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工程让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五年来,基层中医药得以固本培元、筋强骨健——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行业在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中医药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的指引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报今起刊发反映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就的系列深度报道,深入挖掘中医药行业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全方位展现五年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彰显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社区的中医大夫技术真不赖!”胡大妈刚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完一个疗程针对肩周炎的针灸治疗,对社区的中医服务赞赏有加。
“我们村卫生室能提供好多中医服务呢!”在重庆市垫江县新民镇玉龙村卫生室,村医曾庆银忙前忙后,为村民们把脉开药、针灸按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基层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中医药服务的薄弱环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2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启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程实施五年以来,基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显著增强,基层中医药发展助力医改的作用日益显现,基层中医药发展机制和模式不断完善。
如今,中医药服务已经让基层百姓充满获得感,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药助力破解基层卫生难题
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牵挂在总书记心头。
基层医疗机构连接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但长期以来,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却一直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是基层患者迫切的医疗需求,一方面是基层存在的人才和技术短板。服务能力上不去,患者自然不会来,恶性循环下,基层群众深受其苦。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是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省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时提出的。他谈到,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中医药在基层有优势,能作为,或将成为破题的关键所在。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西安市调研时,曾前往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的一家基层中医馆,他表示,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总书记充分肯定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以及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中作用的讲话,让中医药人为之一振。
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新时期“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事实上,中医药在基层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等有很好的疗效,其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方法和技术在基层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长期以来,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不健全、人才严重匮乏、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都制约着中医药在基层的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城乡居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截至2012年,全国还有近四分之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半数的村卫生室还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这也引起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背负着时代使命,应运而生,砥砺前行。
中医药服务不断贴近基层生活
提升工程,提升的是基层中医药的服务能力,收获的是基层百姓满满的获得感。
“宝宝再也不用害怕打针吃药了。”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诊区,一个萌萌的卡通医生举着这句话,满脸笑容地等待小朋友们前来就诊。2016年,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张晋资牵头成立了中医儿童调理中心,主推小儿推拿、艾灸等中医健康调理服务,受到了许多宝爸宝妈的欢迎。
可就在几年前,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职从事中医工作的医师仅有2人,和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一样,中医在这里只是配角。近年来,该中心不断发展中医药特色,推进国医堂建设,让中医逐渐成为这里的“主旋律”。2016年,该中心中医业务收入增长到68.87万,年均增长接近四倍。如今,该中心还有了另一个名字——瓯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彰显了他们发展中医药的决心。
随着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发展助力医改的作用正日益显现,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彰显,放大了医改惠民效果,增添了深化医改的活力。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为“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了分级诊疗体系和制度建设。
“真没想到能在县里做中医康复治疗,效果还这么好。”在江西省兴国县中医院脑病科的诊室里,正在接受四子散热敷的刘大爷由衷感慨。3个月前,刘大爷因中风入院抢救,从鬼门关回来后,留下了右手麻木的后遗症。该院脑病科为他提供的中药汤剂、热敷和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方案,让他感到十分满意。据兴国县中医院院长杨保荣介绍,近年来,兴国县中医院大力引进中医人才,开展西学中培训,培育中医特色专科,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五年来,基层群众享受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不断提高,获得感不断增强。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建起2.6万个基层中医馆,97.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4.3%的乡镇卫生院、83.3%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2.8%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4项指标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21.9%、27.8%、31.7%、5.3%,且增幅大于同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增幅。与提升工程实施前相比,基层中医药服务条件明显改善,队伍日益壮大,能力明显提升,领域不断拓宽,中医药服务更加触手可及。
探索基层中医药发展的新机制
结合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各地鼓励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初步形成了一些整体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我们想通过师带徒形式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社区的‘基层小名医’。”2015年4月,在北京中医健康乡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启动会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如是说。这项工程组织了北京市三级甲等中医院里的骨干人才,让他们以团队的形式深入到全市101个农村和社区,为百万基层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该工程还以药材种植、生态旅游、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等为抓手,推进中医家庭保健员培训、义诊咨询、健康知识宣教以及中医养生功法队伍组建等工作。
无独有偶,安徽省、浙江省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上下联动工作,为基层“输血”的同时也为基层“造血”。安徽省发文将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县级中医医院,实行“五统一”管理。浙江开展了“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由省级医院托管县级中医医院,实现人才和资金全面下沉基层,促进了区域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这些探索都充分发挥了县级中医医院在基层中医药工作中的“龙头”作用,通过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和帮扶,实现区域内中医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帮助基层在人才队伍、医疗技术、设施设备等方面实现优化和提升。
与此同时,各地“大卫生”推动基层中医药工作的格局也正在形成。基层中医药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门,同属一个平台,接受一套管理。同时,发展基层中医药工作还离不开妇幼、疾控等各方资源的支持与配合。上海市协调各方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制度及签约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将中医药全面融入,促进了中医药政策措施落实,拓展了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随着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尤其是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创建,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考量,充分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的优势,把握发展形势和民众需求,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中医药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山大沟深、林草茂密的陕西省黄龙县,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黄龙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推出特色理疗、保健、养生产品,致力于将中医药打造成黄龙生态旅游的一个鲜明文化符号,助推生态旅游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成绩是催人奋进的马蹄,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2016年10月,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启动,再次吹响了基层中医药服务奋勇前进的号角。201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第三届国医大师和首届全国名中医代表座谈时提出,要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力争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补齐基层短板,筑牢服务网底,促进中医药服务覆盖城乡,进一步提高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这也为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事非经过不知难,攻坚克难谱新篇。五年是一个起点,中医药人仍将砥砺前行,奋力推进基层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实际成效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黄蓓)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行业在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中医药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的指引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报今起刊发反映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就的系列深度报道,深入挖掘中医药行业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全方位展现五年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彰显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社区的中医大夫技术真不赖!”胡大妈刚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完一个疗程针对肩周炎的针灸治疗,对社区的中医服务赞赏有加。
