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口腔粘膜病 > 口腔溃疡
编号:13397148
推拿法治疗小儿口腔溃疡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7日 医药卫生报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以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可伴发热、流涎、疼痛、颌下淋巴结肿大。本病多与饮食失调和外感发热有关。

    通用取穴

    揉板门穴200次,清小肠穴200次,揉掌小横纹穴200次,揉总筋穴150次。

    揉板门穴: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揉,称为揉板门穴。此方法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清热理气的作用。

    清小肠俞穴:部位为尺侧缘从指尖到指根的一直线,属于线状穴位。用拇指向心推为补,称为补小肠;离心推为清,称为清小肠。补小肠能滋阴利水;清小肠能清泄湿热,分清泌浊。

    揉掌小横纹穴:部位为手掌小指根下掌纹尽头,属于点状穴位。用拇指或中指端揉,称为揉掌小横纹。此方法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清热消炎的作用。

    揉总筋穴:部位为腕部掌面横纹正中处,属于点状穴位。用拇指揉,称揉总筋。此方法有镇惊安神、清热消炎的作用。

    加减取穴

    身体壮实者,加清胃经200次,清天河水150次,退六腑100次。

    清胃经:部位为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正中线,属线状穴位。用拇指向心推为补,称补胃经;离心推为清,称清胃经。补胃经能健脾开胃,清胃经能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清天河水:部位为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的一直线,属线状穴位。用食指、中指推,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称清天河水。此方法有清热解表、泻火除烦、安神养阴的作用。

    退六腑:部位为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的一直线,属线状穴位。用拇指或示、中指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此方法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

    身体虚弱者,加补脾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揉涌泉200次。

    补脾经:部位为拇指末节桡侧缘,属线状穴位。用拇指向心推为补,称补脾经;离心推为泻,称泻脾经;来回推为清,称清脾经。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泻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清脾经能运脾消积。

    补肾经:部位为小指端螺纹面,属面状穴位。用拇指旋推或直推,旋推或向心推为补,称补肾经;离心推为清,称清肾经。肾经宜补不宜清。补肾经有补肾壮阳、强健筋骨的作用。

    揉涌泉穴:部位为足掌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属于点状穴位。用拇指揉,称揉涌泉。此方法有退虚热、止吐、止泻、安神的作用。

    注意事项

    口腔护理:常用温开水或金银花甘草水漱口。不要吃过热、过硬及刺激性的食物。

    饮食卫生:宜食清淡的流食,不宜过量进食高蛋白及膨化食品,以防胃肠积热,上蒸口舌而生疮。

    配合涂药:口腔溃疡痛感严重,外涂青黛散;有腐臭气,外涂锡类散;腐烂渐去;外涂珠黄散;颌下淋巴结肿大,外敷如意金黄散。 (任现志), 百拇医药