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药文化 > 正文
编号:13042813
“撮药”的来历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688期
     撮 [ cuō ]

    1.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成一堆。~土。~合。

    2.取,摘取:~要。

    3.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药。

    4.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千分之一。

    5.量词:一~米。

    6.撮东西用的器具:~子。~箕。

    撮 [ zuǒ ]

    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剪下一~头发。

    《水浒传》第二回:“我有个医心疼的方,叫庄客去县里撮药来,与你老母亲喫。”旧时去药铺买药通常会说去“撮药”,现在“撮药”一词仍然广泛用于口语,意指拿着中药方子去药店配药。那么,所谓“撮药”是从何而来呢?

    相传,唐代药王孙思邈擅长医、道,终身不仕,隐于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平时,为了方便将顺手采到的中药分类,他常常穿着一件全身缝满小口袋的衣服。走到哪里,他就将身上的“百草堂”带到哪里,为无数的病人解除痛苦。有一天,孙思邈经过一个村口,见到一位妇女躺在地上,口中不断呻吟,他急忙上前一看,这位妇女的小腿上被狗咬了一口,鲜血直流,他赶忙从围身口袋内取出药来,给她敷上,这位妇女的血止住了、疼痛一下减轻了许多,不久这位妇女的丈夫赶到,见此情景,十分感谢孙思邈救妻之恩。

    孙思邈走到哪里,就行医到那里。每次为病人看完病,他总是将拇指、食指与中指伸入身上的小口袋中“撮”出中药进行配药,往往药到病除,其医德医术为世人景仰。久而久之,人们便把他这一“撮药”动作,比喻为病人配药治病。

    后来,随着中药的种类越来越多,药铺为了方便贮药、找药,也参照孙思邈的方法,把药存放在装有一个个小抽屉的药柜里,并把一个抽屉分成四个格子,按照一定顺序贮药,以方便“撮药”。 (河南 赵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