“我们村卫生室能提供好多中医服务呢!”在重庆市垫江县新民镇玉龙村卫生室,村医曾庆银忙前忙后,为村民们把脉开药、针灸按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基层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中医药服务的薄弱环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2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启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程实施五年以来,基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显著增强,基层中医药发展助力医改的作用日益显现,基层中医药发展机制和模式不断完善。
如今,中医药服务已经让基层百姓充满获得感,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药助力破解基层卫生难题
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牵挂在总书记心头。
基层医疗机构连接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但长期以来,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却一直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是基层患者迫切的医疗需求,一方面是基层存在的人才和技术短板。服务能力上不去,患者自然不会来,恶性循环下,基层群众深受其苦。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是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省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时提出的。他谈到,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中医药在基层有优势,能作为,或将成为破题的关键所在。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西安市调研时,曾前往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的一家基层中医馆,他表示,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总书记充分肯定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以及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中作用的讲话,让中医药人为之一振。
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新时期“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事实上,中医药在基层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等有很好的疗效,其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方法和技术在基层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长期以来,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不健全、人才严重匮乏、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都制约着中医药在基层的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城乡居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截至2012年,全国还有近四分之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半数的村卫生室还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这也引起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背负着时代使命,应运而生,砥砺前行。
中医药服务不断贴近基层生活
提升工程,提升的是基层中医药的服务能力,收获的是基层百姓满满的获得感。
“宝宝再也不用害怕打针吃药了。”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诊区,一个萌萌的卡通医生举着这句话,满脸笑容地等待小朋友们前来就诊。2016年,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张晋资牵头成立了中医儿童调理中心,主推小儿推拿、艾灸等中医健康调理服务,受到了许多宝爸宝妈的欢迎。
可就在几年前,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职从事中医工作的医师仅有2人,和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一样,中医在这里只是配角。近年来,该中心不断发展中医药特色,推进国医堂建设,让中医逐渐成为这里的“主旋律”。2016年,该中心中医业务收入增长到68.87万,年均增长接近四倍。如今,该中心还有了另一个名字——瓯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彰显了他们发展中医药的决心。
随着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发展助力医改的作用正日益显现,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彰显,放大了医改惠民效果,增添了深化医改的活力。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为“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了分级诊疗体系和制度建设。
“真没想到能在县里做中医康复治疗,效果还这么好。”在江西省兴国县中医院脑病科的诊室里,正在接受四子散热敷的刘大爷由衷感慨。3个月前,刘大爷因中风入院抢救,从鬼门关回来后,留下了右手麻木的后遗症。该院脑病科为他提供的中药汤剂、热敷和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方案,让他感到十分满意。据兴国县中医院院长杨保荣介绍,近年来,兴国县中医院大力引进中医人才,开展西学中培训,培育中医特色专科,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五年来,基层群众享受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不断提高,获得感不断增强。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建起2.6万个基层中医馆,97.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4.3%的乡镇卫生院、83.3%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2.8%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4项指标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21.9%、27.8%、31.7%、5.3%,且增幅大于同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增幅。与提升工程实施前相比,基层中医药服务条件明显改善,队伍日益壮大,能力明显提升,领域不断拓宽,中医药服务更加触手可及。
探索基层中医药发展的新机制
结合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各地鼓励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初步形成了一些整体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我们想通过师带徒形式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社区的‘基层小名医’。”2015年4月,在北京中医健康乡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启动会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如是说。这项工程组织了北京市三级甲等中医院里的骨干人才,让他们以团队的形式深入到全市101个农村和社区,为百万基层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该工程还以药材种植、生态旅游、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等为抓手,推进中医家庭保健员培训、义诊咨询、健康知识宣教以及中医养生功法队伍组建等工作。
无独有偶,安徽省、浙江省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上下联动工作,为基层“输血”的同时也为基层“造血”。安徽省发文将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县级中医医院,实行“五统一”管理。浙江开展了“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由省级医院托管县级中医医院,实现人才和资金全面下沉基层,促进了区域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这些探索都充分发挥了县级中医医院在基层中医药工作中的“龙头”作用,通过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和帮扶,实现区域内中医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帮助基层在人才队伍、医疗技术、设施设备等方面实现优化和提升。
与此同时,各地“大卫生”推动基层中医药工作的格局也正在形成。基层中医药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门,同属一个平台,接受一套管理。同时,发展基层中医药工作还离不开妇幼、疾控等各方资源的支持与配合。上海市协调各方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制度及签约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将中医药全面融入,促进了中医药政策措施落实,拓展了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随着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尤其是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创建,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考量,充分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的优势,把握发展形势和民众需求,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中医药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山大沟深、林草茂密的陕西省黄龙县,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黄龙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推出特色理疗、保健、养生产品,致力于将中医药打造成黄龙生态旅游的一个鲜明文化符号,助推生态旅游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成绩是催人奋进的马蹄,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2016年10月,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启动,再次吹响了基层中医药服务奋勇前进的号角。201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第三届国医大师和首届全国名中医代表座谈时提出,要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力争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补齐基层短板,筑牢服务网底,促进中医药服务覆盖城乡,进一步提高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这也为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事非经过不知难,攻坚克难谱新篇。五年是一个起点,中医药人仍将砥砺前行,奋力推进基层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实际成效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黄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