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治口臭的传说
丁香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非观赏性木犀科植物)的干燥花蕾和成熟果实,前者称公丁香、雄丁香;后者称母丁香、雌丁香、鸡舌香。二者皆为名贵之品,入药功效大致相同,以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为主,因香气强烈,还是古今常用的治口臭良药。这方面最早的应用可追溯至汉代。
《太平御览》记载,东汉桓帝(刘志)时期,宫中有位侍中(侍奉于皇帝左右的官员)叫刁存,他年事已高,有口臭的毛病,每当近君奏事,总惹皇上皱眉。有一天,桓帝赐给他一个状如钉子的东西,令其含于口中。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得遵命,入口后又觉辛辣刺激,便以为是皇帝赐死的毒药,没敢立即咽下,而是急忙回家与家人诀别,一时举家生悲。此时,恰好有位朋友来访,问了缘由,颇感奇怪:刁存恭谨忠厚,深得皇上嘉许,怎么会突然赐死他呢?他便让刁存把“毒药”吐出来看看。刁存一吐出,顿有一股浓郁的香气弥散开来。朋友细看,认出来这并非什么毒药,而是一枚上等的鸡舌香,是皇上特赐的香口之物。刁存大人不过是虚惊一场。
这则“口含鸡舌香”的故事说明了丁香治口臭之实,也可谓当今口香糖之雏形。有趣的是,口含鸡舌香后来不再仅限于治疗口臭,而逐渐衍变成了一项风雅的宫廷礼仪制度,也成了在朝为官、面君议政的一种象征,甚至一度成了影响深远的社会风尚。据载,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曾给对手诸葛亮“送鸡舌香”,表达同朝为官之企望;唐朝著名宫廷诗人宋之问为掩盖自己的口臭,经常口含鸡舌香,希望取悦于武则天等。古诗中也不乏“明庭转制浑无事,朝下空馀鸡舌香”“御杯共醉龙头榜,春雪同含鸡舌香”之类的名句。
中医认为,丁香性味辛温,归脾、胃、肺、肾经,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之功效,一般用于治疗胃寒导致的呕吐、呃逆、脘腹冷痛、泄泻、纳呆,阳虚导致的腰膝冷痛、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及痛经,寒水上逆导致的奔豚气等病症,还常用于解酒。其治疗口臭,一靠辛香之气,二靠温胃之功。由此推断,故事中刁存大人的口臭应属于胃寒而积食难消所致。
药理学证实,丁香富含挥发油,有增强消化能力、镇痛消炎、抗惊厥、广谱抗菌、抗病毒、杀螨、抗聚抗凝、抗血栓形成、抗腹泻、利胆等作用,所以现在还广泛用于治疗头痛牙痛、腮腺炎、足癣、口腔溃疡、乙肝、关节炎等疾病。
(作者供职于辉县市中医院) (尚学瑞)
《太平御览》记载,东汉桓帝(刘志)时期,宫中有位侍中(侍奉于皇帝左右的官员)叫刁存,他年事已高,有口臭的毛病,每当近君奏事,总惹皇上皱眉。有一天,桓帝赐给他一个状如钉子的东西,令其含于口中。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得遵命,入口后又觉辛辣刺激,便以为是皇帝赐死的毒药,没敢立即咽下,而是急忙回家与家人诀别,一时举家生悲。此时,恰好有位朋友来访,问了缘由,颇感奇怪:刁存恭谨忠厚,深得皇上嘉许,怎么会突然赐死他呢?他便让刁存把“毒药”吐出来看看。刁存一吐出,顿有一股浓郁的香气弥散开来。朋友细看,认出来这并非什么毒药,而是一枚上等的鸡舌香,是皇上特赐的香口之物。刁存大人不过是虚惊一场。
这则“口含鸡舌香”的故事说明了丁香治口臭之实,也可谓当今口香糖之雏形。有趣的是,口含鸡舌香后来不再仅限于治疗口臭,而逐渐衍变成了一项风雅的宫廷礼仪制度,也成了在朝为官、面君议政的一种象征,甚至一度成了影响深远的社会风尚。据载,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曾给对手诸葛亮“送鸡舌香”,表达同朝为官之企望;唐朝著名宫廷诗人宋之问为掩盖自己的口臭,经常口含鸡舌香,希望取悦于武则天等。古诗中也不乏“明庭转制浑无事,朝下空馀鸡舌香”“御杯共醉龙头榜,春雪同含鸡舌香”之类的名句。
中医认为,丁香性味辛温,归脾、胃、肺、肾经,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之功效,一般用于治疗胃寒导致的呕吐、呃逆、脘腹冷痛、泄泻、纳呆,阳虚导致的腰膝冷痛、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及痛经,寒水上逆导致的奔豚气等病症,还常用于解酒。其治疗口臭,一靠辛香之气,二靠温胃之功。由此推断,故事中刁存大人的口臭应属于胃寒而积食难消所致。
药理学证实,丁香富含挥发油,有增强消化能力、镇痛消炎、抗惊厥、广谱抗菌、抗病毒、杀螨、抗聚抗凝、抗血栓形成、抗腹泻、利胆等作用,所以现在还广泛用于治疗头痛牙痛、腮腺炎、足癣、口腔溃疡、乙肝、关节炎等疾病。
(作者供职于辉县市中医院) (尚学瑞)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药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