的幅度就越大。如果进入经济体的超额货币数量多到足以影响绝大多数的部门,那么在回调时经济就会陷入衰退乃至巨大的危机。

    我们没有办法对“足以影响绝大多数部门”的具体数额给出准确的判断,我们的任务不在于给出这个准确的数额,而在于探明为什么货币变化有可能达到那样的程度,以及怎样达到那样的程度?人们持有货币或接受货币是因为货币具有购买力,米塞斯认为货币价值的决定因素是货币的购买力。但是,与传统实物货币本身就具有价值、从而具有购买力的情形不同,现代货币的购买力完全基于发行者的信用,货币为人们开展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因而人们会有“消费”(即使用和持有)货币的需求,于是就会有“生产”(即发行)货币的供给。货币的“生产者”和其他商品的生产者一样,投入“成本”,“生产产品”,并通过“销售产品”来获得利润。在信用货币时代,货币“生产者”的收益是借贷利息差和服务费用,而其成本除了制作和管理货币流通的成本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建立和维持信用的投入,这其中也包括为了维持长久信用而拒绝短期利润诱惑的成本②。因为货币的购买力取决于货币发行者的信用,一旦货币的信用受损,货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而这又会对其发行货币的收益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当货币发行者通过经济的某个地方注入一笔超额货币时,人们并不立即感受到货币购买力的受损;只有当这笔超额货币已经影响到绝大多数部门时,人们才会发现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了。但是,在一个货币发行商需要承担全部责任的体制中,货币发行商并不会出于货币贬值的时滞来超发货币。因为一旦人们发现货币贬值,货币发行者损失的不仅仅是“发行服务费”,还包括用于发钞储备的真金白银。然而,如果货币发行商可以避免承担超发货币的惩罚,也即不会因为超发货币而损失发钞储备(甚至不损失“发行服务费”),那么超发货币就具有可能性了。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货币体系恰恰具备这样的条件,中央银行体系下的货币发行以政府信用和国家储备为基础,并且作为唯一的法定债务偿还凭据,即便人们发现货币贬值也没有替代物可供选择。因此,在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体系下,发行货币的收益和超发货币的成本出现错位——中央银行获得了发行货币的好处,货币使用者承担了通货膨胀的损失,正是这种“收益-成本”的不匹配使得货币超发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经济运行到危机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应者本应该承担超发货币的成本,从而审慎地发行货币。但是,他们却规避了这种成本,并且还营造了一种繁荣的氛围——先是中间品部门扩大生产,进而消费品部门扩大生产——以至于最后不断地通过重复这种“刺激”出来的繁荣来诱导经济危机。因为超发货币的成本始终需要有人承担,而不会凭空消失。

    (三)为什么中央银行会超发货币

    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解释了足以引发经济危机的货币超发出现的可能性,也基本完成了本文设定的目标:对引发危机的货币根源的追问。但是,我们仍然想触及“为什么中央银行会超发货币?”中央银行在很多国家承担着调节经济运行的重任,当人们认为经济应该绝对平稳运行时,中央银行就具有了超发货币的基础。例如人们接受了“通货紧缩是危险的”这样的观念,当经济运行到中间品价格下降时,由于这种观念宣称“通货紧缩将抑制生产者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经济陷入萧条”,他们就会要求中央银行通过信贷支持维持利润水平,从而扩大生产。如果中央银行也坚持一种错误的观念,即认为有责任维持价格水平稳定(实际上很多中央银行被赋予这种不恰当的责任),中央银行就会采取措施应对通货紧缩——发行货币支持中间品产生维持利润水平。但一旦中央银行这样做,经济就会陷入我们在第二种情形中所说的境地。实际上若中央银行不干预经济运行,经济反而能自行调整应对干扰。除此之外,如果面对的不是通货紧缩而是通货膨胀,错误的承担责任的中央银行也会超发货币。在一种错误观念引导下,它们把通货膨胀归根于经济萧条和生产不足,为了“刺激”生产而注入超额货币。尽管这种做法最终是更严重的通货膨胀,但它们却未必能意识到因为超发货币时产出水平增加了,而货币贬值时产出恰好在收缩。, 百拇医药(黄俊明 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