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丸与《金匮》脏腑相关理论
四神丸出自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泄泻门》,其组成是:肉豆蔻6克,补骨脂12克,五味子6克,吴茱萸(浸,炒)6克。主治脾胃虚弱,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或泄泻腹痛等症。笔者经研究发现,该方的立意和功效多受示于张仲景的脏腑相关理论。立足于大补脾胃
王肯堂认为,四神丸治脾胃虚弱、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泄泻腹痛等证。无论是普通的泄泻还是五更泻,从总体看,都不外乎脾气下陷,故四神丸重用生姜,其用量为补骨脂的两倍。姜、枣在王肯堂的心目中无论是食、是药还是食药两兼,悉为君药,一辛一甘,合化脾胃之阳,以摄津止泄。如此则大便可实,饮食自思,腹痛可除。因腹者至阴(太阴脾)之所居也。而现今临床,不乏舍姜、枣而不用者,一味补肾,故疗效差,甚或无效。五更泻确有肾阳虚者,但也有酒积、食积者和湿邪困脾者,皆病在脾胃。20世纪60年代的《方剂学》无情地将姜、枣用量砍去各半,大大地削弱了四神丸补脾胃之功。现行《方剂学》虽然较完整地保持了其原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