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95910
中医治未病,“码上”来袭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713期
     为深入贯彻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意见》,完成好北京市政府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以7个区为试点,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

    近日,北京中医药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在京启动,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制定的《北京中医药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试点工作方案》将陆续在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7个试点区实施。

    “我们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争取年底实现10万重点人群的中医治未病服务管理,让成果惠及50万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北京中医药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总指挥屠志涛真诚希望这项活动能让治未病变成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平台:一个微信服务号

    “我是阳虚体质,以后不能吃冷饮了。”市民张阿姨在启动仪式现场扫完“首都中医治未病”微信服务号的二维码后,通过服务号提供的体质辨识功能,得到了相应的调养建议。

    “简单扫码,就可以享受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北京中医在线教育中心王擎告诉记者,“这个微信服务号所采集的大数据还将绘制成北京市民健康图谱。”据王擎介绍,治未病用户信息采集系统、治未病健康守护者培训系统、治未病服务团队工作系统等9个系统共同组成了“首都中医治未病”这个微信服务号,也支撑起了“首都中医治未病”科普网站。在这个网络平台中,指挥中心可以实现用户流量导入及核心用户的培养、科普内容传播、治未病健康守护员培训管理、用户精准推送及干预等精细化用户运营管理,进而实现“一号一站九系统”的顺利运行。

    现场的大屏幕上有很多图表和一些不断变更的数字。王擎指出,这些数据都是从微信后台导入的大数据,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项目情况总览、患者实时扫码、区域团队PK和科普内容PK。根据实时收集到的数据,技术团队将绘制出“两病患者”的雷达图、患者数量增长的折线图、服务团队接受扫码的人数分布柱状图等统计图,直观呈现出关注人数、关注疾病的类别、关注者所在区域等情况。王擎指出,随着治未病工程的深入开展,信息量也将不断增大,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数据、更多的分析模块展示出来。

    手段:两方健康守护者

    治未病工程不是空谈的口号,而是要落地生根的“种子”。为此,《北京中医药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建立首席技术专家组、“落地工程”服务团队和家庭治未病健康守望者团队,共同推进工程的实施。

    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离不开具有中医思维的顶层设计,更离不开专家顾问的鼎力相助。据了解,作为主办单位的北京中医管理局聘请了两院院士、国医大师为首席专家组成首席专家顾问组,此外还有专业指导组和技术专家组,共同构成引领中医治未病核心技术创新的三级专家组。

    除了阵容强大的专家组,治未病工程的推进更离不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支持,尤其是时刻守护家人健康的家庭女主人。

    “我是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陪母亲看病时了解到治未病工程的。”市民马女士说,“我的母亲和公公都有高血压,长年服用降压药,西药的副作用大,现在都在讲中医健康养生,如果能学会用一些中医调理方法,帮助家人防治一些毛病就太好了。”

    马女士和其他7位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家庭女主人报名参加了“健康守护者”培训班,作为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在启动仪式的现场,公益形象大使郎永淳为她们颁发了学员证。马女士表示,自己在参加了培训班之后,已经逐渐掌握了一些中医调理养生技能,“我正在学习拔罐和穴位按摩,这样以后我就可以辅助医生一起管理家庭健康了。”

    特点:三个理念结合

    “这次中医治未病工程的特点是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生命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理念和互联网大数据三个理念结合起来。”屠志涛指出,之所以邀请了领导、专家、企业和医院,就是希望各方人士共同探讨,然后把理念落到实处,助力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顺利进行。

    作为第二外景服务现场,石景山区也在同期举办大型室外宣传展示活动。“从2016年到现在,区卫生计生委联合各个街道办事处,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工作,打造中医药健康文化。”石景山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杨计峰说,该区将围绕中医药全覆盖理念的开展,增强石景山区居民看病的质量,尽最大可能满足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我上学的时候就知道‘上工治未病’的理念。”作为中医药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的公益形象大使,郎永平认为,对疾病认知方式的改变使得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在人们心中不断深化。“从认识这个理念到推广给千家万户,这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码上’治未病,健康伴你行。期待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见更健康的自己。”(韩静) (实习记者 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