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044476
丝绸之路的艺术相聚,“一心”镜头中的影像新疆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23日 期刊网
     《原色——寻访东方毕加索》系列纪录片共有60集微视频,通过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新疆,农民画的人物故事,呈现人类共通情感脉络的同时,将真实的新疆展现于世人面前。全片通过轻快、灵动、温暖、鲜活的形式,带领观众步入一条色彩之路,领略新疆的广阔大美。这部系列纪录片近期也将在各电视台、全网播出。

    三、对话“一心”

    问:有人说,谈吃的文化,是多余的,您怎么看?

    答:在饥荒年代,吃是为了活下去;而当下,食物早已脱离了仅作为果腹的功能。比如锡伯大饼,作为锡伯族人日常主食的一部分,一日三餐平常至极。其实不然,只要走进他们的家庭,就可以感覺到那种浓浓的民族习惯,那种对于锡伯大饼的虔诚令人惊讶。吃饼之前,要将其撕成小块,摆在一只盘子里,正反两面分别代表着天和地,烙饼的时候,留下大花纹的一面是天,细小花纹的一面是地,天和地不可以倒置。锡伯族考察儿媳妇能不能干就看她烙饼的技术,而且在锡伯人家中,清晨第一张饼烙好,一定是要端给老人的。这些,就是锡伯族的文化,传统的孝道。这就是文化的仪式感,文化是活的,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食物的美感和意义,也正是这样体现的。

    问:《新疆味道》收获了过亿的点击率,而且视角还是新疆,一个偏远又有些神秘的地方,是怎么做到的?

    答:我觉得还是接地气吧,我们的定位就是只讲当下,老百姓餐桌上有什么就拍什么,把最真实的呈现给你们看。至于视角, 觉得神秘,说明我们展现得不够,人们不了解并不代表他们不愿了解,只是之前没有这样一种方式,一个介质。新疆的人口只有2000万,点击率却能过亿,事实证明,别人想要了解你,新疆的魅力比想象中大很多。

    问:如何定义一部作品的成功?

    答:成功的定义很宽广,我对成功的理解很简单。《新疆味道》播出后,有网友直呼:隔着电脑屏幕我都闻到香味儿了!也有人留言:看哭了,想家了。还有人留言:原来新疆这么美,我想去看一看。作为一部影视作品,首先要让观众有感官上的愉悦,其次能有所收获,有所触动,心间有种美的、正能量的情感涌动。我觉得,这就是成功。而且,《新疆味道》对新疆旅游也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作用。原来在新疆待过的人想回来故地重游,由此可见,《新疆味道》呈现的是美食,讲述的是情怀,是最原始、最真实的东西。纪录片播出当天,我给周涛老师发了视频微信,他回复:有创新,能够代表新疆文化。周涛老师是一位高水准、高要求的作家,能得到他的好评,不容易。这也是成功。

    问:问一个尖锐的问题,有网友说《新疆味道》模仿《舌尖上的中国》的套路很明显,您怎么看?

    答:这个问题并不尖锐,但显得有些多余。所有艺术的开始,都是模仿。古希腊的艺术家会模仿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形态,《舌尖上的中国》也会借鉴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拍摄技巧和手法,获得了成功,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借鉴《舌尖》的优秀经验呢?在借鉴的同时,会慢慢衍生出自己的风格。至于套路和技巧,技巧是外在,情感是本质。

    问:《新疆味道》里对食物都有特别有哲理的诠释,您最喜欢哪个?

    答:我比较喜欢《有馕就有家》那集:一只新出炉的馕滚烫而完美,是麦面与火的结合,大地与阳光的飘香,它使我们懂得感恩,领会朴素与简单的要义,生命原本就不需要那些无意义的缀饰和奢华。这就是馕这种古老的食物教给我们的生活哲学。

    问:很好奇,作为书店,为什么会想要拍摄纪录片?

    答:我是1997年创立的一心书店,最多的时候全疆有7家书店,是早年乌鲁木齐的一个文化标签,我可以说亲历了纸媒的黄金时代。后来互联网时代来了,纸媒的发展开始日渐式微,实体书店的日子越来越难过,销售量在不停地减少,房租及各种成本却在不停地增加。所以,我必须得 “突围”,这也是与时俱进,于是就有了现在多元化的创新型文化科技公司。未来十年,一心书店将会致力于打造“一心云文化资源综合交易服务平台”,有服务新疆文化艺术的移动互联网的知识产品,也有服务新疆物产的“新疆味道众创平台”。这个平台会打造一个APP,将实现“边看边吃”“边看边买”,比方说我们提供绿色的牛羊肉,和原产地建立供货渠道,观众在纪录片里看到的,就可以在线购买,新疆最优质的精品农产品将通过这个平台提供给全国的消费者。丝绸之路是一条物质之路,更是一条精神之路。“一带一路”的建设已经全面铺开,让世界了解真实的新疆,让新疆文创产品走出去,这一直是一心书店的一个使命。我们的未来一定是扎根乌鲁木齐,辐射全疆,面向全国,让纪录片中出现的新疆精品走向全国。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百拇医药(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